非常理解清月的写作冲动。有时我们经历了美好的现实,特别想形诸文字,但又发现是那么难,调动所有的能力都无法复现、接近曾经的美好。如何用语言迫近现实,这是一个作家终生的追求,是艰巨而漫长的旅程。
从这首诗来看,清月拥有比较多的古典文学积累,如寒凝所言。当你试图用自己拥有的古典修辞靠近亲身经历的当下现实时,却多少有些隔膜了。从这首诗里可以分离出两种语体,一种是新诗的,如“从前的时光很长”、“如今啊”;一种是古诗词的,如“烟雨湿漉”“细开嫩蕊”等等。它们之间没有很好地嫁接起来,而且古典语体占压倒性优势地位,对表现你当晚的体验出力甚少。通俗地讲,古人没有帮好你的忙,你的个人感受被古诗词的惯常用语淹没了。你所操作的语言不是靠近而是远离了你当晚的真实体验。所以,我倒是建议先从朴素、直白的语言开始写新诗。更进一步,在新诗中妥善消化古典。有些成功的例子,如张枣《镜中》、戈麦《南方》、臧棣《蝶恋花》等。
戈麦的《南方》在论坛里贴过:http://www.ishui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1854&page=4
当然以你的功底,也可以写很好的旧体诗来抒发当晚心情。本坛屋子兄的签名档即屋兄原创,深以为佳:
风檐高竹暗 曲径佳人回 庭前清溪水 且洗隔夜杯
一点个人看法,未必妥当,仅供参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