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馀,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根据《三国志 刘封传》这段记载,刘封原是刘氏的外甥,本来姓氏是寇或者窦,名叫寇封或者窦封,过继给刘备后改姓刘。 这一段,没有明确说刘封其人过继给刘备后只改了姓氏还是连名带姓都改了,但感觉“刘封”之封跟刘禅之“禅”仅仅是巧合,兄弟俩名字不一定反映出刘备有“封禅”之志。 (2)“刘禅”之“禅”读如“善”的另一个理由,应该是“禅”chan这个读音跟佛教有关,而当时佛教思想传播和影响在中国都是起步阶段,刘备拿这个读音来给儿子命名的可能性不大。东汉末年成书的《说文》里面,“禅”只有一个意思, 祭天也。 下面是关于刘禅之“禅”读音应该为“善”的一段资料: 刘禅中的“禅”字现今虽然有两个读音:“shàn”与“chán”。结合历史实情,读“shàn”的原因至少有三: 一、刘禅字公嗣。名、字相配是古人取字的惯例。仅以三国人物为例,就有诸葛亮字孔明,黄盖字公覆,周瑜字公瑾等等不胜枚举。若它读shàn,则和嗣字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一禅一嗣,一让一继。
二、禅字的chán的读音和佛教有直接关系。按正式文献记载,佛教在汉朝才刚传入中国,而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不过百余年,且道教与儒道极盛,佛教影响甚微,而且也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刘备笃信佛教。
三、刘禅字公嗣,刘禅名与字的意思就是继承的意思。同时,刘备在未有子嗣之前曾收罗侯寇氏之子寇封为义子,后改姓刘为刘封。刘封和刘禅合起来刚好组成“封禅”,但只是一种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