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狗不理包子

[原创文字] 牛天雷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0 09: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狗不理包子 的帖子

好看,语言生动鲜活,一口气读完了。虽然感觉有点帽子大头小,不过,毕竟有牛天雷不会说话这个线索支撑着,几件事情也都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功名、事业、恋爱,大致可以串起一个人的传奇人生。虽然人物不多,但前后都有照应,特别是地火的再次出场。可惜结尾有点匆促,感觉故事还没说完。 另外,关于这篇小说的“架势”,除了大家说的老舍、相声,我想到的竟然是法国拉伯雷的《巨人传》。从这个角度来说,大爱这篇小说,那种没来由的骨子里的乐观,还有对好人好事蒙着眼睛的撞大运式的相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0 1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呦呦鹿鸣 于 2015-3-10 09:29 发表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爱这篇小说,那种没来由的骨子里的乐观,还有对好人好事蒙着眼睛的撞大运式的相信。 

小鹿姐姐这最后两句说得我一阵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3: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呦呦鹿鸣 的帖子

在徐德亮的《新鲜猫屎》里看过这样一段话。 “这种时候,就很需要像相声一样面对生活,那是这样一种心态:不否定一切却调笑一切,不侮辱一切却曲解一切,不像英雄似的直面困难却用近乎轻浮的方法解决困难,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点阿Q,绝不犬儒。” 我觉得天雷也是这样,有些机灵,有些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2 0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怎么写出这种文字风格的,真是不可思议,读起来好过瘾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1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沉默的邦兄 的帖子

您抬爱,前边写的倒还像那么回事,后面就变成单口相声了,相声是口头文学,写在纸上就显得一嘟噜一块的,废话太多,我还会改的,有什么问题您帮我提出来,万分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2 21: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该说两句了,清泉还怪我答应了来灌水结果一言不发,是不是应该称呼包子?

我是紧张啊,一直在关注这个楼,看得次数没准比楼主还多,比看自己的主帖回复还要紧张,明白了白水老师之前那么用心的心情。

这篇小说我看着特别开心,特别见楼主面貌!感觉对自己人已经没办法站在客观角度评论了,反正我喜欢~ 清泉想听批评意见,怎么批评呢? 最开始的段子有点老,后面回来校园,感觉格局打开不够。如果类比相声的话,在学校讲讲效果会不错,拿出去就不一定叫座了,受众窄。如果定位就是咱们学校师生的话那就无可挑剔了,能拿身边的事抖包袱也是一种能力,感觉类似于现卦。

总之欢迎清泉!欢迎狗不理包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3 00: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风格有民间说书人的味道,我甚至想起了赵树理,能操持这样的语言很不容易。鹿鸣妹妹的点评已经非常全面到位了。定要提意见的话,就是结尾有些草草,感觉故事其实才刚开始,好戏应该在后头,按这节奏感,根本就应该是个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一般是比较集中的,是一个横断面,不会在各种枝蔓上挥洒那么多笔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寒凝 的帖子

认识的人就不说谢谢了,我改了改,删了很多,加了一点,你瞅瞅跟之前比变得咋样了,好了还是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1: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古小即 的帖子

谢谢您!您说的很对,起早儿我是想写成个长篇的,但是没有一个整体框架,也就定了这么几个情节,节奏受了老舍先生《牛天赐传》的影响,可能变慢了。而且我阅历也不够,连个女朋友都没有(您要有合适的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开玩笑),想来是很难写成一个彰显人情世故的长篇的。或者您有建议,后边怎样扩充情节。您给我提出来,我一定虚心接受。对原文我又做了一些删改,把一些没用的删了,但还有好多没用的地方,我舍不得删。。我以前没写过小说,必然有很多不足,烦您再给我说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3 1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欢迎狗不理兄弟!看这ID,天津人?我是老南大,是天津人口中的那个“南大”,本硕博都在那儿,所以在天津待过的年头不短,天津话说的好的时候,能跟天津人吵一个钟头,不过现在不行了,要是再撂回天津,待上一年,估计又能恢复:)

喜欢相声?好啊,贸大说相声的,东东枪得算你的老前辈了吧?当年在贸大就读还没成名时就到我家喝了多少回酒了。东东枪往后还有个刘江,也是个妙人,也一起喝过酒。喜欢相声的人都比较有趣,而这人哪,在这世间活着,首先要有趣,没趣就不好玩了,不好玩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是吧?:)

现在说说兄弟你这篇东西,实际上刚挂出来当天,我就看到了,手快先加个精,加完了慢慢看完的。但那两条事儿多,没顾得上回,今天正好我水云值日,就借这机会聊几句,供老弟参考——

首先得说这篇东西有好玩的地方,而且贸大的学生看了,肯定比我们老家伙看了更来电,因为里面的一些“典故”,比如鸡蛋灌饼一类的,小朋友看了会乐,我们老家伙可能就会比较隔。但即使如此,这仍不失为一篇乐天的有趣的文字;

接下来要说的是,实际上口语化的书面文字并不好写。“口语化的书面文字”算是我这儿现造出来的一个词儿,但你应该明白我说的意思。我为什么要造这么一个词呢,就是想强调,这种语言,虽然是模仿口语,但它其实并不是说给人听的,而是放在书面上给人看的。听和看,是两种接受方式,所以信息的表现方式会受到各自规则的制约。最后这句话又说得有点绕了,我还是直白点儿说吧,就是落实到纸面上的口语,其实跟现实生活中的口语并不一样,绝对不是现实中的口语录下来写出来这么简单,这个问题王朔谈过。咱就不说王朔了,还拿相声举例,相声的本子老弟肯定看过一些吧?有没有这种感觉印象,那就是很多相声,听高手说出来特可乐,但只看本子其实就没那么可乐?想想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相声本子,本来就是不给人看的,而是给人拿来说的,说的时候,各种抑扬顿挫一加上,味道就出来了。如果只是看,离了那些说的手法,自然不会有那么足的味道。再拿老弟文中的句子为例,比如,就这两句,“天雷打小就不会聊天儿”,“天雷不会聊天儿,可心里都明白”,要是单口相声演员站在舞台上来说,“小”字可以拖长,儿化,“明”字也可以拖长,重音,只这么一处理,两个不起眼的句子,趣味就出来了,但是如果只是作为文字来看,一般人不往相声这个方向去联想,就只会看到两个普通的句子。可你又不能要求所有的读者读的时候都有按舞台语言来处理的意识吧?那怎么办?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说,如果是写给人看,自己还真就得忘掉自己的相声演员身份,就得按另一种规则来,所以,如果你看东东枪写的那些长文,就会发现,他很清楚,写下的文字,要制造的是阅读趣味,是和相声制造的听觉趣味不同的另一种趣味。当然我并不是说你完全不知道这一点,只是希望你这个意识能更明确一些。至于其它的,比如我看老弟这篇东西时,就能看出来,是边想边写的,所以与现实的距离定位一直在变,一会儿像是要写一个纯粹过去时段的人物故事,一会儿又像是借过去影射现在的讽世小说,一会儿又串出了《大话西游》的那种大话味儿:)作为游戏文字,这也没什么,俺在学生时代的一篇恶搞文字也是这样的边想边写边改调儿,但如果对自己的文字有更高的要求,那还是不能满足于这种程度,还是要讲点儿构思和打磨的吧:)

就先说这些?回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4:54 , Processed in 0.06735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