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古小即

[文 学] 卡夫卡《骑桶者》译文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6 23: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16-12-2014 06:40 发表 那希望這本書能讓「隱身」的譯者發聲。翻譯研究裡有對「譯者倫理(ethics)」這個問題的相關研究,不過我沒有太關注過這一塊,只記得有幾本英文著作是以個案研究來探討譯者身份困境的,明天去找找~身份認同是一個太複 ...

期待寻找结果\(^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23: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翻译史研究推广大使,又要来卖个小广告啦~

 

晚清时期,尤其是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交往,对于中国意义重大,学界向来重视。但之前的历史研究,往往忽略了交往过程中译者的存在,事实上,英人在中国,小到日常生活,大到条约谈判,都少不了译者在场,甚至译者因其语言优势,成为谈判交涉的主要负责人物。我硕士导师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对晚清中英交往的译者的研究,他的长文《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译者》即为成果之一,可惜没找到电子版。

 

(小广告时间:)

以下是刘绍铭教授根据我导师文章所写的两篇小短文。

劉紹銘:假如清廷能認識到翻譯的重要性 http://magazine.sina.com/bg/nfweekend/20120427/20120426/1802117953.html

劉紹銘︰翻譯的話語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apple/art/20130310/18189883大致,

 

类似的研究还有例如:

關詩珮:翻譯與調解衝突: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英方譯者費倫(Samuel T. Fearon, 1819-1854)http://mingqing.sinica.edu.tw/MingChingDocument/Publication/Publication_20.pd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0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16-12-2014 23:45 发表 身为翻译史研究推广大使,又要来卖个小广告啦~ 晚清时期,尤其是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交往,对于中国意义重大,学界向来重视。但之前的历史研究,往往忽略了交往过程中译者的存在,事实上,英人在中国,小到日常生 ...

多谢多谢,明天头号阅读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7:47 , Processed in 0.06409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