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白水

[转帖]台湾网友YST强文:中国大陆2008年的灾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3 11: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剩翼在2008-5-22 10:55:54的发言:

您总在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民主,如今我倒是想问:凭着您对民主的重新“规划”,能否给我们一种能够使得全体公民,或者大多数公民变成和平主义者的民主?能否凭这种“X主”,使得国家永远在人道和正义的道路上行走?

可能是我一开始没有说清楚我提问的意图。之所以会向你们发问,是因为你在第一个回帖中说到“目下有些人一听到某些方面中国不如美国、不如西方就反胃,凡有称西方好的,一概斥之为崇洋媚外,真是可笑而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不崇洋媚外,我只崇拜真正的民主、自由、法治,何时中国实现了民主自由法治,我便甘心崇中媚土。”这引起我的好奇,在你的行文中我感受到你对于批评西方民主的言论的反应也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我想了解你们希望未来的中国建立怎样的民主制度。在讨论中,我对你的立场和观点很清楚了,其实我觉得我也把我的想法说清楚了,就是西方的民主也有它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清醒冷静地看待它,这点你肯定也是同意的。我对政治并无太大兴趣,是个门外汉,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别人讨论政治问题,对于民主的想法我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看到的现实和理解,表述时也只是随感而发,没有打算辩出个孰是孰非,因为我本来就没有反对民主。我并无什么重新“规划”民主的意图,也不可能有这个能力。还是在第一个帖子中说的那样,提出这个问题,只是希望你们有更开阔的思路和视野。有的人听到说中国不如美国就会反胃,是过激反应,我们听到别人说西方制度不好时,是不是也不应该马上跳起来呢?(纯属个人想法,没有批评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3 13: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子非鱼老师能够忍受我的饶舌。:)我想您上面这段话已经把意思说的很清楚而且很客气了。

我个人持有较为坚定的民主和自由主义思想,对某些新左派的言论确实可能有些过激的反应。不过自问相对于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我更从内心深处喜爱我身处的祖国,眷恋我脚下的土地,我常常想:是的,这不需要什么理由。

您说西方民主国家现行的一些民主制度仍存在弊端,我深表同意。我维护民主,没有连它的弊端一起维护的意思,哪一个人不希望他的祖国享受到最好的,最完美优越的制度呢?所以,尽管您已经明白,还请允许我向可能没有明白的看官们澄清一下:我所维护的民主制度,不是哪一国哪一家已经变了味道的民主制度。

引进一种制度,建设它,完善它,理所当然需要冷静清醒的思考,这与读书学习没什么两样,总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民主,我想我的意见当然也是将已经为历史实践肯定的元素,也就是好的方面引进来,做起来,没有统统照搬的意思。所以,我想我和老师的意见从根本上,没有分歧。

最后,再次感谢您的指教,我想这本身就是对我个人思路和视野的拓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13: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两位的讨论确实很精彩,很受教。

民主当然也会有民主的问题。像子非鱼老师所想的,民主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民主会影响生活品质(每个人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大众文化、草根文化肯定会侵蚀精英文化、高雅文化),民主本身确实需要反思,但不能拒绝它。

是要民族的,还是要世界的?这到目前为止确实是一个伪命题。当代民主政治是政党政治,不管是哪个党派上台,它都要先维护自身利益合本国利益。这和选民选谁无关。理智的选择需要理智的选民,成熟的政治需要成熟的民众。犹如法西斯一样的“多数人的暴政“不是政治成熟的民族所为。而我们自己被愚民政策愚弄了数千年,民众在政治上是否成熟值得怀疑。哈,还在中世纪的边缘徘徊。

关于民主,由于希腊城邦是早期文明中少有的实现民主的国度,古希腊先贤们对它已有了不少反思。值得我们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16: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剩翼所说的“不过自问相对于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我更从内心深处喜爱我身处的祖国,眷恋我脚下的土地,我常常想:是的,这不需要什么理由。”真的很感动,我想这也代表着很多很多中国人的心声!

曾听一位波士顿侨联主席说,当年他们第一批国家公派赴美留学生一个也没回国,那时中国的生活水平和国外差距实在太大了。而二十多年后的2007年,我们所认识的在波士顿的国家公派留学的朋友都选择了回国,他们并不是没有机会留下来。这二十多年我们的祖国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她还是有很多的不如意,还会面临许多的坎坷,但只要我们是自信而不是自负,只要我们是理性而不是狂热,只要我们是团结而不是争斗,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走越好的!

昨晚在鸟巢看好运测试赛,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我周围有不少人自发地跟着唱起了国歌,尤其是中学生,唱的很用心,当时听着也很感动。今年有太多的大事,使得大家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光有爱国热情是不够的,昨晚我觉得遗憾的是当其他国家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我的前面就出现了吃东西、动来动去、说话的现象,其实尊重别的国家、人民其实就是尊重自己的祖国、人民,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有缺陷的。还有,当刘翔出场时,整个体育场都沸腾起来,加油声都干扰了刘翔,以至于他出现了抢跑,解说员赶紧呼吁大家保持安静,以免干扰运动员。大家是出于爱刘翔、爱祖国才会如此热烈,但过犹不及。在本土比赛有很大的优势,但如果对运动员来说变成一种压力就很糟糕了。希望奥运比赛时大家能保持一点冷静吧!

少年明智则中国明智!

此外,剩翼不用那么客气,和你们讨论我也有很多收获,至少我对民主有了更多的了解:)可惜我不善于辩论,不能像白水、晓声他们那样和你来几个精彩的回合,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14: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上面的文章和讨论,我想说说我心中的想法,我说得很不好,只是想表达心中所想:

  首先,对于晓声同志所言“为什么美国发生灾情其总统还可以悠闲地打高尔夫,而在中国家宝同志就不得不及时感到现场?我想,机制的健全和权责的分明可以使美国政府迅速展开工作而无需总统过多督战,而在中国的这次地震救援工作中如果没有最高领导人的亲自督察,救援工作能如此迅速的开展是不可想象的,难道很多官僚不是因为畏惧中央亦希望论功行赏才如此的吗?由于没有正常的监督,最高领导及普通民众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心血。我最近常在网上看到网友怀疑募捐得来的钱开支是否正常、透明的问题不正说明了此吗?”,我想说,也许温总理的到来无关机制健全,只是为灾区人民带来精神和力量,让大家知道,党和我们在一起。这话不是空的,我当时就在成都,看到温总理在电视上出现,我和同学们都热泪盈眶。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柱的,这种力量有时就是需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这样的崇高的情怀。(当然我并不是否认咖啡馆的浓情蜜意,小桥流水的细腻等等这样的感情不崇高,如黑格尔所言“亘古如恒的山川的壮美并不胜于昼开夜落的玫瑰”,人的感情也如此,时而需要壮阔,时而需要细腻。)换位思考,当你的家园被无情地搅碎在天地间,你的亲人被深埋于地底,而你的国家领导人在打高尔夫球,该怎么去想这悲惨的命运?

  其次,对于白水同志所言“集权体制下的高效率与民主制度的长远优势问题”,以及后来剩翼同志和子非鱼同志所讨论的民主问题,我依然我们还是现今体制更好,中国体制是逐步完善的,例如前段时间出台的基本药物制度。谁都不可否认,中国不是苏联,也不是美国,中国现在不是以前那么集权专制,也决不能像美国那样自以为民主。当今中国在大部分人高呼民主口号的同时痛陈中国其弊时,还是应该想到中国的13亿人口7亿在农村的现状,面对大部分侵权事件更多的人是忍气吞声的现实。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指责这是制度的疏漏让大家缄默,却常常忘记我们更有一万条理由指责自己:是害怕麻烦或为了打折不索要发票,是自己懦弱选择袖手旁观上级的贪污......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一切呢?我想了很久,个人觉得不只有制度,而是中国几千年都有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统”,所以把一些过失归咎于制度不民主、言论不自由是不合理的。美国真的在一些问题上像子非鱼同志所言借民主旗号维护集团利益,一战从某种程度上就是美国金融集团为贷款利益挑拨加速的,越战也如此,在陷入僵局的时候美国依然对民众说只要在派遣几万人就可以了。今天的中国是不民主的吗?看了柴静《我和你都深深镶嵌在这个世界中》,里面那个官员说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们对明天继续有信心”,我始终觉得中国是走向民主的,不只有明主,而是因为有些人有些事让我们一直有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十九画生在2009-11-5 14:27:09的发言:

 换位思考,当你的家园被无情地搅碎在天地间,你的亲人被深埋于地底,而你的国家领导人在打高尔夫球,该怎么去想这悲惨的命运?

英雄当然要被寄予很多很多。“你是英雄,所以注定孤独”。呵呵,貌似美国没有英雄和领袖啊,这个国家太缺乏精神气质了。。。

坚决打倒肤浅丑陋而又万恶的资本主义黑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15: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8-5-24 16:32:08的发言:

少年明智则中国明智!

这句话才是忽悠人的呢。

梁启超也就是来骗骗小孩子。少年和中国人的概念相差太远了。呵呵,我现在看到“则”就警觉起来了。少年智充其量也就是中国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且只是个程度很弱的必要条件。

自然的中年人固然是自然的少年人长大,但社会的中年人可不是社会的少年人长成,那往往是由权威引领的社会总体塑造的结果。这样响亮的口号往往让人误以为,实行了素质教育大家就真可以把诺贝尔奖轻松捧回家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16:10:5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5:46 , Processed in 0.07955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