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远风

[转帖]郑也夫:丑陋的北大人——北大校庆献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7 23: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08-9-20 8:48:37的发言:
在目前的社会中,我们都在被时代大潮裹挟着随波逐流,去向那个我们自己并不想到达的方向,尽管我们也不时以牢骚和怠工来作为挣扎的武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正逐渐远离我们曾经的理想。夜深人静时,我有时会想起曾经的信念,曾经的梦想,但随即感到了自己的萎缩和无力。随着人事渐繁,时间和精力也慢慢被生活充满,这种自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心中愈发恐惧,当我不再回忆梦想不再诅咒黑暗时,我也就真的完了。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我想寻找一些可以治疗自己的东西,不时体验一下,如用药,或许未必见效,或许药中有毒,但至少可以提醒我----你病着。
今天早上看到此文,自觉可为药,又欣见水云间重新开通,故转来与诸君共享,权做复开之贺。

这个暑假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重读到《范爱农》一篇时,心中真真五味杂陈,太息良久。

学生时代,喜的是《世说新语》,现在常萦系于心的,却是《出师表》一类,情感上渐归于儒,岂偶然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23: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8-9-21 17:26:18的发言:

读罢,感慨良多,说几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一是暑假里和几位这两年在哈佛、MIT访学的老师聚会,席间,两位北大、北语的女老师说起这段时间深感学术信仰的危机,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学问,突然发现自己原本笃信的应该纯净的东西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脆弱,她们觉得非常困惑,甚至痛苦。她们俩都比我年长,其中一位的孩子都上大学了,应该早已见惯人世的风雨了,可仍然还会因为失却了学术的终极目标而苦恼,而担忧,令人感慨,也令人心生敬意。

二是去年在洛杉矶和大学时的一位好友见面,他本科在师大念历史,硕士在北大研究敦煌学,博士到普林斯顿深造宗教学,毕业后在洛杉矶一所大学教书。他在那儿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由喜欢佛学的学生和朋友组成,常常聚会,我们参加了他们的一次素食宴,感觉很好。洛杉矶在美国被看作文化沙漠,对于一位研究佛学的中国学者,其间的寂寞可以想像,难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虽少,也自得其乐。当年读书时一起的还有两三位知己好友,如今都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但不管他们身在何方,不管他们以何种状态生存着,我知道,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一些东西。

三是若干年前的一个元旦,我独自在北京,一位师姐怕我无聊,邀请我到家里聚会。参加聚会的另外几位是她和她先生的同学朋友,大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专业不同,工作各异。饭后他们挤在小小的客厅里喝茶聊天,令我吃惊的是这些当时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聊的竟是文学,我记得当时谈的最多的是俄罗斯文学。听说他们常有这样的聚会。那晚窗外大雪纷飞,屋内温暖如春,我在一旁默默地倾听,觉得他们仍像学生一样满怀激情,真美好。现在回想,依然觉得很美好。

夜深人静,为理想和现实烦忧时,想想这世界上还有一小群人,或在异国,或在他乡,或就在城市的另一端,他们或是你的知己,或是素淡的熟人,或只是陌生的路人,但都和你一样,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仍然愿意为精神的相对独立和清洁而坚持着。或许,可以有些许慰籍?

《论语》首句即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远方来朋,不是酒肉之朋,而是问学之朋,此句云来自各方的好学者弦歌一堂,砥砺品学,不亦人生之至乐乎?暑假时读了一本书,《大师的教书生活》,书中讲述了钱穆、朱自清、鲁迅、顾颉刚、陈寅恪、沈从文当年的教书生涯,其中就提到,一所好的学校,应该为诸同仁间切磋学问创造条件,读斯言,不禁心有戚戚焉。也希望这个学期,同仁之间,师生之间,能搞一些学术讨论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1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8-9-27 23:51:43的发言:

《论语》首句即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远方来朋,不是酒肉之朋,而是问学之朋,此句云来自各方的好学者弦歌一堂,砥砺品学,不亦人生之至乐乎?暑假时读了一本书,《大师的教书生活》,书中讲述了钱穆、朱自清、鲁迅、顾颉刚、陈寅恪、沈从文当年的教书生涯,其中就提到,一所好的学校,应该为诸同仁间切磋学问创造条件,读斯言,不禁心有戚戚焉。也希望这个学期,同仁之间,师生之间,能搞一些学术讨论活动。

上次和学生在一起时说的读书会,在老师之间也可以举行,我们几个语言学的老师上学期曾说过要经常交流交流,但一直因为各种杂事耽搁下来了。读书会可以不限专业,有兴趣的老师都在一起,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好书、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是很好的一种学习交流的方式。我曾在北语参加一个语言与认知的学习小组,他们是偏重形式语言学的,但我仍觉很有收获。一次听了一个他们外语系老师的小讲座,把古汉语和古希腊语作比较,认为它们有同源关系,很有意思,有些问题恰好是我在上汉语发展史课时思考的问题。

当年北平、上海有许多有名的家庭沙龙,其实就是带学术性的,那其中有许多对现代中国作出贡献的精英,他们一定在这种思想的交锋中得到过极大的快乐。在国外时参加过很多次老师或朋友举办的家庭聚会,一同访学的朋友们都觉得这样的聚会很好,相约好回北京后也要经常聚聚。可是,一回到国内,各种杂事纷纭而至,加上惰性,当初的美好愿望变得难以实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8 11:32: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21: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08-9-20 8:48:37的发言:
在目前的社会中,我们都在被时代大潮裹挟着随波逐流,去向那个我们自己并不想到达的方向,尽管我们也不时以牢骚和怠工来作为挣扎的武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正逐渐远离我们曾经的理想。夜深人静时,我有时会想起曾经的信念,曾经的梦想,但随即感到了自己的萎缩和无力。随着人事渐繁,时间和精力也慢慢被生活充满,这种自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心中愈发恐惧,当我不再回忆梦想不再诅咒黑暗时,我也就真的完了。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我想寻找一些可以治疗自己的东西,不时体验一下,如用药,或许未必见效,或许药中有毒,但至少可以提醒我----你病着。
今天早上看到此文,自觉可为药,又欣见水云间重新开通,故转来与诸君共享,权做复开之贺。

      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得到,跟两年前相比,远风师的“忧”“愤”是日益深广了。但是既然上了船离了岸,那就只能等待彼岸的到达了,何况还是个有能耐的、负责任的撑船人。我想,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年轻时候生猛无比,感觉自己可以干成各种各样轰轰烈烈的大事;等到年岁日去,人事日繁,往往不得不就范的时候,却也不失去做梦的能力。人生也确实是各种可能性不断消歇的过程,但远风师的选择,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益处,就值得去坚持,何况这益处对中文事业而言是大大的有。
       深夜自省,悚然一抖,是为了抖落厚重的尘埃。累了就歇一程,痛了就醉一场。等时机一到,撞破天罗地网,归于心灵的“水泊梁山”,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00: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中文学院有学生之间的读书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2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可能会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8: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时代,喜的是《世说新语》,现在常萦系于心的,却是《出师表》一类,情感上渐归于儒,岂偶然哉?!”

白水兄所言,与我心有戚戚焉!

曾经年少轻狂,崇尚摆脱束缚,破得痛快淋漓;

如今岁月蹉跎,希望有所坚持,却立得如履薄冰。

愈知毁灭易,新生难;改弦更张易,坚定不移难;

因愈知风骨二字实为真正儒者之精神,道家者流不可望其项背,然殊大不易也。

穷达之遇,死生之际,破立之间,难言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雪在2008-10-8 0:02:33的发言:

 请问中文学院有学生之间的读书会吗?

前段时间和中文三年级的同学谈过成立读书会的事情,不知他们有何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08-10-9 8:40:52的发言:

“学生时代,喜的是《世说新语》,现在常萦系于心的,却是《出师表》一类,情感上渐归于儒,岂偶然哉?!”

白水兄所言,与我心有戚戚焉!

曾经年少轻狂,崇尚摆脱束缚,破得痛快淋漓;

如今岁月蹉跎,希望有所坚持,却立得如履薄冰。

愈知毁灭易,新生难;改弦更张易,坚定不移难;

因愈知风骨二字实为真正儒者之精神,道家者流不可望其项背,然殊大不易也。

穷达之遇,死生之际,破立之间,难言哉!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8 20: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8-9-27 23:39:03的发言:

这个暑假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重读到《范爱农》一篇时,心中真真五味杂陈,太息良久。

学生时代,喜的是《世说新语》,现在常萦系于心的,却是《出师表》一类,情感上渐归于儒,岂偶然哉?!

如今夏去秋来,见此文字独觉全身肃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5:42 , Processed in 0.05409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