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清和

[读名著] 讀《水滸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0 0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2015-8-30 05:55 发表  行出东门,董超、薛霸把衣包、雨伞,都挂在卢员外枷头上,两个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眉批: 一路特地与林冲文一般,耐庵每每偏要如此。】

这会不会原本也是一个故事,后来相互借鉴?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涉及《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有人比如聂绀弩就认为,林冲故事是后出的,是捏合了其他已有人物故事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0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二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只见前面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另是一彪军马,当先一骑马上,即是一员女将,引军红旗上金书大字,“美人一丈青”,【奇称。○黑爷爷奇,美人一丈青又奇,俗本都失这,遂令文章削色不少。】
呵呵呵,說到底,還是要看臉啊。

第三十三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秦明怒极,【怒极。】带领军马绕下山来,寻路上山。寻到午牌时分,只见西山边锣响,树林丛中闪出一对红旗军来。【妙绝花荣。】秦明引了人马赶将去时,【赶到西来。】锣也不响,红旗都不见了。【妙绝花荣。】秦明看那路时,又没正路,都只是几条砍柴的小路;却把乱树折木交叉当了路口,又不能上去得。正待差军汉开路,只见军汉来报道:“东山边锣响,一阵红旗军出来。”【妙绝花荣。】秦明引了人马,飞也似奔过东山边来【赶到东来。】看时,锣也不鸣,红旗也不见了。【妙绝花荣。】秦明纵马去四下里寻路时,都是乱树折木塞断了砍柴的路径。【句亦小变。】只见探事的又来报道:“西边山上锣又响,红旗军又出来了。”【妙绝花荣。○句法亦变。】秦明拍马再奔来西山边【又赶到西来。】看时,又不见一个人,红旗也没了。【妙绝花荣。】秦明怒坏,【怒坏。】【眉批: 看他用许多怒字,写秦明性急,皆太史法。】恨不得把牙齿都咬碎了。正在西山边气忿忿的,又听得东山边锣声震地价响。【妙绝花荣。○句法又变。】急带了人马,又赶过来东山边【又赶过东来。】看时,又不见有一个贼汉,红旗都不见了。【妙绝花荣。】秦明怒挺胸脯,【怒挺胸脯。】又要赶军汉上山寻路,只听得西山边又发起喊来。【妙绝花荣。○又变。】秦明怒气冲天,【怒气冲天。】大驱兵马投西山边来,【又赶过西来。】山上山下看时,并不见一个人,【妙绝花荣。】秦明喝叫军汉两边寻路上山。 

第五十六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韩滔引著五百马军飞哨出去,又见东南上一队军兵起来。却欲分兵去哨,只西南上又拥起一队旗号,招飐呐喊。韩滔再引军回来,对呼延灼道:“南边三队贼都是梁山泊旗号。”呼延灼道:“这厮许多时不出来厮杀,必有计策。”【第一段南方三队,逐队写出。】说犹未了,只听得北边一声炮响,【叙十队诱军,就便间入炮声,离奇错落,笔力奇绝。○十队拥起之时,即施放号炮之时,既不可单叙十队,又叙放炮;又不可叙毕十队,方叙放炮。得此奇横之笔,一齐夹杂写出,令人耳目震动。】呼延灼骂道:“这炮必是凌振从贼,教他施放!”【写出懊恼,令人失笑。】众人平南一望,只见北边又拥起三队旗号。【第二段北方三队,一句写出。】呼延灼对韩滔道:“此必是贼人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为两路:我去杀北边人马,你去杀南边人马。”正欲分兵之际,只见西边又是四队人马起来,【第三段西方四队,亦一句写出。】呼延灼心慌;又听得正北上连珠炮响,一带直接到土坡上。那一个母炮周围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名“子母炮,”响处风威大作。【又极写炮声,纸上皆岌岌震动。离奇错落,笔力奇绝。○十队既是诱军,便写不出声势,却借放炮写出十队声势来,妙笔。】呼延灼军兵不战自乱,急和韩滔各引马步军兵四下冲突。这十队步军,东赶东走,西赶西走。【此十三字是叙徐宁、汤隆号带之功,非叙十队也。○看他写得诱敌者、放炮者、招引者,人人用命,色色精神,妙绝。】呼延灼看了大怒,引兵望北冲将来。【望北第一段。】

第六十二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再说闻达飞奔到飞虎峪,方在寨中坐了喘息。【如画。】小校来报,东边山上一带火起,【写得有声有势。】闻达带领军兵上马投东看时,只见遍山遍野通红;西边山上又是一带火起,【不出来将姓名,先写两带火起,笔下声势之甚。】闻达便引军兵急投西时,听得马后喊声震地,当先首将小李广花荣,引副将杨春、陈达,从东边火里直冲出来。【声势之甚。】闻达一时心慌,领兵便回飞虎峪。西边火里,【东边火里西边火里,声势之甚。】当先首将呼延灼,引副将欧鹏、燕顺,直冲出来。【声势之甚。】两路并力追来,后面喊声越大,火光越明,【声势之甚。】又是首将霹雳火秦明,引副将韩滔 、彭圯,人喊马嘶,不计其数。闻达军马大乱,拔寨都起。只见前面喊声又发,火光晃耀。【声势之甚。】闻达引军夺路,只听得震天震地一齐炮响。【又添出凌振,声势不可当。】却是轰天雷凌振将带副手 ,从小路直转飞虎峪那边放起这炮。炮响里一片火把,【妙妙。】火光里一彪军马拦路,【妙妙,声势百倍。】乃是首将豹子头林冲引副将马麟、邓飞,截住归路。四下里战鼓齐鸣,烈火竞举,【此是第二段所调拨也。】
這幾段,也有微妙的相似之處。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三十三回花荣、秦明之战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08: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2# 清和 的帖子

这一层你的回目怎么跳来跳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14: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5-8-31 08:44 发表 这一层你的回目怎么跳来跳去的?


为并列比较以示其相似之处故也。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2 贡献 +2 收起 理由
清和 + 2 谢谢代答~
木兰晓芙 + 2 谢谢关注并提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06: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三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月夜、雪天,皆美景,衬英雄。

且说关胜回到寨中,下马卸甲,心中暗忖道:【已入玄中,写来如画。】“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了,宋江倒收了军马,不知是何意思?....”【已入玄中,写来如画。】便叫小军推陷车中张横 、阮小七过来,问道:“宋江是个郓城县小吏,你这厮们如何伏他?”【忽转到陷车,笔墨超忽之甚。】阮小七应道:“俺哥哥,山东,河北驰名,叫做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你这厮,不知忠义之人,【以此六字骂关胜,可谓更骂不着,乃恰与关胜合拍,何也?】如何省得!”关胜低头不语,【深入玄中,写来如画。】且教推过陷车。当晚坐卧不安,走出中军看月,寒色满天,霜华遍地;关胜嗟叹不已。【又一幅绝妙云长变相,精神意思,都画出来。】
第一天月夜。内心激荡,都在眼里霜华月色。

宋江会众上山,此时东方渐明。【妙。○因此一句,令人想见一夜月下。】忠义堂上分开坐次,早把关胜、宣赞、郝思文分头解来。宋江见了,慌忙下堂,喝退军卒,亲解其缚;把关胜在正中交椅上,纳头便拜叩首伏罪,说道:“亡命狂徒,冒犯虎威,望乞恕罪!”【好。】呼延灼亦向前来伏罪道:“小可既蒙将令,不敢不依。万望将军免恕虚诳之罪!”【又好。】关胜看了一班头领,义气深重,回顾宣赞 、郝思文道:“我们被擒在此,所事若何?”【极画关胜,精神意思都有。】二人答道:“并听将令。”【极画关胜。○写得被擒之后,其威令犹行于下如此,又只是四个字,妙妙。】关胜道:“无面还京,愿赐早死!”宋江道:“何故发此言?将军,倘蒙不弃微贱,可以一同替天行道;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语玉器投其性之所近,定计如此,真是妙绝。○吴用所定计,直至此处方毕。】【眉批:直至此语皆是吴用所定计。】关胜道:“人称忠义宋公明,果然有之!人生世上,君知我报君,友知我报友。【凿凿名论,可为厥祖义释曹公注脚。】今日既已心动,愿住部下为一小卒。”【今日既已心动,卓然纯臣之言,诚哉日在天上心在人内家法也。○说心动,便知其心之难动;彼自言心不动者,正转转心动之人耳。】
写了那么多人归顺:积极主动的、无可奈何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还是这里写得好,言语铮铮,铺垫足够,有波折,转变的理由也与人物比较相符。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铁甲如冰。索超出席提斧,直至飞虎峪下寨。【写得竟是一首绝妙饮马长城窟行,真正绝妙好辞。】
写得也太帅了,画面感十足,简直自带出场背景音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贡献 +6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2 + 6 宋公明的表现确实简单雷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7: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2015-9-8 06:22 发表 第六十三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月夜、雪天,皆美景,衬英雄。且说关胜回到寨中,下马卸甲,心中暗忖道:【已入玄中,写来如画。】“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了,宋江倒收了军马,不知是何意思? ...

无斋主人的《黑话水浒》(网上可见),对关胜此处的表现可是极为鄙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05: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5-9-9 17:29 发表 无斋主人的《黑话水浒》(网上可见),对关胜此处的表现可是极为鄙夷的:)

拜读了。其实,我在本楼的前面某处也说过,《水浒》后半部分,降将的态度几乎都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从剿到降,非常迅速而突兀地就转变了,所谓的“替天行道”当然不足以解释这样的转变。关胜也是其一。
但是,仅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这里写关胜从被俘到投降的过程,又比别人多加了几句“已入玄中”(金圣叹批语)的描写作为转变的铺垫,所以起码令我感觉“转变的理由也与人物比较相符”。
本楼的阅读感受,我自己觉得主要关注的还是文本表面、尤其是细节上的小说语言、技法、人物塑造这些方面。真要讲起背后贯穿的思想道德、社会现实之类的内容,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05: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那后生推开蓬,【一句一画。】跳上岸,【一句一画。】解了缆,【一句一画。】跳上船【一句一画。】把竹篙点开,【一句一画。】搭下橹,【一句一画,妙绝。】咿咿呀呀地摇出江心里来。【不知为谁出力?不知把谁下手?可叹可叹。】梢公在船舱里取缆船索,【缆船索妙。○此回皆极写眼前果报也。】轻轻地把张顺捆缚做一块,便去船梢板底下取出板刀来。【读至此句,令我忽然想着夜闹浔阳,不觉失笑。○读至夜闹浔阳,则替宋江担忧;读至此回,又替张顺担忧。人生百年,安得不老哉!】

张顺走将入来,拿起厨刀,先杀了虔婆;要杀使唤的时,原来厨刀不甚快,砍了一个人,刀口早倦了。【是厨刀。○亦作一顿。】那两个正待要叫,却好一把劈柴斧正在手边,【便捷。○一顿便起,笔力跳动。】绰起来一斧一个,砍杀了。房中婆娘听得,慌忙开门,正迎著张顺,【张顺进去,不如小姐娘出来,其法可想。】手起斧落,劈胸膛砍翻在地。张旺灯影下见砍翻婆娘,推开后窗,跳墙便走。【又作一纵,大奇大奇。○瘦后生偏随手了事,截江鬼偏到此又脱,一快一迟都妙。】张顺懊恼无及,忽然想着武松自述之事,随即割下衣襟,沾血去粉墙写道:“杀人者,我安道全也!”【忽然想着武松旧事,忽然偷用武松文法,而其实武松一字不同。何则?武松是自认,张顺是推人,只是题目不同,便令一篇都变也。】一连写了数十余处。【亦与武松变。○自认只一而已足,陷人多多为益善也。】
似曾相识的情节和描述,令人想起十几回甚至几十回以前的情节,文意回环往复,不再只是简单的线性推进,小说内部的自我引述与互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和 于 2015-9-14 05:23 发表  本楼的阅读感受,我自己觉得主要关注的还是文本表面、尤其是细节上的小说语言、技法、人物塑造这些方面。真要讲起背后贯穿的思想道德、社会现实之类的内容,不容易啊。

就谈文本层面的问题就挺好,思想道德等等,那又是另一个大话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06: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五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未到黄昏,一轮明月却涌上来,照得六街三市,熔作金银一片。【灯光月光,只用六字写尽。】
一個“熔”字。

却说梁中书正在衙前醉了闲坐,【如画。醉了闲坐,是二更以后;梁中书寇警在郊,而醉了闲坐,是蔡太师女婿梁中书也。】初听报说,尚自不甚慌;【活画文官行径。】次后没半个更次,流星探马接连报来,吓得一言不吐,单叫:“备马!备马!”【活画文官行径。】说言未了,只见翠云楼上烈焰冲天,火光夺目,十分浩大。【此是时迁功劳。○时迁虚写。】【眉批:城中发作之前半截。】
前文詳寫時遷如何入城、如何閒蕩、如何扮作商人上翠雲樓,更以他的行蹤為線索,串起城中埋伏的眾人,卻在任務的高潮時把鏡頭移開,只用一個壯觀遠景來表現、襯托。
同時又自然轉接為梁中書的視角,寫出梁山好漢精神抖擻:
梁中书见了,急上得马,却待要去看时,【第一段,要去看火。】只见两条大汉,推两辆车子,放在当路,便去取碗挂的灯来,【妙。】望车子点著,随即火起。【此是杜迁、宋万功劳。】梁中书要出东门时,【第二段,要出东门。】两条大汉口称:“李应 、史进在此!”手捻朴刀,大踏步杀来。把门官军吓得走了,手边的伤了十数个。【李应、史进自外而入。】杜迁 、宋万却好接着出来,【杜迁、宋万自内而出。】四个合做一处,把住东门。【调时分,此时合,文字变动,妙绝妙绝。】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第三段,要出南门。】南门传说道:【妙妙。从东门走南门,而必至南门方知有寇,其于情事岂有当乎?只须传说便复回马,不必定至南门,妙绝妙绝。○下文中梁中书实夺南门而去,此却先写传说有贼,中路回马,不惟使仓卒奔波如画,兼令行文跌顿有法也。】“一个胖大和尚。轮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鲁智深、武松虚写。】梁中书回马,再到留守司前,【第四段,再回司前。】只见解珍、解宝,手捻钢叉,在那里东冲西撞;【本令截住报事人员,却反截住中书回府,文字变化得妙。】急待回州衙,不敢近前。【第五段,要至州衙。】王太守却好过来,刘唐、杨雄两条水火棍齐下,打得脑浆迸流,眼珠突出,死于街前;虞侯押番,各逃残生去了。【本令截住报兵,却反打死太守,文字变化得妙。○若不变化,岂有凶板厮杀哉!】梁中书急急回马奔西门,【第六段,急奔西门。】只听得城隍庙里火炮齐响,轰天震地。【此是公孙胜、凌振功劳。○公孙胜、凌振亦虚写。】邹渊 、邹闰,手拿竹竿,只顾就檐下放起火来;【邹渊、邹闰,本令狱中策应,却先各处放火,文字段段变化,妙妙。】南瓦子前,王矮虎、一丈青杀将过来:孙新、顾大嫂身边掣出暗器,就那里协助;铜佛寺前,张青、孙二娘入去,爬上鳌山,放起火起。【以上写得拉杂之极,清出之极,迅疾之极,闲婉之极,绝世奇文,非眼所见。】此时大名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
拉杂之极,清出之极,迅疾之极,闲婉之极,绝世奇文”,聖嘆也評得好。這一段,如粗糲精巧的小雕塑,語言有棱有角,又和諧統一。

话分两头。却说城中之事。【忽然顺笔带出城,忽然逆笔挽入城。】
講這一回書,一定很費精神。頭緒極多,每條又足夠有力,如烈火熊熊躍動,速度力量時刻都不能放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木兰晓芙 + 10 快读完了,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3 14:34 , Processed in 0.0950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