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未到黄昏,一轮明月却涌上来,照得六街三市,熔作金银一片。【灯光月光,只用六字写尽。】 一個“熔”字。
却说梁中书正在衙前醉了闲坐,【如画。醉了闲坐,是二更以后;梁中书寇警在郊,而醉了闲坐,是蔡太师女婿梁中书也。】初听报说,尚自不甚慌;【活画文官行径。】次后没半个更次,流星探马接连报来,吓得一言不吐,单叫:“备马!备马!”【活画文官行径。】说言未了,只见翠云楼上烈焰冲天,火光夺目,十分浩大。【此是时迁功劳。○时迁虚写。】【眉批:城中发作之前半截。】 前文詳寫時遷如何入城、如何閒蕩、如何扮作商人上翠雲樓,更以他的行蹤為線索,串起城中埋伏的眾人,卻在任務的高潮時把鏡頭移開,只用一個壯觀遠景來表現、襯托。 同時又自然轉接為梁中書的視角,寫出梁山好漢精神抖擻: 梁中书见了,急上得马,却待要去看时,【第一段,要去看火。】只见两条大汉,推两辆车子,放在当路,便去取碗挂的灯来,【妙。】望车子点著,随即火起。【此是杜迁、宋万功劳。】梁中书要出东门时,【第二段,要出东门。】两条大汉口称:“李应 、史进在此!”手捻朴刀,大踏步杀来。把门官军吓得走了,手边的伤了十数个。【李应、史进自外而入。】杜迁 、宋万却好接着出来,【杜迁、宋万自内而出。】四个合做一处,把住东门。【调时分,此时合,文字变动,妙绝妙绝。】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第三段,要出南门。】南门传说道:【妙妙。从东门走南门,而必至南门方知有寇,其于情事岂有当乎?只须传说便复回马,不必定至南门,妙绝妙绝。○下文中梁中书实夺南门而去,此却先写传说有贼,中路回马,不惟使仓卒奔波如画,兼令行文跌顿有法也。】“一个胖大和尚。轮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鲁智深、武松虚写。】梁中书回马,再到留守司前,【第四段,再回司前。】只见解珍、解宝,手捻钢叉,在那里东冲西撞;【本令截住报事人员,却反截住中书回府,文字变化得妙。】急待回州衙,不敢近前。【第五段,要至州衙。】王太守却好过来,刘唐、杨雄两条水火棍齐下,打得脑浆迸流,眼珠突出,死于街前;虞侯押番,各逃残生去了。【本令截住报兵,却反打死太守,文字变化得妙。○若不变化,岂有凶板厮杀哉!】梁中书急急回马奔西门,【第六段,急奔西门。】只听得城隍庙里火炮齐响,轰天震地。【此是公孙胜、凌振功劳。○公孙胜、凌振亦虚写。】邹渊 、邹闰,手拿竹竿,只顾就檐下放起火来;【邹渊、邹闰,本令狱中策应,却先各处放火,文字段段变化,妙妙。】南瓦子前,王矮虎、一丈青杀将过来:孙新、顾大嫂身边掣出暗器,就那里协助;铜佛寺前,张青、孙二娘入去,爬上鳌山,放起火起。【以上写得拉杂之极,清出之极,迅疾之极,闲婉之极,绝世奇文,非眼所见。】此时大名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 “拉杂之极,清出之极,迅疾之极,闲婉之极,绝世奇文”,聖嘆也評得好。這一段,如粗糲精巧的小雕塑,語言有棱有角,又和諧統一。
话分两头。却说城中之事。【忽然顺笔带出城,忽然逆笔挽入城。】 講這一回書,一定很費精神。頭緒極多,每條又足夠有力,如烈火熊熊躍動,速度力量時刻都不能放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