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语用学的角度析王熙凤的言与行》 张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这篇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主要分析了王熙凤的语言特点,为语用学理论,尤其是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提供了具体范例。现摘录文章中所列举的例子如下:
1、林黛玉初入贾府,王熙凤就赞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王熙凤夸奖黛玉的话所暗含的意思是:老祖宗的嫡亲的孙女都很标致,林黛玉如此标致,竟像老祖宗的孙女一样。这样,王熙凤不仅表扬了林黛玉的“标致”,还巧妙地拍了贾母的马屁,逗贾母开心。
2、十五回里,水月庵的老尼告诉凤姐:有一个张财主的女儿金哥已受了一守备公子的聘定,却被另一有势的李衙内公子看上。老尼受张财主所托,来求凤姐强退守备的聘定。凤姐先是张口要张财主拿三千两银子来,就“替他出了这口气”,可是凤姐又道:“这三千两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做盘缠使用,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
3、在第四十五回里,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在贾府的帮助之下当了官,赖嬷嬷来请凤姐家去乐一日。凤姐是这样回答的:“多早晚的日子? 我们必去,只怕老太太高兴要去也定不得。” 接下来,凤姐又说:“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要去的,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
4、在第四十六回里,刑夫人为丈夫前来讨要贾母的心腹大丫鬟鸳鸯做妾,利用鸳鸯的嫂子金文翔家的去帮忙说服。金文翔家的前去劝说鸳鸯,遭到了鸳鸯本人以及她周围的平儿、袭人等的嘲讽。金文翔家的回来向刑夫人报讯的时候,刑夫人的儿媳凤姐正伺候在旁。金文翔家的先是对刑夫人汇报鸳鸯骂了自己一顿,就连袭人也帮着抢白自己。刑夫人迁怒于帮腔鸳鸯的人追问还有谁在旁。金文翔家的供出了平儿。凤姐为了避免得罪婆婆,忙道:“你不会拿嘴巴子打他! 回回我一出了门,他就逛去了;我回到家来,连个影儿也摸不着他的! 他必定也帮着说什么来! ”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鲜明的语言特点:对黛玉的夸赞实际上是为讨贾母的欢心;例二中王熙凤张口要张财主拿三千两银子,根据会话原则,人们会认为是王熙凤自己想拿这些钱,但后来她又明确否认,说明她没有遵循合作原则;在与赖嬷嬷的对话中,凤姐遵循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最后一例凤姐巧妙地回话一方面表明自己的立场是站在婆婆这边,两一方面也为自己开脱,说自己并不知道平儿的去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凤姐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 江薇 感谢江薇同学!这些例子很能说明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例子和分析如果放在一起,都跟例一一样,这样读者看起来会更加方便。另外,这些分析都是作者张溦作做出的吗?还是也有你自己的分析?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6-4 12:35: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