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兰晓芙

[语用学]教学专用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2 15: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想问:

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场合(重要演讲等),说话人自己有时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或者经过他人提醒发现了自己口误,但是因为口误并不影响说话人此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并且能为听话人所理解。这个时候有些说话人选择继续说下去,以保证整个说话内容的完整性和严肃性。

能用修正机制解释这种情况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5: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曾囡在2010-6-9 21:35:41的发言:

今天讲到宣告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上个月发生的事情。

我和A一起在食堂吃饭,然后B给A打了个电话,之后A就告诉我说:B 说有事找你,马上来食堂。

当时心里就犯悚,就觉得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还必须得当面告诉的那种严厉的性质的。

担心了老半天,结果等B来了,就是送吃了过来了,啥事没有。

我觉得这个算是宣告前预示语用得与一般不好的事情的预示语一样,导致了误解。

还有一件小事,前几天去自习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好久没见的学姐,于是两人就在原地唠嗑,当时和我一起的还有几个同学,她们先往前走了一段,然后学姐就说:咱俩去那边坐着说吧,你看你同学都走了。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直接就说:那行,学姐再见,我先走啦。

走的时候看到学姐的表情很狐疑,但是学姐也没说什么,我们就分开了。路上回想了下学姐的话,才想起学姐的意思。

我当时头脑可能是先预设了学姐要说的话语,觉得她应该是要说:你看你同学都要走远了,我们改天再找时间一起聊吧(你去找她们吧)。

然后我就走了。后来想明白时,那个后悔啊。。


哈哈~~那个人物B就是我~

     呀~我说的是“过来找你们两个有点小事哈(而且还用了轻松愉快的语气)”。1因为是想跟你和A送蛋糕,不想弄得很隆重就用了“有点小事”(中国人的礼貌原则:贬低自己,抬高听话人,要显示出只是个小事的感觉,很顺路的感觉。不能强调“哎呀呀~我特地买了两块好吃的蛋糕~·特地给你们送过来把~~”)2我说有事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和A在事发前一天很让人感动地帮了我一个大忙,所以我是想来说声谢谢的(送蛋糕其实也有这么个意思拉),所以就用了“有点小事”。没想到产生了这样的误会。

  我想,你的误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本来咱俩都有事发那天第二节课,但是当天早上你说你不想去,问我是否会去,还说“如果老师点名,就通知一下我啊”(其实我最后也没去那节课,把跷课大事写在这儿,老师们同学们勿拍啊)我说:“好~~”。这也应属于咱俩相同的认知语境了吧。所以,我在午饭时过来找你,让你小小的紧张了~~

  其实,只是想让你们在午饭过后能吃到好吃的甜点~~若真有急事,我会在电话里立即说明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8 15:49:2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吃过午饭到现在,在语用学版块泡了一下午~~~补上了好多以前没看的、落下的帖(自己先反省一下)

  真的学到好多东西~其实好多会说话的人、会处事的人都是语用高手~

 最最最大的感触就是:语用学早已融入生活~无处不在~

说得好!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6-22 16:31:5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毛予菲在2010-6-22 14:58:17的发言:

说到口误和自我修正,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前段时间一直在准备雅思考试,发现雅思口语评分标准有fluency(流利度)这一点,其中不允许考生出现自我修正,把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自我修正次数和最后得分直接挂钩(自我修正的次数越多,分数越低)。

我认为,在日常交流中,说话者表现的自我修正很难根据原因的不同(失误or错误)而区分开来,那么,在雅思口语考试中,考官所计的扣分点难道包括了口误后的自我修正和因为考生自身语言能力有限而出现的自我修正这两点吗?众所周知,就算母语使用者在日常口头交际中的口误都是在所难免的。作为全球最权威的语言考试之一,雅思考试效度肯定被研发者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口语考试也仿真日常交际,以求能反映考生真实的语言能力,那么,这样的评分标准是不是有失科学呢?

普通话等级考试也有类似的标准。在普通话考试第三个环节中,考生必须根据一个话题自己说上三分钟,这个环节中,如果考生出现失误或者错误,必须无视失误或者错误继续说下去,如果考生下意识自我修正了话,考官即要扣除考生出现错误的相应扣分,又要扣除自我修正这个扣分点相应的分数。这样说来,普通话考试是不鼓励自我修正的。这项计分标准也欠科学吧。

从语言学的角度能找到答案么?


       不允许自我修正,其实是对考生口语考试中的正确度要求很高,因为要修正就一定是出了错误,不允许修正就是要求考生们一次说对;再者自我修正肯定会耽误一些时间,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吧,干脆要求考生们往下说了。

       普通话等级考试说话一项避免考生事先做准备到时候背诵,希望考生就是说话,边想边说;而且必须单项说话说满3分钟,如果比较频繁地自我修正,说话量不够,最后还得考官发问跟考生双向对话以补足,话语的自然流畅程度也会受影响:详细说来,说话一项在整个考试中占30分,(1)语音面貌占20%,即20分。(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占5%,即5分。(3)自然流畅程度占5%,即5分。分析一下,出现口误再修正会影响到上面三个指标。

        我一时想到这么多,如有新想法我们都可以在这里继续补充。另外,建议予菲可以请教一下晨光霞影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6: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毛予菲在2010-6-22 15:14:28的发言:

 还想问:

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场合(重要演讲等),说话人自己有时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或者经过他人提醒发现了自己口误,但是因为口误并不影响说话人此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并且能为听话人所理解。这个时候有些说话人选择继续说下去,以保证整个说话内容的完整性和严肃性。

能用修正机制解释这种情况不?

 

    

     那这属于“有引发而无修正”吧![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毛予菲在2010-6-22 15:23:58的发言:

哈哈~~那个B就是我~

     呀~我说的是“过来找你们两个有点小事哈(而且还用了轻松愉快的语气)”。1因为是想跟你和A送蛋糕,不想弄得很隆重就用了“有点小事”(中国人的礼貌原则:贬低自己,抬高听话人,要显示出只是个小事的感觉,很顺路的感觉。不能强调“哎呀呀~我特地买了两块好吃的蛋糕~·特地给你们送过来把~~”)2我说有事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和A在事发前一天很让人感动地帮了我一个大忙,所以我是想来说声谢谢的(送蛋糕其实也有这么个意思拉),所以就用了“有点小事”。没想到产生了这样的误会。

  我想,你的误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本来咱俩都有事发那天第二节课,但是当天早上你说你不想去,问我是否会去,还说“如果老师点名,就通知一下我啊”(其实我最后也没去那节课,把跷课大事写在这儿,老师们同学们勿拍啊)我说:“好~~”。这也应属于咱俩相同的认知语境了吧。所以,我在午饭时过来找你,让你小小的紧张了~~

  其实,只是想让你们在午饭过后能吃到好吃的甜点~~若真有急事,我会在电话里立即说明,若非急事,我也不会赶着吃饭的点去食堂找你们的哈~


       在论坛上借回帖子之机,回顾一下这些小小的、真实的经历,进行一番思考,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7: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10-6-22 16:25:18的发言:

    

     那这属于“有引发而无修正”吧![em07]

哦~明白了

就想着要“自我修正”去了 居然忘了 “有引发而无修正”这种情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7: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10-6-22 16:23:01的发言:

       不允许自我修正,其实是对考生口语考试中的正确度要求很高,因为要修正就一定是出了错误,不允许修正就是要求考生们一次说对;再者自我修正肯定会耽误一些时间,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吧,干脆要求考生们往下说了。

       普通话等级考试说话一项避免考生事先做准备到时候背诵,希望考生就是说话,边想边说;而且必须单项说话说满3分钟,如果比较频繁地自我修正,说话量不够,最后还得考官发问跟考生双向对话以补足,话语的自然流畅程度也会受影响:详细说来,说话一项在整个考试中占30分,(1)语音面貌占20%,即20分。(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占5%,即5分。(3)自然流畅程度占5%,即5分。分析一下,出现口误再修正会影响到上面三个指标。

        我一时想到这么多,如有新想法我们都可以在这里继续补充。另外,建议予菲可以请教一下晨光霞影老师。

     

恩恩 谢谢木兰晓芙 有机会一定问问霞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00: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玛莎和弗雷德对话的分析(不好意思,竟然在凌晨提交作业哈)

一、合作原则理论

1.       玛莎违反了量的原则,她用一个问句指出大家交往6个月了,但是没有进一步说明究竟她说这句话的含义。她提供的信息量不够,致使雷德无法理解,才会出现后面的误会。

2.       玛莎违反了相关准则。她突然“泪眼婆娑”,说“我很傻,我没有骑士,也不会有白马”;这样的句子引出了弗雷德“没有马”的疑问。正因为玛莎说的这话转折实在太快,与前面的对话内容的相关性不大,导致听话方无法了解。、

3.       玛莎违反了方式原则。就例如她所说的骑士和马,弗雷德根本就不懂这些话的真实含义,玛莎的话对弗雷德来说是晦涩、有歧义的;并导致最后一段弗雷德怀疑玛莎以前是否养过马。

 

 

二、会话含义

1.       玛莎的话中包含了许多特殊会话含义,即需要依赖特殊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含义。例如:“我没有骑士,也不会有白马”指的是弗雷德不是她的白马王子;“你感觉我像个傻瓜”指玛莎认为自己一直以来是一厢情愿,弗雷德并不想和她建立恋人关系;“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是表示要分手,各走各路的意思。但是这些特殊含义都被弗雷德当做是一般性会话,他没有把它们放到其特殊语境中去,所以弗雷德推导出来的意思与玛莎本意有偏误,或者根本不知道玛莎所说的话的意思。

2.       玛莎所说的请不要这样对我好吗?谢谢你,弗雷德!、“对不起,也许我不应该说”这些话语具有规约含义。它们的信息是稳定的,“对不起”表示抱歉、“谢谢您”表示感谢,这样的话具有不可取消性,只是一种纯粹的礼貌,与说话人十分遵循合作原则无关。

 

 

三、指示词语

1.       象征用法的指示词语,只需要知道言语事件的基本时间空间参数就可以理解。玛莎所说的“六个月”就是简单地表明他们的交往事件。

2.       身势用法的指示词语,即必须借助听觉、视觉、触觉才能理解。如玛莎“泪眼婆娑”、“呜咽不止”、“
   
向他靠拢些”、“
   
把脸转向他,凝望着他的双眼”。如果玛莎在说话时不做出这些动作,就不能表达她当时的心情状况。

3.       指示词语的照应用法。文章中的“他、他们”都分别指代弗雷德、玛莎或者经销商等,都在前文中有实体存在。

4.       非照应用法的指示词语。“骑士”、“白马”、请不要这样对我好吗?中的“这样”等,都是非照应用法的指示词语。它们不存在于具体语境中,前文也没有提及,它们只是虚指。如“骑士”、“白马”就完全让弗雷德摸不着头脑了。

 

 

四、言语行为

玛莎说出“我们已经约会6个月了”这句话,是叙事行为,指出他们约会的时间跨度;

这句话的施事行为体现在玛莎希望他们俩能确立恋人关系,但语力不够强;成事行为体现在这句话对弗雷德产生的影响是让他想起自己的购车时间进而要维修车辆,但这个影响并不是玛莎所渴望的结果。

      冬妮的分析非常细致,分析方法问题找时间咱们详细聊聊吧!我的看法还是,玛莎和弗雷德都本着合作精神在交流;玛莎发出了叙事行为,存在着“希望确立进一步的关系”的实施行为的可能性,但玛莎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意图,她和弗雷德始终在互相揣测、误会的状态。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6-25 18:36:2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0: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毛予菲在2010-6-22 14:58:17的发言:

说到口误和自我修正,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前段时间一直在准备雅思考试,发现雅思口语评分标准有fluency(流利度)这一点,其中不允许考生出现自我修正,把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自我修正次数和最后得分直接挂钩(自我修正的次数越多,分数越低)。

我认为,在日常交流中,说话者表现的自我修正很难根据原因的不同(失误or错误)而区分开来,那么,在雅思口语考试中,考官所计的扣分点难道包括了口误后的自我修正和因为考生自身语言能力有限而出现的自我修正这两点吗?众所周知,就算母语使用者在日常口头交际中的口误都是在所难免的。作为全球最权威的语言考试之一,雅思考试效度肯定被研发者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口语考试也仿真日常交际,以求能反映考生真实的语言能力,那么,这样的评分标准是不是有失科学呢?

普通话等级考试也有类似的标准。在普通话考试第三个环节中,考生必须根据一个话题自己说上三分钟,这个环节中,如果考生出现失误或者错误,必须无视失误或者错误继续说下去,如果考生下意识自我修正了话,考官即要扣除考生出现错误的相应扣分,又要扣除自我修正这个扣分点相应的分数。这样说来,普通话考试是不鼓励自我修正的。这项计分标准也欠科学吧。

从语言学的角度能找到答案么?


    对的对的,我们当时去考普通话,那里的老师之前给我们进行了一个辅导,就说说错了不让改,接着往下说。而且在前面的三个大题里读字和词的时候可以修改,但只有一次修改的机会。读文章的时候也是错了不能改,而且不能回读,读错了扣0.2分,回读要扣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4 10:51:4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2:08 , Processed in 0.07239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