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悬赏】分析一下这个小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5 01: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摩汀竹在2009-11-5 23:49:02的发言:
看这种人情剧,无非是剧中人活得惨痛,我们花了眼泪,两样都是成本。眼泪流了,却忽然发现人家不甚惨痛,仿若白白交了订银,收回是不成了,披散了头发装疯卖傻去和编剧导演闹,又发现是自己一方心甘情愿定的这份买卖。早就抱定了是小人的心理,不管主观客观就想让那主角命途多舛,现在又拿什么去和人家理论。估计准有说我刻薄的,可又有几个是每晚守在电视机前看无波无折就花好月圆和和美美的?

偶就喜欢啊,不惭愧的说,偶就是一个喜欢韩剧的男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0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摩汀竹在2009-11-6 22:46:04的发言:

我咋觉得,人家都那么个雅,就咱们俩这么市侩

大俗大雅本就没有区别啊,或许你们早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了,比别人先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01: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皂罗袍在2009-11-6 0:31:24的发言:

而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人们往往超越了这些,因此会期待一个更具美学色彩的结果——在这里表现为希望主人公患癌症,不治身亡。

请大家再想一下,如果换成一个不好不坏的结尾(比如患了癌症但是早期,还有治疗希望)观众会作何感想?要不干脆来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病人被推进了手术室,然后就结束了。至于手术的结果怎么样,全凭电视观众自己去猜想。换成这样的结尾行不行?当然可以。但观众肯定又会觉得自己白哭了,要不就是心里没着没落的,还是不爽。

但作者的白哭了的叙述之后,反映的是超越的审美么?即使从潜意识里看,作者是想沉浸在那种悲哀的审美之中么,他抱怨的是审美期权的落空?作者的这种叙述能够反映出他希冀的坏结果是为了追求你所说的审美么。

心里没着落就会“不爽”,人死了就会“爽”,这两个爽一样么?到底是不好的结局让人爽呢,还是清晰的结局让人爽呢,不好和清晰恐怕不是对应的范畴。娜拉出走之后会如何,大家心里没有着落;红楼梦缺了四十回,大家心里也没着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01: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1-15 1:06:58的发言:

呵呵,其实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被忽悠,忽悠是无处不在的:)那么什么是“忽悠”,忽悠就是一种叙事操控,而这种东西,在我们周边到处都是,广告、报纸、网络新闻……,操纵无处不在。凡是听过我用叙事学来分析古典小说的,对此都会有所认识。

嘿嘿,这话看懂了,小得意一下~

那就顺着这个思路再往前走一步吧:编导必然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渲染离别的悲伤场景,才会让人痛哭流涕。既然操纵已经到了这一步,就该继续下去,叙事速度和角度不宜有太大的转变,这样观众心里才会比较通顺。而实际呢,只一行字幕,站在上帝的角度一带而过,观众难免觉得自己被编导抛弃了。

试想,如果依旧用女主人公的视角经历手术,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亲人祈祷的双手期盼的目光霎时浮现在她的眼前,于是她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与身体的剧痛艰难抗争,九死一生,最终勉强生还。这样,观众“白哭了”的心理就会弱的多了吧,说不定还会再哭一场呢:)呵呵,其实无非是又被忽悠了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01: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1-15 1:06:58的发言:

呵呵,其实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被忽悠,忽悠是无处不在的:)那么什么是“忽悠”,忽悠就是一种叙事操控,而这种东西,在我们周边到处都是,广告、报纸、网络新闻……,操纵无处不在。凡是听过我用叙事学来分析古典小说的,对此都会有所认识。

受教,粉遗憾没有听过,以后有机会一定去课堂上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22: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15 1:28:58的发言:

心里没着落就会“不爽”,人死了就会“爽”,这两个爽一样么?到底是不好的结局让人爽呢,还是清晰的结局让人爽呢,不好和清晰恐怕不是对应的范畴。娜拉出走之后会如何,大家心里没有着落;红楼梦缺了四十回,大家心里也没着落。。。

我的逻辑是这样的。从“白哭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入手,分析白哭了的原因。白哭了,自然是对结果不满意。什么样的结果呢?大团圆的结果。如果我们把结局分成两类的话,一类是清晰的结局,另一类是开放式的结局。清晰的结局,自然有“好”、“坏”和“不好不坏”之分。因此,我们可以把结局的可能分为四种:好结局、坏结局、不好不坏的结局和开放式的结局。 透过“白哭了”,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对大团圆的结局——即好结局的不满。因此,作者期待的是另外三种结局之中的一种或几种。再接下来,我提出的问题是,这三个结局是不是都是令作者满意的?我设想了两个结局,一个是不好不坏的,另一个是开放式的。很显然,按照“白哭了”的逻辑,作者并不能满意于这两个结局。于是,我在后面分析了为什么只有“坏结局”才是作者最想要的。

“不好”和“清晰”的确不是对应的范畴,我认为我也并没有把它们作为一对对应的范畴来作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22: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15 1:28:58的发言:

但作者的白哭了的叙述之后,反映的是超越的审美么?即使从潜意识里看,作者是想沉浸在那种悲哀的审美之中么,他抱怨的是审美期权的落空?作者的这种叙述能够反映出他希冀的坏结果是为了追求你所说的审美么。

我认为作者恰恰正是在潜意识里期待沉浸在那种悲哀的情绪之中,如此才能解释“白哭了”一题之含义。

不知木耳兄是如何理解“白哭了”的意思的,还请兄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23: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皂罗袍在2009-11-16 22:45:16的发言:

很显然,按照“白哭了”的逻辑,作者并不能满意于这两个结局。

我又翻了下你的原帖,这句还是没看特别明白,能再解释下么。否则我要说你循环论证哈。

我要睡了,明天再说说我的龌龊想法吧。安:)

[此贴子已经被白水于2009-12-9 6:52:4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7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16 23:31:46的发言:

我又翻了下你的原帖,这句还是没看特别明白,能再解释下么。否则我要说你循环论证哈。

【老公洗完碗,也来看电视。随着剧情的推移,女主人公临上医院前,和亲人难舍难分的告别令我潸然泪下,一包纸巾都湿透了。女主角被推进了手术室,她和父母的生离死别令我哭出了声。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起身来到老公身边:“老公,你哭了吗?”老公说:“心里难过啊!肝癌根本治不好。”我看老公也是泪流满面。】

我以为肝癌没治呢,害得我白哭了】

我觉得原文中这样的句子就应该是我所谓的“白哭了”的逻辑,即“我们”都以为她必死无疑了。在“我们”的情感中,只能接受这样唯一的一个结果,所以即使有和大团圆结局相比反差不是那么大的另外两个结局,“我们”也同样是不能接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7 1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皂罗袍在2009-11-17 0:23:00的发言:

我觉得原文中这样的句子就应该是我所谓的“白哭了”的逻辑,即“我们”都以为她必死无疑了。在“我们”的情感中,只能接受这样唯一的一个结果,所以即使有和大团圆结局相比反差不是那么大的另外两个结局,“我们”也同样是不能接受的。

我们论证的一个重要内容好像就是要探析它的逻辑为何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吧。作为这个论证的一部分,为什么只能接受这样一种唯一的结果而不能接受其他三种,貌似是不能用原文的话来证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2:54 , Processed in 0.05691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