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欧阳柳在2009-12-14 20:18:54的发言:
我们生长的环境给了我们一种抢的概念。 比如玩游戏,我们经常玩五个人抢四把凳子坐,谁输了谁挨罚。 仔细一想,发现所有的集体小游戏,都离不开一个“抢”字,即使是丢手绢或者击鼓传花这样的游戏,也是抢着要把手绢等丢到别人手里,抢的是那个事不关己的境况,手帕与我无关,我没有危险了。 这种东西给我们生命里灌输了一种恐惧,一旦别人都去抢来了,自己没有了,便必然失去了安全感。
看到这个帖子后,也帖旧文一则,是2004年在非鱼老师组织的游玩活动之后所写,我贴的照片中第二张正是活动记录之一。本应陈梦瑶《留学惠园》要求写给留学生看的,不过最后因文浅辞疏而被毙。 游戏里的教育
绞尽脑汁或冥思苦想往往如刻意栽花,历经时日并不一定就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相反,有些看似简单且平淡无奇的东西中,往往包含着大智慧,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有时很有道理。同样,在文化差异中,小小的游戏竟也似菩萨手中醍醐灌顶的静水一般,让你神清,给你气明,使你蓦然懂得游戏中竟包含如此教育。 刚上大学的时候,见学校里很多韩国学生,对着他们的身体与形象,不禁想,除了更加时尚些似乎也没什么,不见得比我们更加高大或聪明,可为什么它发展就那么快呢?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中国足球队为何就“逢韩不胜”呢? 大二时和韩国留学生的一次集体春游,不禁给我了一些启发,由此痴想,也许了解韩国的游戏,要比苦苦寻觅“逢韩不胜”的战术更加来得实在和容易。 京城的三月纵然些须有些沙尘,但无处不飞花的美景还是颇能撩人心思。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当欢快的合唱声还萦荡在车中时,年轻的脚步早已一齐踏在那两旁小草青青的石板路上。不止俞平伯眼中的陶然亭雪景宛然,在中外学生的眼中,陶然亭的春景同样怡人:那错落纷致、似隐似现的众多精致小亭,那清波荡漾、颇似秦淮之水的偌大碧湖,那时宽时窄、曲径通幽的石板小路……这一切无不都激荡着一群中韩学生年轻的心。 还听不到工作人员应允的声音,随着最后一名学生后脚的跳离岸边,八只小船早似长别离之后扑向母亲怀抱的幼儿,急切的纷纷向湖心荡去。如九龙戏水一般,龙子龙孙的中国学生显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相仿的心思,在相互的鼓励与挑战之中,八只船儿尽情向前划去,时不时因某只小船被撞离航道而发出阵阵欢笑。在如此的嬉戏与玩耍中,清波荡漾的陶然碧湖中溢满了活泼欢快之音。 龙子龙孙终于累了,轮到韩国学生一显身手。没有多大区别,依然是肆无忌惮的活泼欢快,依然是虎啸狼嚎似的高声笑语和将别的小船猛撞时的拊掌大笑。只不过他们喜欢把八只小船撞到一起而不只是偏离航道,然后一字排开在一致的歌声中一齐前进。所有的人为之陶醉,唯有不远处的鸭子深恐于这罕见的情景而呱呱直叫,也许陶然亭的碧湖上还真的从没有如此气势。 已记不得在水上玩了多长时间,只记得上岸之后依旧玩兴大浓,于是所有的人玩起了小时的游戏。中国学生玩的是肯定比自己记忆要长远的游戏——丢手绢和抢凳子。在激烈与惊恐之中,人人脸上洋溢的快乐神情已在诉说每个人在这儿时游戏中所重新感到的满足与兴奋。韩国学生带来的游戏则令人耳目一新,所有学生四人一组,每组站在四开大的报纸上而不允许手脚碰到纸外的裸地,最后能坚持三秒者算赢。慢慢的,报纸由四开对折为八开、十六开……终于,报纸最后小到只能容下六只脚中的一只,但为了胜利,他们必须用这一只脚支撑起四人的重量。于是,从开始的同时站立到逐渐挤到一起并越挤越紧,直至最后个大者背上背着、前面抱着、侧面还攀着,这是协调的时刻,这更是合作的时刻,终于,在裁判一、二、三的喊声过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他们成功后的欢娱。所有在场的中国学生包括闻笑而来的游人都无不啧啧称叹,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游戏啊! 在返校的路上,一种莫名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一个问题老是萦绕在心头,这仅是一种游戏吗?是的,它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游戏,但游戏是否包含了许多超越游戏本身的东西呢? 无疑,中韩的游戏都是充满着一定合作与欢快的,可是,细细追求能否这样说,韩国的游戏也许比中国的更有深度?我们已习惯于从幼儿园就开始的丢手绢与抢凳子,也许我们的父母的童年也是如此度过。然而,在如此的欢快之中,我们是否缺失了什么?或说我们游戏的建构者是否在今天也应重新与时俱进? 无论是泛舟湖上还是同站报纸,韩国的游戏总是在一定程度中彰显一种凝聚、一种团结,他们的游戏是合作型的,他们追求的是共同的胜利。与之相对,中国的游戏似乎可以说是矛盾和极端型的,如果不是在整治弱者,就是在塑造英雄。丢手绢中,为了那个共同期待的“弱者”的出现,大家彼此对坐而能做到面无表情而心照不宣;抢板凳中,为了使自己成为众人称赞的“英雄”而竭尽全力。是的,竞争在推动着人类和整个社会的进化,可这种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竞争值得提倡吗?至此,我再也不会怀疑韩国的经济为何如此神速,我更不会纳闷中国足球的“逢韩不胜”以及韩国在世界杯上的抢眼表现。在游戏中,他们就已经胜了我们一筹,哪怕这游戏根本没有什么价值,而仅仅是一种象征呢! 对于童年的乐趣如此诋毁或许过于刻薄,但令人忧虑的是,我不知在幼儿园中,还有什么东西能比做游戏这一标准教科书更加教科书?毋宁在大学校园里高喊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还不如更好的设计出优秀的启蒙游戏! 我们都懂得,象征的意义也许更加深刻,而童年的记忆也将影响一个人的终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5 19:46: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