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汉语大字典》,四川语辞出版社,湖北语辞出版社,1988年
《简明东北方言词典》,许皓光、张大鸣,辽宁文学出版社,1988年
《东北方言名词词缀研究》,潘虹,现代语文(语言应用研究),2008年4月
《建国后五十多年来东北方言研究述评》,曹凤霞,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6期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李英姿,现代语文(语言应用研究),2008年10月
《论东北方言中词缀的理据性》,陈文娟、李琳、高玲,现代语文,2007年1月。
《东北方言声调的方言特征》,王辅政,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月,第12卷第1期
《东北方言词汇考释》,陈宏阁,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东北方言中的满族文化色彩摭谈》,孙旭东,时代文学,2008年06期
《普通话轻声现象探析》,彭瑾,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
《轻声的特征和轻声词的规范原则》,朱宏一,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5月第2期
《汉语去声和轻声音节的韵律特征研究》,邓丹、陈明、吕士楠,语言科学,2004年2月第3卷第2期
《汉语鼻音韵尾的实验研究》,冉启斌,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第1期
《释“阴阳对转”》,李永斌,山西大学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二期。
总评:完成得很认真,也有不少自己的思考,尤其语音的问题本来就是难点,你还是用心地想解决,值得表扬!只是要稍微注意以下的两个问题:
1、现代普通话是建立在北方方言(主要是北京话)基础上的,它经过人为的规范,而方言保留很多早于普通话的现象,所以注意不要以为方言和普通话不同的地方是方言对普通话的改变,很多时候反而是普通话变了的。
2、“东北人性格豪爽”这样的话不能成为语言学的理由。我们在课上曾经讲过语言内部证据与语言外的证据问题。做语言学研究、写语言学论文时要注意不要把外部原因混进来。
(仵琳:在文中已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