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10-3-30 15:39:58的发言:屋师的这个改动尚好理解,可是如果引语是一个泛指呢,还有必要一定加上一句“套用xx”?如果都照这个样子,哪些引语可以不加套语,哪些引语又需要加上呢,哪有那么多引语正好针对当下的论文呢。如此一来,恐怕全文就是装在套子里的文章了。 偶觉得所有引语要么加引号,即引语如果是原文的话加引号,此时可不加套用;如果是化用的话,(当年xx喙君还专门教过俺这手呢,不过可是不加引啊),则必须加套语。 具体要么是屋师的这种表达,要么是另一种表达,即 鲁迅的著作是“将一种文化中所包含的技术结构、价值和精神状态完全或部分地引入另一种文化的文献记载。这种文化引入包括四部分内容:变更需要、变更榜样、变更思想、变更理由。”注引用 1,若是泛指,当然没必要使用类似"套用某某的话"这样的话.因为泛指对原文的变动有可能使读者误解"某某"的原话. 2,偶的"试改"只是针对这里的文路,当然不具有普适性.文章还是每一位作者自己写的,我以为好的作者,即便严肃的论文,也可以看出其比较明显的语言风格(用词\谴句等).即便同一个作者,一篇文章等两周再写,也绝不会与现在就写一样(即便已经考虑成熟).所以,不存在"如果都照这个样子"的问题,起码在我这里没这个意思.否则,写论文也忒无趣了 . 3,怎么可能"恐怕全文就是装在套子里的文章了"呢?因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勒文森的梁启超"比堪于"汪晖的鲁迅"呢?或如君所言,"哪有那么多引语正好针对当下的论文呢"? 4.[鲁迅的著作是“将一种文化中所包含的技术结构、价值和精神状态完全或部分地引入另一种文化的文献记载。这种文化引入包括四部分内容:变更需要、变更榜样、变更思想、变更理由。”注引用] 这个更好!好事者都可以歇了.我的"试改"可以学习君的这个,变成: 倘套用勒文森评论梁启超的话,我们也不妨这样说:鲁迅的著作是"将一种文化中所包含的技术、结构、价值和精神状态完全或部分地引入另一种文化的文献记载。这种文化引入包括四部分内容:变更需要、变更榜样、变更思想、变更理由"。(加注)只不过与梁启超不同的是,鲁迅的文化引入是以否定性的方式进行的。 当然,我之前的试改,我觉得也没啥可说的.倘若谁拿那样的话来指责"剽窃",恐会遭取笑的.(呵呵,搞到现在,好象已经是一个如何防小人的问题了 当然,君的改写,我也没异议.这既决定于每个作者的文风习惯,同时也决定于每个作者的当机谴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30 16:52: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