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南卓

【活动通知】 惠忠庵读书夜·第七夜 英雄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0 18: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愚见,“一场战争升华的爱情”这个“升华”改成“成全”合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2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22: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坐在角落里旁听的,保持复习期间情绪淡定,结果。。。太吸引人了。。。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很有收获~

强烈要求踏雪老师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0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德威谈胡兰成:

http://www.jintian.net/bb/thread-21099-1-5.html

同时大力推荐“今天论坛”,好东西真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13: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如其人,有时候真不是那么一回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4 13:15:5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1: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10-12-23 22:54:59的发言:

本来想坐在角落里旁听的,保持复习期间情绪淡定,结果。。。太吸引人了。。。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很有收获~

强烈要求踏雪老师开课!~~

同感。

昨晚幸亏有踏雪老师坐镇,将原本有些零乱空洞的讨论引向了有专业深度的阐释。印象最深的是踏雪老师将生活中的张爱玲还原为一个女人去理解,在自己的爱情面前,她有普通女人一样的感受,甚至更纯情和执着。对胡兰成,她是太爱了,所以可以一次次地放下高傲,想去拉回他,但醒悟后,又会干净决绝地离开。

也多亏小即同学不远百里赶回惠忠庵。那些“用力过猛”的胡式语言使讨论达到高潮:“鬼气”、“幽闭型小说”、“孩子气炫技”、“用力过猛”、“青春期写作”、“豪爽”、“女人的标准”……。“很佩服小即同学,每次都有与众不同的视角与惊人之语

回家路上,小即同学还念念叨叨张爱玲是女人的标准。有意思的是,说起张、胡,我们都不约而同想起了《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想起王怜花对莺莺的评价:

   N年前我写过一个名叫《百合的名字》的帖子,开篇第一句就是:"我对爱情的理解仅限于一见钟情和始乱终弃。"有一回和燕君、胡少吃饭时说起这一句,他们都认为这很像一部很牛的长篇小说的开篇第一句话。呵呵。元稹《莺莺传》中莺莺写给张生的信我是会背的:"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贞不渝,环取其始终不绝。兼乱丝一缕,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珍,意者君子如玉之贞,俾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诚,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佳。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我一直以为这是最深情的情书和信物。《莺莺传》中最令我震撼的是莺莺对张生说的这句话:"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这是始乱终弃的出处。我还记得当年初读这一句时,心潮澎湃--这个名叫莺莺的女人,该有多了不起,多么深刻地了解并饶恕那个名叫男人的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10-12-24 13:10:52的发言:

文如其人,有时候真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觉得胡兰成其实是“文如其人”的。

应了白水老师昨晚说的话:太聪明的人常常会有一套东西来圆自己的各种言行,如果有人质疑,反而会被他看成境界不及。

这样的人到最后恐怕对自己的理论标准是深信不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1: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12-24 21:22:21的发言:

同感。

昨晚幸亏有踏雪老师坐镇,将原本有些零乱空洞的讨论引向了有专业深度的阐释。印象最深的是踏雪老师将生活中的张爱玲还原为一个女人去理解,在自己的爱情面前,她有普通女人一样的感受,甚至更纯情和执着。对胡兰成,她是太爱了,所以可以一次次地放下高傲,想去拉回他,但醒悟后,又会干净决绝地离开。

也多亏小即同学不远百里赶回惠忠庵。那些“用力过猛”的胡式语言使讨论达到高潮:“鬼气”、“幽闭型小说”、“孩子气炫技”、“用力过猛”、“青春期写作”、“豪爽”、“女人的标准”……。“很佩服小即同学,每次都有与众不同的视角与惊人之语

回家路上,小即同学还念念叨叨张爱玲是女人的标准。有意思的是,说起张、胡,我们都不约而同想起了《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想起王怜花对莺莺的评价:

   N年前我写过一个名叫《百合的名字》的帖子,开篇第一句就是:"我对爱情的理解仅限于一见钟情和始乱终弃。"有一回和燕君、胡少吃饭时说起这一句,他们都认为这很像一部很牛的长篇小说的开篇第一句话。呵呵。元稹《莺莺传》中莺莺写给张生的信我是会背的:"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贞不渝,环取其始终不绝。兼乱丝一缕,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珍,意者君子如玉之贞,俾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诚,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佳。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我一直以为这是最深情的情书和信物。《莺莺传》中最令我震撼的是莺莺对张生说的这句话:"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这是始乱终弃的出处。我还记得当年初读这一句时,心潮澎湃--这个名叫莺莺的女人,该有多了不起,多么深刻地了解并饶恕那个名叫男人的动物。

同意。踏雪和小即提升了这次读书夜的质量。从我的内心来说,其实是更想聊聊张爱玲的文字,至于“爱情”这个话题,倒觉得没有那么多可以讨论的,那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的人生去悟,坐而论道不见得会有多大收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4 21:42: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1: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12-24 21:29:34的发言:

我觉得胡兰成其实是“文如其人”的。

应了白水老师昨晚说的话:太聪明的人常常会有一套东西来圆自己的各种言行,如果有人质疑,反而会被他看成境界不及。

这样的人到最后恐怕对自己的理论标准是深信不疑的。

我倒觉得不见得太聪明才会这样,其实谁都这样,越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越是这样,没有人能受得了自我颠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1: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12-24 21:30:20的发言:

至于“爱情”这个话题,倒觉得没有那么多可以讨论的。

这就是“代沟”了,咱们可都是三十以上的了,已经不“谈恋爱”喽~[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7 19:07 , Processed in 0.06160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