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常做施爱者
——读书笔记之《亲爱的三毛》
作者:大二 田丽佳 “使我一次又一次成长的动力,都是当年我所反抗、所不肯承担的逆缘和逆境。” “在一切的逆缘和挫折里,我们不只能够得到太多人生的体验,同时又一度考验了本身的韧性真强。那种东西,我叫它生命力。” “只有真诚与热爱,是我永不放弃的品质。”
——《我最欣赏的一首歌》
以上是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几句话,其实读完这本书心中顿生许多感触,因为书中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曾发生在自己或亲人的身上,读来会惋惜为何没有早些看到这本书,这本带给我光明的书。
人这一生并不长,可是经历却很不一样,用三毛的话说就是有许多挫折和逆缘会在你未做好心理准备的时候降临,而这些东西你在当时是有多么不情愿的去承担,去接受,事后也不会晓得它们将会是你持有的无价的精神财富,会在你以后的生命里,时时闪耀出你自己都察觉不到的光芒。而那种来自痛苦经验的生命力会增加你本身的韧性,让你由内而外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地适应外部的环境。 正如我前段时间看到一篇科普小品中提到一种现象,说大自然中有很多螺旋形,植物中如葡萄、丝瓜等支茎上的卷须,菠萝、松果外面的鳞片排列,向日葵籽在花盘上的排列都是这种螺旋形。而动物身上更是举不胜举,蜗牛、山羊的犄角、蛇身上的花纹、蜘蛛编制的网都呈现出这种螺旋形。其实我们人体本身也存在这样的螺旋形,如手指上的指纹、头上的发旋、耳蜗,乃至构成基因的DNA都是这种形状。而这种形状的象征的是什么呢?它是一种生命的旋转,生生不息的运动,富含生命里的另一种美丽。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的,并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在曲折中才会饱含生命向上的韧性。
三毛带给我的感动还有她字句间饱含的真诚与爱,我们这个年龄太需要这样的爱与真诚,爱身边的人,爱自己,爱每个需要被爱的人,“一生常做施爱者”,切勿让自私与冷漠占据了我们的灵魂。90后,一个被许多人不看好的群体,看很多博客中对我们都是反面评价,自私、叛逆、敏感成了我们的代名词。的确,我们出生于一个高喊“计划生育”的时代,有很多人都是独生子,不免会给我们的性格中注入一些不良因子,尽管这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但需要我们去抑制它们,而三毛给了我们化解它们的良方——爱,我们需要用爱,一种博爱来武装自己,让我们的心胸更宽广。
我们是未来这个世界的中流砥柱,无论我们要去哪里,我们都会遇到很多挫折和挑战,但是我们还是要往前走,那么就请带上爱、真诚和勇敢去,相信我们会在这场旅途中收获到更多来自爱的礼物。人生很短,我们要用爱来延长它,这爱的内涵需要你自己去填补。
这就是我看这本书最真实的感受,与你们分享,就是希望你们可以在闲暇时间翻开它,静静的文字里面会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愿你们去读这份来自流浪女子——三毛生命中最后的书信集。
一些感受 愿多加批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以沫 于 2012-4-9 23:2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