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寒凝 于 2012-4-26 00:31 发表
主要是从小就一直跟着妈妈长大吧,除了上高中和上大学,从没离开过,上学这几年也是每月回家一次。据说我婴儿房也没进过,生下来就被放到妈妈床头了。小时候别人问你妈妈干嘛的,我都说“在家给我做饭的”。高校老 ... 呵呵,好溫暖啊,雨的確是打開回憶大門的鑰匙,特別是寒凝有這么濃得化不開的回憶。 我自小用于抒發親情的文字里主角都是爸爸,媽媽對我太嚴,一般人家對男孩的要求都沒有媽媽對我的一半,所以從沒輸入“媽媽疼愛我”的概念過。媽媽教小學,也是在我一點點大就帶去同聽哥哥姐姐的課,同做練習,還讓我輔助班委管理紀律。于是,我很小便不畏懼師長,培養超前學習的能力也被認為是理所應當。同理,名列前茅也被認為是理所應當。名次和成績太重要了,其他都無話語權。很長的時間里,我都沒意識到自己是個女孩,即便被爸爸寵著,我也自認為這和性別無關,只是因為我降臨在這個家庭。 可是,高二后我明白了,媽媽想讓我走的不是我心里喜歡的路。我不想要別人的浮夸的贊譽和苛刻的貶低,也不必為了謀求安穩繼續呆在公務員教師的家庭里,我該做一些順著自己心意的事,哪怕別人不理解甚至冷嘲熱諷,只要做的事足夠自信,又有何所懼?我和媽媽很徹底坦白地說明了一次,那次顯然改變了她的思路,以后很少再干涉我對個人未來的計劃。 大學離開福建是我對爸爸下手最重的一招,如果不出省,他們一定會常去看望,連我在學校的生活起居都要包辦了。可我去了南京,一年只能寒暑假相見,一開始,爸爸失魂落魄了好久。不過,這么多年,也都平衡了。相處是人生最長的一門課,我們都在眼淚中學著怎么才能左手有愛,右手自由。現在,爸爸回憶起送我走時的心情,應該也能釋懷地笑笑了吧。呵呵,他當年學文,典型的感性。我小時候,他若聽了首感人的歌,就會拉著我的小手,一句話也不說,突然,轉過臉去。我知,那滴淚在他眼眶里,也在我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