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西贝惑 于 2015-1-14 00:04 发表
今天尝试修改了一下,觉得难以下笔,一种有话却又无话的感觉。看来还是练笔少了。回答一下剩翼兄的提问,为谁写的问题。现在的阶段,更多的是为自己写,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和书写节奏,和小即兄聊天中,感觉自己的 ...
写一篇文章,其实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解决问题来说,大致有两种理论,一种是“试错”,一种是“顿悟”,试错,就是不断尝试,直到得到正确的反馈为止;这是美国科学家桑代克通过老鼠走迷宫的实验得出的主要观点;顿悟,则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沉默期,而后的某一时刻,会突然发现解决问题的新因素或者原有因素间的新的联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德国心理学家科勒通过猩猩吃香蕉的实验得出的主要观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观点未必矛盾,当面对的问题属于比较简单但却繁琐的类型时,试错可能是人的主要选择,而面对的如果是需要高智力的创造性任务时,则会凸显顿悟的作用。写作,显然属于后者。这其中要特别重视“沉默期”的作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酝酿过程,顿悟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我个人觉得,西贝兄弟你这个年纪,可以不必写得太快太多,可以多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有些好的想法可以记下来,以后写作时再看,往往会有惊喜的发现。
此外,语言和节奏作为技巧,是很重要的,不过就我多年来和白水兄喝酒闲谈中讨论的结果,我们一致认为,除了技巧,一篇好的文章,还需要有一些超越技巧的东西,比如一种人文关怀,一种悲悯,某种超越性的精神在。这些恐怕不是锻炼文字就能获得的,可能需要大量的各种的人生经验,对于你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文学之外的经验。这也同样需要一个沉默期。
个人观点,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