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刘虎

钱钟书神话的破灭—从宗璞《东藏记》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6 1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慕回在2007-12-26 8:18:53的发言:

我想专门开一个帖子谈《管锥编》的内容,用引文加按语的方式,权当作我自己的温故。


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13: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7-12-25 21:01:40的发言:

我说余杰这类文字以理杀人,就是因为有人几乎用同样的行文逻辑指责过鲁迅。前线艰苦抗战,你鲁迅生活的那么滋润,还跟许广平做爱,那就是有罪。但写这种文字的人却忘了,即使是一线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雄,一样可能会产生爱情,一样可能会思念家乡,若照那种可怕的逻辑,是不是也要斥上一句,“如今山河破碎尔却春心大发,是何肺肠”?若照这种人的混账逻辑,是不是也可以反问一句,现在世上有多少受苦人流离失所,你不倾家荡产地救护他们,却上网来写这种批判鲁迅的文字,是不是有罪?再有,你昨晚下馆子没有?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饥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你却去下馆子,是不是有罪?照这种混账逻辑,只要这个世上还有苦难,那么任何人就都不应该追求生活质量,就都该死,这种高调的道德主义,不是以理杀人又是什么?这个世上,很多人没有能力做仁人志士,但仍在自己的天地里敬业地工作,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仍然值得尊重。如果钱钟书没有做顾准或李慎之就该死,那么袁隆平又何尝做了顾准和李慎之?顾准和李慎之固然可敬,但没做顾准和李慎之就只配被讨伐,这种逻辑也未免太霸道了一点,是哪家自由主义的货色?而且,我一直有一个看法,那就是牺牲这种事,只能用来要求自己,拿来要求别人,最后十有八九会走向专制和暴政。


严重同意白水老师所说。某些人如果宣称自己手中掌握的是绝对真理,那他们接下来做的恐怕就是暴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13: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才识浅薄,来此论述,鄙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2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我来晚了,余杰这篇文字,哈哈,其实不谈也罢.

关于知识分子对权势的反抗这一块,罗兰·巴特在《法兰西学院文学符号学就职讲演》中有一段话说得最好,“有些人期待我们知识分子会寻找机会致力于反抗权势,但是我们真正的战斗却在别的地方,这将是反抗各种权势的战斗,而且它不会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斗争。因为如果说权势在社会空间内是多重性的,那么在历史时间中它反过来就是永存的。它在这里被驱赶或耗尽,它又会在别处重新出现,它永不会消失。如果为了消灭它而去发动一场革命,不久它又会死灰复燃,会在新的事态中重新发展”,所以,你让知识分子作浅薄的斗士状有用吗?布洛赫倒是真的扛枪去了,死了,全世界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那些指责鲁迅不抗日,指责钱钟书孤守书斋的人大可就此闭嘴,假如没有什么新鲜货色的话。

再者,关于钱锺书的学术,只要是认真读过他的书的人都心知肚明,《管锥编》有大建构、大判断,你不读你怎么知道。对不读书的人讲再多都是对牛弹琴。钱锺书记忆力好,对,可你没看到四十册的容安馆札记!



这位慕回朋友,我基本同意您的观点。不过,我以为您上面引述巴特的这段话,则有些不妥。首先,巴特这么说,有其历史背景。他们这一代人亲历过60年代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有的人还亲自在街垒边与学生一起“战斗”过。68年五月风暴之后,大批法国知识分子都从街垒边撤退,走向书斋,甚至当时学生引以为精神领袖的萨特,也在事后,做过沉痛的反思。巴特这段话因此就有为“书斋革命”辩护的意思。其次,尽管是辩护,这段话说的道理还是不错的,事实上巴特一开始就反对学生上街,不是事后诸葛亮。但问题是巴特这段话只是说知识分子有其特殊的反抗权势的手段,并没有说知识分子不该反抗权势,巴特或许有知识分子不该动刀动枪地暴力革命的意思,但从这段话我看不出巴特有知识分子应该躲进小楼,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思。最后,来看余杰这篇文章,我对这篇文章也持反对态度,理由,我上个帖子已经写了。但毕竟余杰没有说,因为老钱没有拿枪把四人帮干死,所以老钱的人格有问题。因此,您后面一个“所以”,转到了布洛赫“扛枪去了”云云,便觉和巴特的这段话似乎联系不大,开个玩笑,我要是余杰的话,不需要什么“新鲜货色”,单凭您这前面的因为支持不了后面的所以,就可以说您说的和我说的不是一码事,而绝不会“就此闭嘴”。
所以,(呵呵,好像很多所以啊:))您说“以为征引多就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偏见建立在一种奇特的心理上,即认为自己处处比古人高明。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关于征引,我们还了解的太少。”这话我很同意,而且我愿意补充一下,对很多人来说,阐发征引本身含有的思想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何况借征引生发自己的思想呢?

您看,我征引您的思想,说了这么多,恐怕也没说清楚,足以证明我这个补充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22: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慕回在2007-12-26 8:18:53的发言:

阿,白水老师说得好!这个问题真的不用再多说了。

我想专门开一个帖子谈《管锥编》的内容,用引文加按语的方式,权当作我自己的温故,不知道可不可以。


慕回兄客气了!如能开一个帖子专谈《管锥编》,不胜欢迎之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6 22: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晓声在2007-12-26 13:28:55的发言:

现在才识浅薄,来此论述,鄙陋了。

呵呵,你谈到官学沟通的渠道如何建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0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剩翼兄:

阿,确实,关于知识分子应当反抗权势与如何反抗权势,我行文没理会到,显得有些鹘突。既然我的看法您基本同意,那么我愿意就此闭嘴。因为大家心知肚明,反复辩论也不是我的本意。

我曾经说,一纸管锥孤愤在,论味哪须过屠门。关于反抗,我们还根本不去区分真正的反抗与表态的反抗,反而是表态的反抗能够赢得较大的尊敬。韩非子说:智士者远见而畏于死亡。钱锺书是智士,看得太远,避祸之举是不免的,但是书中所遗留的孤愤,或许更为重要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7 8:05:2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08: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白水老师:

阿,太惨了,胡吹大气,难以收场。《管锥编》虽然读过几遍,但其中深意所领会的不过十之三四。专门开帖,难免为识者讥笑。但是就当作是抛砖引玉吧,希望或者能够引起一些对先生学术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02: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痛快,击掌相和。

日晚时短,他日再续。

不知香斋老师有没有再思索《管锥篇》,很期待。对于我的《求教帖》,老师的见解帮助很大,这几日在看《罪与文学》,等看完有机会和您交流。不知道您对于宗教领域有没有兴趣,如果留心过,考完研开帖请教。

总之受教,环视拜谢。

良辰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19: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贝惑 于 2014-11-27 02:16 发表 好不痛快,击掌相和。日晚时短,他日再续。不知香斋老师有没有再思索《管锥篇》,很期待。对于我的《求教帖》,老师的见解帮助很大,这几日在看《罪与文学》,等看完有机会和您交流。不知道您对于宗教领域有没有兴趣 ...

提出要开帖谈《管锥编》的,是那位叫慕回的朋友,而不是斋主(呵呵,最好不要称“香斋”云云,就好比有人称你为“贝惑”,一定会觉得很怪)。慕回发的几个帖子,在这里http://ishuiyunjian.com/search.php?searchid=10&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附带说一下,水云间最初用的是动网的论坛程序,2012年改用DZ程序,换了程序模板后,动网时代的引用回复格式的帖子,显示的时候就会出现引用内容和回复内容连在一起的混乱情况。所以,一旦有人顶起动网时代的老帖子,我就得进来重新编辑引用回复帖子的格式,现在西贝兄再看,引用内容和回复内容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说实在的,这种打扫老楼的工作挺麻烦的,但也值得,比如,这个论坛草创不久时期发出的帖子,众人各抒己见,论辞今日看来犹虎虎有生气,犹能想见当年这里热烈的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1:00 , Processed in 0.05105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