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白天喝了浓茶的缘故,竟然失眠了。话说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不到3个小时考试,Orz.... 反正也看不进去书了,干脆跑来嘟哝两句。 刚刚浏览了一下以前同学发的帖子,加之考前的沉浸式复习,愈发感觉到语用学所蕴含的魅力。它跳出了语义学研究的框框,使语言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语言的目的是交际,语用学将语言放在真实具体的语境中,也正符合研究、运用语言的最终目的。离开语境的语言就像小鱼离开了水一样,失去生机与活力。 一句话,我为什么喜欢语用学呢? 因为它较之别的语言理论更能贴近我们的生活,尽管有些理论在实际中还是行不通。 好吧,我开始捶胸顿足,悔恨自己的旷课行为了。 嗯,以上算是是痴人说梦。 =====================啦啦啦,我是分割线=========================== 刚才在摆弄以前的手机,看到去年的这个时候一位留学生发给我的短信: “如果一个男生走上前叫我‘同志’,那么他在对我说他是同性恋么?” 我记不清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了,大概是“同志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云云(好像我在暗示他的邪恶)”。 那么,“同志”到底在怎样的语境下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呢? 我想大概是“***是同志”吧。 那如果是“***是个好同志”,意思又回去了。 这个对一个老外来说理解起来还真是有点儿困难,就好像那个有名的“***是东西”,“***不是东西”吧,呵呵~ 好奇地问一句,对于一些类似的旧词“新”义(比如“小姐”)老师平时会跟留学生怎么讲呢? 我以为这个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各种悲剧的······ 好了,胡言乱语到此为止,我要带着被各种小虫叮的包上考场了。 祝大家考试顺利! [em01][em04][em09] 不是一晚上都失眠吧?首先对你表示同情和慰问! 对语用学我也有同感,相当一部分理论很实用,很有解释力;“一个男生走上前叫我‘同志’”,这个问题,我觉得正如你的回答的,基本上不可能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一个陌生人,怎么会见第一面打招呼时就强加给对方那样的身份呢?情理上说不通。只有在特定场合,才可能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具体什么场合,咱们可以继续讨论)。现在大街上使用“同志”打招呼的中国人微乎其微,如果这位留学生碰上了,那他几乎跟中大奖的一样幸运了。 “小姐”的教法:到目前为止,我没遇到这个问题,大概跟我上的课型有关吧,在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汉语词汇学、汉语词义学、社会语言学等课程中更有可能需要讲解这个词的词义演变,但目前本科阶段留学生还没有机会学习这么“高深”的课程,也就是说,本科阶段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是比较表面、很有限的;如果有留学生学生问我,这个词都有什么意思,我可能告诉他们需要依据场合而定,举一些典型例子,并嘱咐他们使用和理解时都要慎重,为了稳妥起见,使用时最好找一些别的词语,如“服务员”等来替代。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6-30 11:11: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