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兰晓芙

[语用学]教学专用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1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用学练习(小王子)

     还有就是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也觉得不错,放上来,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

          文章题目为《<红楼梦>中跨等级道歉的语用研究》,文章以社会地位为主要研究变量,结合语用学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准则,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十一次跨等级道歉行为展开分析。文章分析认为:在《红楼梦》中,下级道歉者遵循“贬己尊人”准则,采取独立性策略乞求宽恕;而上级道歉者遵循同情原则,在采取参与性策略的同时注重保护自己的面子。来自下级道歉者的道歉通常不易被接受,而来自上级道歉者的道歉往往立刻获得接受。总的来说,在道歉行为中,地位高者享有超地位低者的自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道歉策略和礼貌准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1 12:14:4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2: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王子在2010-7-11 12:14:01的发言:

     还有就是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也觉得不错,放上来,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

          文章题目为《<红楼梦>中跨等级道歉的语用研究》,文章以社会地位为主要研究变量,结合语用学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准则,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十一次跨等级道歉行为展开分析。文章分析认为:在《红楼梦》中,下级道歉者遵循“贬己尊人”准则,采取独立性策略乞求宽恕;而上级道歉者遵循同情原则,在采取参与性策略的同时注重保护自己的面子。来自下级道歉者的道歉通常不易被接受,而来自上级道歉者的道歉往往立刻获得接受。总的来说,在道歉行为中,地位高者享有超地位低者的自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道歉策略和礼貌准则。


             这篇文章虽然你介绍得比较简单,但是我觉得很值得研究,如果结合具体作品情节或者自身经历,其中包含的人情世故更令人感慨,会让读者有更大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2: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王子在2010-7-11 12:06:20的发言:

         真是没想到,帖子依然这么热闹。趁着我也考完试了,来凑了热闹吧~~

一种新的“不是A是B”的构式:

1.我提的不是裤腰带,是尊严。

2.哥过的不是圣诞节,是寂寞无聊的春天。

3.哥抄的不是股票,是寂寞。

4.哥买的不是保险,是安心。

     以上几句话都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很显然,这些句子是不符合正常的语法规则的,但是这样结构的话语现在是很流行的。语义上的理解是挺容易的,我想每个人都能明白;但是语用上的分析,没想好,所以提供给大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分析分析~~~也给我提供点参考O(∩_∩)O~


      

       我先补充一则语料:姐淘的不是大粪,是编制。

      (有些城市清洁工人也都有严格的编制,某女清洁工如是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1 17:22: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7: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把咱们这座高楼上的帖子盘点了一下,时光好像又重现了。谢谢同学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2 11:45: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0: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用学】冷云:符号的语用意义

语用学

                   符号的语用意义    

                              冷云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随着现在交流沟通方式的扩展,不同情况下产生的语境也各不相同。例如现在网络聊天,短信、飞信聊天等多种方式的产生扩充了人们语言使用的方式。符号也是一种语言,符号运用在当下已经成为普遍的交流手段。

以所教的留学生的一条短信为例。他的短信内容为“今天?!”,我恍然大悟,今天应该给他上课,但是忘记了。他只写了两个字,但后面的标点符号表达了他想表达的情绪,问号代表对于我为什么没有给他上课的疑问,叹号表示了对于我迟到或是没有提前通知他的不满。简简单单的两个标点就包含着丰富的意义。相比文字语言表达更为简单,而且语气要缓和一些,更为合适。由此联想:小符号,大学问。

身边不乏这样的语用现象,用符号表达意义。尤其是在当代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越来越多地取代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拼写方式制造出的语言丰富多彩,其中包含大量的符号。

例如,当不知如何回答对方或者是没有兴趣回答对方时,出于礼貌原则,会给对方一定的回应,可以用“……”表示“无语”等含义。当表达强烈的情绪时会输入连串的惊叹号“!!!!”,同理,还有连串的问号“???”等等。使用范围从标点符号扩展到各类符号。符号的组合运用可以表达连续的意义,类似于话语表达。“@_@” “ˇ-ˇ” “=^_^=” “~@^_^@~” “…(_)…” “π_π” “::>_<::等这类的符号的组合运用已经屡见不鲜。他们出现在各类聊天工具、各款游戏以及一些网络论坛等处。统计了自己QQ好友的网名及空间名,118位中有45人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类似符号,比例达到38%。好友中除同龄同学外,多为80年代前中期生人。

符号的广泛运用增强了人们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做了适当的补充。分析人们使用这类符号表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1.简洁易懂。标点以及其他符号本身具有简单的特点,可以用较少的符号清晰地表达一些含义。这符合会话原则中的方式原则:“避免晦涩、简练”。

2.发挥想象。人们可以运用有限的符号拼成各类图案,例如各种表情的脸孔动物图案、搞笑的动作等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此间人们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自己制造自己的表达方式。而语言文字发展的成熟让人们在很大的程度上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则说话,那些新诞生的奇言怪句只有经过大众认可约定俗成之后方可自然运用。然而符号一目了然,可以加快这一普及进程。

3.彰显个性。网络的诞生也促进了人们个性的彰显,例如博客、各类空间就是人们发挥的舞台。以QQ空间为例,很多人的空间内的签名、留言、状态等都是用符号拼成的,各不相同,千奇百怪,正如上文提到的38%的比例。因为有无限的可能所以总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符号就满足了这类需求,得到推崇。

4.社会距离。我认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一方面原因。符号虽然简洁易懂,毕竟并非十分确切的含义。人的概括性的情绪就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多种,各种情绪之下又可以细分出很多条目,单单“喜”就有“狂喜、窃喜、激动、兴奋、满足”等等。而符号组成的笑脸由于过分的简单容易造成的情感表达的模糊。由于面对面交流的减少,这种跨时空的交流也为人们掩饰自己的情感提供了屏障。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增加,不愿意过多的流露出自己的情绪,表达真实的自我,这种符号的模糊性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尽情使用。网络将世界的距离拉近,也将彼此间的距离变远。但同时,人们为了增添有好的氛围,符合礼貌的原则,往往用笑脸等回复对方。这样既能够保护自己又可以继续交谈,维持良好的恰当的关系(这种说法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例如和关系亲密者交流时往往也作为辅助手段使用,目的不是掩饰)。

5.快餐时代。现在是快餐文化充斥社会的时代,尤其在城市中,人们整日来去匆匆,无暇欣赏一首小诗,更无暇和某一个人促膝长谈,往往是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快速的传达自己的意思。符号的使用又满足了这一需求。例如聊天过程中回应给对方一个表情,十分快捷省时。一些上班族对着电脑往往挂上一个QQ,闲暇之余和朋友家人聊天,一个亲吻的符号,或是一个拥抱的符号就可以给对方一点温暖。相比语言表达而言,不显肉麻并且快速,也符合上班族的节奏。所以交流工具中包含着大量的符号供你选择,十分便捷,用户也可以自行添加管理自己的符号,以便日后使用。

6.追赶潮流.out”是如今常用的一个词汇,它的常用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它的普及也正显现了人们对于它的关注度的提高,人们担心自己“out”,所以不断地体验新鲜事物。各类符号的运用已并不新鲜,但是因为它在年轻人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说明它具有年轻性,而且它每日每时也在翻新,更新的速度很快。都市网站有专门讨论符号表情的热帖,也证明了它在都市人群中使用的广泛性。聊天中如果看不清对方所发的符号,未免尴尬;能够玩转表情,在各处留下个性足迹也是乐事。符号的潮流如今仍在继续,更大的空间等待发挥。

符号的使用如果不加以规范化,也难免造成坏的影响。正如标点符号的使用如今已经有了系统的规范。例如:一位青年作者在接受网络采访时说过的两句话,一句是说用“《》”作为作品的标题是他的独创,二句是说不知为什么他的有些用“《》”做标题的作品被编辑改成了无题。这说明标点符号并不能代替文字,在正规的场合也不能够随意的使用。其他符号也是如此,如果在作文或是考试中用符号来标新立异的话,难免造成失分。

符号为语言的运用开辟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在此人们可以自由发挥,任意驰骋,彰显个性魅力,并且趣味无限,可谓妙不可言。只要适时适地的使用,便能够服务于人们的语言运用,为人们传情达意带来帮助。

参考:

1.     55bbs生活消费门户·杂谈生活版(符号使用大全)

2.     聊天工具管理网站及各个空间

3.百度贴吧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7-12 11:38:1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参考资料:
=^_^= 温馨的微笑!!!  
Y(^_^)Y
举双手胜利  
\^o^/
欢呼  
^o^y
胜利^o^y 
(^ω^) 小猪为你打气!  
*^
ˍ^* ,  
*^ο^*
哦~,呵呵傻笑  
*^
^* 呵呵大笑(嘴唇好厚)  
*^÷^*
得意的笑(有上下唇的哟)  
~~~^_^~~~
笑毙罗(笑得连眼泪都蹦出来了...)  
(-.-)=3
松ㄌ一口气~  
~~~///(^v^)\\\~~~
微笑表示友善!!!~~~  
~@^_^@~
可爱呦!  
\\*^o^*//
可爱ㄋㄟ~  
~*.*~
害羞又迷人的小女生  
#^_^#
脸红了!!  
∩__∩y
~~^^ (装可爱?!)  
(*^@^*)
乖~(还含个奶嘴哦) XX糟糕.. 完蛋的意思呀~~  
(° ο°)~@
晕倒了..  
{{{(>_<)}}}
发抖  
粉无奈~~  
\(
-)/ 很没劲/无耐的意思  
(
^ 一脸苦瓜  
}_}
粉无奈..粉悲情  
-____-"
~~别提了.....  
._.
受到打击,表情呈现呆滞样~  
(*@^@*
,  
//(
o)// 流泪中...  
::>_<::
  
_ ~~我在哭...  
%>_<%
我要哭了哦...  
_我发火了!! 生气的意思~~~眉毛都翘起来~~  
>_<#
粉生气~冒青筋  
@x@
生气  
(
ˋ^ˊ-# 生气  
(>
<) 不~  
(*+
+*)~ @ 受不了~  
x__x,
..... 别哭了!

>_<¦¦¦ 很尴尬~!!!  
^_^;
尴尬  
⊙‖∣° 真尴尬~~  
^_^¦¦¦
好尴尬!  
^_^"
尴尬的笑.....  
→_→
怀疑的眼神~~  
..@_@¦¦¦¦¦..
头昏眼花  
…(
_ … ○~○~~怎麼酱?  
o_o ....
沉思(说穿了"呆滞状况"   
O__O"
呆滞的眼神~~~!!  
///^_^.......
造成""...乾笑~  
?o?¦¦¦
听无(就是听不懂ㄉ意思啦^^)  
( ^_^ )?
什麼意思??  
(+_+)?
不知道你在什麼  
(?ε?)?
哩公啥哇听无啦~  
o_O???
发生啥事?  
@_@a
搔头,疑惑  
+ 锐利的眼神~  
>"<¦¦¦¦
伤脑筋的意思~ `(*><*)′ 好刺激..  
(*@ο@*)
哇~  
(
o) 目瞪口呆  
(°ο°)~ @
晕倒,不省人事  
*@_@*
崇拜的眼神;眼睛为之一亮  
~ 见到偶像眼睛为之一亮                   
(*^
^*) 啵一个!  
(^_^)
∠※ 送你一束花  
(*^
^* 羞羞  
`(*^
^*)′ 超级羞羞  
`(*∩_∩*)′
献上   
 ~_~ 想睡觉了的意思!!  
(
o )~zZ 我想睡啦~   
π_π
打瞌睡      
=@~@=
一个看到美眉就紧张+脸红的大学生.  
@(
-) 秘密--------```````  
(ˇ^ˇ
不以为然  
(^
^) 拜托啦^^~  
(^_^)/~~
掰掰~  
*x*... ...
你逼我也没用,我劫对不会搜粗弃的!  
~w_w~ ... ...
!别吵偶,让偶思考一下!  
ˍˇ) 嗯~,思考中  
..<{=...
乌鸦乌鸦飞过去表示冷场,无趣.....  
(*>.<*)~ @
酸~  
~`o`~
了解  
ˋ_ˊ* 你不要命啦!!!  
-.-
装蒜 ~>_<~+ 好感人唷...  
Q_Q
流眼泪的样子!!  
(+
+) 流泪,感动  
`(+
+)′ 超级感动,眼泪不停  
^_^o ~~~
感动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QQ个性签名欣赏 
κiξs
玉龙 可珂ツ火龙り ⌒☆YWH☆⌒ ◥⊙⊙◤ 
〓刹〓 奇遇+小Sovの吐泡泡 ω £婷婷£ 触电情缘 
传奇ゆ 芩勤 §§ ve流星雨 ∧∧ ΘAMYЖ 【紫色流星】 永不言爱 
LY ▂★σ々龙 Ж阿梁Θ o○朋友o○ ←①≯烟火≠ ≤C&c乐园
ξ流ぁ星ぷ 芸芸 ╰☆真情人 〓张明〓 卐古愁 Ж阿梁Θ づぜ 
小猫 ★★ *** ☆◆幽灵◆☆ 传奇ゆ 婷$婷§ 月光GRIL茶褒 
╰☆☆∮ ぷ芷柔ぷ ☆⌒_⌒☆ 冰封谷girl ╭①①╮ 风の影 SVmm丫丫y 
!一个        げ戁鐹ざ            ˊ谜乱﹏丶           o依猫oο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雨啦━┅~ ¤  ╭⌒╮ ╭⌒╮ 

╭⌒╭⌒╮╭⌒╮╭⌒╮)), ))    
)))),''~~ ,''~))  ,''   



╭⌒╮┅~ ¤  ╭⌒╮ ╭⌒╮  天晴啦  
╭⌒╭⌒╮╭⌒╮╭⌒╮)), ))    
)))) ''~~ ''~))  ''    

╭⌒╮天空刮风下雨╭⌒╮ ╭⌒╮⌒╮   
╭⌒╭⌒╮╭⌒╮╭⌒╮ ~))、))    
))))、)~~ )) 、、   

` ╭╮☆也许每天形影不离   
ˊ    
—┘o你反而会没有兴趣   


η..π.
希望..下壹世   
╄━→..轮回(`..o.   
o.
ヽ还是゛   
ァ爱誐.o.   


→——————— —╗    
有没有那麽一首歌   * /○\    
оО○会让伱心里记著我?  /**\    
→————————←╝  ∏ ∏   

^ǒ^**^ǒ^**^ǒ^**^ǒ^**^ǒ^*^ǒ^   
┃╭╮┏┯┓┏┯┓ ┏┯┓┏┯┓   
╲╱ ┨┠Lǒvの快┨┠┨╭    
┃┗┛┗┷┛┗┷┛ ┗┷┛┗┷┛ ╲╱    
^ǒ^**^ǒ^**^ǒ^**^ǒ^**^ǒ^*^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11: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冷云同学的作业,探寻的是日常现象中的语用规律,生动形象,材料丰富,写的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21: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用学]毛予菲:从语用学角度看革命口号

                                                                         从语用学角度看革命口号


引言:

      大三的孩子总是最辛苦的,出国的忙英语,考研的忙自习,找工作的忙实习,每天昏天黑地地过。前几天突然发现对面宿舍门上贴着一张仿旧革命海报:“将革命进行到底”,我想,一定是对面同学想拿革命口号好好激励自己。我觉得很有意思,一进宿舍门就打开电脑,想好好搜搜那个年代的革命语言,没想到,这些我曾经以为过时了的革命口号在这个摩登社会里又火了一把。于是决定,选取“革命口号”为题,从语用学角度谈谈自己对革命口号本身及其使用情况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语用学、革命口号

正文:
      口号,指常供口头呼喊的、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它的引导和鼓动作用十分明显[1]。革命口号,就是在革命时期,广义上包括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期间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

      例如:耳熟能详的有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为人民服务。

      这些口号陪伴着那些年代出生的前辈们走过人生,甚至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一群80、90后的孩子中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革命口号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也让我们对此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一.革命口号的号召力

       可以说,号召力就是口号的生命力。对于革命口号,号召力的表现更是重要,因为革命口号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群众团结起来去“革命”。那么,革命口号是怎样进行号召的呢?

      我以网络为工具搜集并整理了一份革命口号集锦,附于本文后。从中不难发现,在上百条的口号中,大部分都是“显性施为句”,“言有所为”并产生语力,从而号召群众,“以言成事”。

举例说明:

     劝告:要斗思批修。

     通过提出:“要斗思批修”(叙事),做出一个劝告(施事),使听话人“人民大众”实施劝告的内容,从而号召起群众在行动上去斗思批修(成事)。


     提醒: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通过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叙事),做出一个提醒(施事),使听话人“人民大众”不忘“阶级斗争”,积极参加革命(成事)。

     警告:谁敢反对毛主席,就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
    
      通过提出:“谁敢反对毛主席,就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叙事),做出一个警告(施事),使人民大众被说话人(口号创作者)告知“反对毛主席”的后果“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从而号召大众积极参加革命。

      警告再如: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党是我们的亲爹娘,谁要是敢说当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

      命令: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柯庆施语)

      国务院柯庆施权威高人一等,他提出了“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叙事),柯庆施以国务院领导人的身份(高位)在人民大众前(低位)提出这番话,无疑是做出了一个命令(施事),命令听话人“人民大众”去实施这个命令中的行为,去“相信毛主席”,去投身革命(成事)。

 

      另外,我们也可从“面子”角度分析革命口号的号召力。革命语言作为交际中的言语行为,要起到“以言行事”、“以言成事”之果,也威胁了交际者的面子。革命口号属于革命语言,其威胁面子行为具体表现如何呢?通过对附件中革命口号集锦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说话人(革命口号创作者或发出者)向听话人(人民大众)发出命令,给听话人施加某种压力,并使听话人因此而感到非做不可。例:

      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柯庆施语)

       此口号存在“命令”的语力。在听话人(人民大众)听到(看到)这句口号时,听话人的自由、独立行为的权利受到威胁,即并不能自己选择是否要“服从毛主席”,负面面子受到威胁。他们在革命革命语言的号召下,更易于接受理念“服从毛主席,相信毛主席”,减少负面面子并出发行动,真正做到这两点。

       所以,革命口号有很多祈使句,其目的就是要使听话人(广大群众)感受到压力,对口号进行思考并采取行动。

       说话人(革命口号创作者或发出者)在口号中对听话人(人民大众)进行警告,告知违反口号内容的最终后果。例: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党是我们的亲爹娘,谁要是敢说当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

        此口号中存在“警告”的语力。说话人(革命口号创作者或发出者)借口号来告知听话人(人民大众)在“反对毛主席”、“说当不好”的情况下将要发生的不利后果:“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马上叫他见阎王”。很明显,此警告威胁了听话人的负面面子,让听话人不能以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必须得“忠于毛主席”。为减少负面面子的威胁,听话人更倾向于服从口号。此时,革命口号的号召力就得以体现了。

        说话人(革命口号创作者或发出者)在口号中提醒听话人(人民大众)要做某事或希望听话人按照说话人的意图办事。例: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对于这句“提醒”,上文也做出了分析,认为此口号存在“建议、劝告”语力。人民大众在听到(看到)这句口号时,负面面子受到了威胁,自然而然就会去应对,去思考“阶级斗争”这些言语行为,并且做出具体反应,牢记“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积极参加革命。这样的反映无疑是积极的,理想的效果也就可以预料到了。革命语言引发了革命领导者和被领导打中的互动,实现了交际。再看另一个例子:

         八亿人,不斗行吗?

       我认为这句口号也存在提醒的语力。此口号以反问句的形式提出,造成了人民大众负面面子受损:一个问号引起了他们更多的思考,革命口号的感染力彰显无遗,最后也就达到了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目的。


二.革命口号中真值条件句的表达方式

       在附件革命口号集锦中,也出现了“言有所述”的真值条件句。

      例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社会主义,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例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毛泽东思想思想万岁!万岁!万万岁!
    
      例三: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一个“言有所述”的口号只是阐述了一个事实,比起“显性施为句”口号中的“言有所为”,必然少了几分让听话者(人民大众)产生动力的本事。那么,这些句子又是怎样作为革命口号而存在的呢?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曾经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指出在现实交际中,“说话人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时候,听话人会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2]。革命口号在狭义上,虽不属会话,但它的实际目的仍是把口号内容将给听话者“人民大众”听,所以,仍符合广义的会话理论,笔者在这里仍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

     夸张(违背质的原则)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句口号的字面意思是1.毛泽东思想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2.毛泽东思想万岁!其含义是,毛泽东思想是相当有用,相当厉害的,是不会过时、永恒的。说话人(革命口号创作者或发出者)把毛泽东思想夸张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万岁”,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违背了质的原则的第一次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3]”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两面、发展的,不可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可能“万岁”。这样的夸张使听话人(人民大众)对口号的理解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引起他们对其隐含意义的思考:“既然不符合客观存在,那为什么口号是这样呢?”,这样的思考是听话人(人民大众)高度关注革命口号,从而高度关注革命;并且在修辞学上,口号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此种渲染更易于使听话人接受口号内容,从而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参与革命。

     同义反复(违背量的原则)

例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万岁!万万岁!
 

例二: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未完,见下帖)
 


--------------------------------------------------------------------------------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7647.htm?fr=ala0_1_1

[2]
      语言学教程 [M] 索振羽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p58

[3]
      语言学教程 [M] 索振羽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p56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7-14 21:34: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9:25 , Processed in 0.13321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