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兰晓芙

[语用学]教学专用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4 2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两句口号中,“万岁”和“万寿无疆”各被重复三遍,这显然违背了会话含义理论量的原则的第二次原则:“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1]”这样的同义反复使听话人(人民大众)越过其表面意义——单纯的词句重复,进行对隐含意义的思考,“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着实伟大(为了更生动形象的表达,这里笔者也用了重复)”。通过重复,听话人被感染,从而有所行动,去思索,去投身革命。


       三.对革命口号使用时期的语境认识

       前文提到:革命口号,就是在革命时期,广义上包括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期间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因为口号多为简短、精悍的句子,并没有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中的具体时间、地点、场合也很模糊,我们可以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期间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大背景,以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和参与者认知语境作为对象,进行简要的语境分析。

      (一) 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以从抗日战争到内战这段时期为例,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处在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状态。

       我们一定要解放世界上四分之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

       若把这句口号抽离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大背景,则很难理解具体何谓“解放世界上四分之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是指所有在资本主工厂被资本家剥削的工人阶级?还是指生活在各个国家社会最底层的、失去民主权利的那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这时,只有把这句口号放在大社会背景下,即中国抗战和内战的社会背景,我们才能知道解放劳动人民,其实就是使中国人民可以不再饱受战争煎熬,可以当家作主,可以得到自由。

        (二)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来分析,即以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革命精神的视角来看。

       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
       可见,中国革命精神被深深堪嵌于整个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时期,中国革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在社会历史中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用革命手段推翻黑暗反动统治,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的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革命精神表现为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早期社会主义革命精神。
       回到革命口号问题,说话人(革命口号创作者或发出者)和听话人(人民大众)在不同时期包含了不同的革命阶级,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拥有相同或类似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习俗。例如:
       坚决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

       这句革命口号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是绝对不能被接受到。近现代西方人民生长在资本主义的国度里,从小接受资本主义文化,很多资本主义精神已经成为民族文化,被全社会人所拥护。试想这句在中华民族文化圈引起共鸣,成功号召中华儿女的口号若被西方资本主义统治者所使用,那么后果只会是被嗤之以鼻,甚至被当作反革命份子,全社会群起而攻之。因为,东西方文化传统语境各有不同。

        (三)从社会大背景以及说话人(革命口号创作者或发出者)和听话人(人民大众)共同认知境角度来分析革命口号意义的变化。

       笔者在全文开端就提到:革命口号不仅陪伴着那些年代出生的前辈们走过人生,甚至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一群80、90后的孩子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想通过语境的角度分析近些年来,革命口号又“红火”起来的原因。

      上文已经分析了革命口号在产生时期的语境,下面,我们来看看新中国革命口号“复兴”的语境。近百年来,无数的革命口号帮助中国人民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在新的世纪,中国人民面临着民族复兴和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了革命精神,旧的革命口号又得到了年轻一辈的崇尚。

      但是,由于语境不同,口号意义也不一样了。例:

      将革命进行到底。

       正如上文分析,把此口号中的“革命”放在口号产生的年代,即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期间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为民族传统文化语境,此中的“革命”就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为“大跃进”,为“达到资产阶级反动派”而奋斗。而在如今,就如我前文所提到“将‘将革命进行到底’海报贴在宿舍门上得以激励”的现象,我们以当代社会大学生生活为语境分析: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已经成功,我们,特别是现代大学生的任务已经变为了好好学习,成为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主力军——即语境变了,所以,此中“革命”意义发生了变化,变为“同学们想通过认真、努力学习取得优异学业成绩的艰辛奋斗”,很显然,这时口号中的“革命”变成了学生们在学业上的“奋斗”。

     另外,在不同年代的听话人,即接受海报内容、使用海报人的价值观、世界知识等认知语境也发生了变化。几十年前,老一辈们深受无产阶级感染,“革命”就是坚决打倒资本主义,立志为建立起无产阶级社会奋斗终生,近些年来,二十一世纪新一辈受到资本主义社会先进文化的冲击,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将资本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之精华相结合,学生们“革命”的内容甚至包涵学习英语等资本主义知识,目的也包括留学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

     这样一分析,革命口号应用于现代社会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结语:几十年前,革命口号响遍大江南北,以其强大的号召力聚集了大众的力量,助革命走向成功。几十年后,革命口号再度红透全国,成为新一代最in语。革命语言生生不息,其含义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些都能从语用学的角度得到解释。可见。神奇的语用学真的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

--------------------------------------------------------------------------------

[1]
      语言学教程 [M] 索振羽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p56


 


 

                                          

[此贴子已经被木兰晓芙于2010-7-14 21:31:0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21: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

革命口号集锦:

 

崇拜类:

 

  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为了向毛主席敬献忠心,我们可以牺牲一切。

一心想着毛主席,一切为了毛主席。

生为毛主席而生,死为毛主席而死。

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反对我反对。

把对毛主席的忠诚,融化在血液中,铭刻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

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恩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对毛主席要无限热爱、无限敬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林彪语)

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柯庆施语)

毛主席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门合语)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跟着毛主席,永远闹革命!跟着毛主席,世界一片红!

主席教导光芒照,革命战士逞英豪。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万岁!万万岁!

 

  仇恨类: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林彪语)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社会主义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八亿人,不斗行吗?

要斗私批修!

 

  对人民的要求类: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最高指示)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最高指示)

 要斗私批修。

党叫干啥就干啥,做一个齿轮与罗丝钉。

宁可前进一步死,不可后退半步生。

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林彪语)

 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大庆人语)

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工作指导类: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社会主义,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

抓革命,促生产。

深挖洞  广积粮 不称霸

要准备打仗。

以钢为纲, 以粮为纲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行动战斗化,思想革命化,组织军事化,领导一元化。

 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用十五年时间赶英超美。(大跃进时期)

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大跃进时期)

二年进入社会主义。(大跃进时期)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文革派仗类:

 

向文艺革命伟大旗手江青同志学习。

向伯达同志学习,向伯达同志致敬。

向江青同志学习,向江青同志致敬。

向康生同志学习,向康生同志致敬。

誓作中央文革的铁拳头。

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文化革命齐造反,革命路上当闯将。

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党是我们的亲爹娘,谁要是敢说当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知识越多越反动!

坚决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

毛主席呀,毛主席!造反派战士想念你!

革命方觉北京近,造反倍觉主席亲!

偷有理,抢无罪,革命的强盗精神万万岁!

文攻武卫,针锋相对。

踢开党委闹革命

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低革命头!

 

  打倒彭罗陆扬

打倒刘邓陶

打倒谭震林,反击二月逆流

打倒杨余傅

揪出王关戚小爬虫

批陈整风

揪出黄吴叶李邱

叛徒林彪,孔老二,都不是好东西

批臭宋江这个投降派

批林批孔批周公,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火车)宁要社会主义的晚点,不要资本主义的正点!

 这个新生的政权机构,叫做革命委员会好!

解放干部看干部要看大节(忠不忠),不要纠缠小节(生活问题)(林彪语)

 

  国际类:

 

  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我们一定要解放世界上四分之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

幸福的中国人民深情惦记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

把红旗插遍全球, 插上白宫和克里姆林宫。

中阿(阿尔巴尼亚)友谊万古长青。

中朝两国用鲜血凝成的友谊牢不可破。

中国是越南人民最强大的后盾,中国辽阔的国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中国愿为越南人民付出最大的民族牺牲。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1: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予菲同学的作业,独辟蹊径,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现象开始思考,积极搜集挖掘材料,分析比较准确。阅读此文,能给我们语用学方面的启发,丰富的内容也使得我们可以重温那个过去的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22: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予菲的选题很有意思。

忍不住灌下水,有的口号怎么看都像反讽,比如“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柯庆施语)

请教:从语用学的角度,有没有什么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文革时代有个全国知名的大英雄吧,就是交白卷的张铁生。

现在这些口号和现象看来有反讽意味,很滑稽可笑荒唐,当时那个大环境下提出这样的口号来、出现那样的白卷英雄我想是太正常了;关于这句口号,语用学角度的有针对性的解释,还没查到什么资料,我想这个现象应该与“语境”、“言语行为”等等理论有关,这些口号应该是想运用一种极端词语,用极端的方式灌输到人民群众头脑中去,期待产生同样极端的行为吧。可以想见那个年代个人崇拜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当时在席卷全国的时代潮流的裹挟下,人们一度就不需要再思考了,跟着走、照着做就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4 22:59: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23: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兰晓芙在2010-7-14 22:54:18的发言:

记得文革时代有个全国知名的大英雄吧,就是交白卷的张铁生。

现在这些口号和现象看来有反讽意味,很滑稽可笑荒唐,当时那个大环境下提出这样的口号来、出现那样的白卷英雄我想是太正常了;关于这句口号,语用学角度的有针对性的解释,还没查到什么资料,我想这个现象应该与“语境”、“言语行为”等等理论有关,这些口号应该是想运用一种极端词语,用极端的方式灌输到人民群众头脑中去,期待产生同样极端的行为吧。可以想见那个年代个人崇拜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当时在席卷全国的时代潮流的裹挟下,人们一度就不需要再思考了,跟着走、照着做就行了。


谢谢木兰老师

我好奇的是,“盲从”、“迷信”这样的词语,在文革时期也是不好的词语,尤其是“迷信”,是要被“打倒”的,当时的人怎么就会接受它们和伟大领袖放在一起呢,那个提出口号的人也没有被认为是污蔑伟大领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23: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7-14 23:06:33的发言:

谢谢木兰老师

我好奇的是,“盲从”、“迷信”这样的词语,在文革时期也是不好的词语,尤其是“迷信”,是要被“打倒”的,当时的人怎么就会接受它们和伟大领袖放在一起呢,那个提出口号的人也没有被认为是污蔑伟大领袖?

服从非鱼师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非鱼师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

老师感觉如何[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23: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人这么对我说,我会觉得是反讽

所以,我注定不会成为领袖?![em01]

谢谢木耳的启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5 9:53: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09: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郝小焕在2010-4-23 20:27:06的发言:

周三在上心理学课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一张图名字叫“语境的重要性”,试着在网上搜没找到,自己做了半天做不出来。。。。。。就把文字信息放在这里吧。。。“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向小朋友呈现卡片。如果遮挡住字母A和C,小朋友会回答说中间是数字13;如果遮挡住数字12和14,则小朋友会回答说中间是字母B。”也就是说B和13是有语境含义的。

可算是把图找到了。。。。。

[语用学]教学专用帖

[语用学]教学专用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5 9:59:0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10: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觉得你以前发过相同内容的帖子?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9:20 , Processed in 0.0838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