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推荐书目] 【《清源》特稿】推荐书目:假如你喜欢《红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7 16: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白水老师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3: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什么时候再开关于《红楼》的讲座吧,非常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9 16: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拾旧帖,感慨系之。

前些天备课,读到陈维昭先生《红学通史》,很佩服。但觉自己学识浅薄,且对红楼梦不熟悉,于是想向白水请教。刚才与白水兄讨教了半天,颇有收益。谈及此书,白水兄说本帖里已经谈到,而且非常推崇。在下十分羞愧,这帖子也看了几次,但每每不能终篇,原因概由自己心态浮躁,加上对红学界不熟,因而很难产生强烈的共鸣。竟没有注意到这本书,或者,当时看到了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记得以前第一次读明史《儒林传》,如入番邦,几无识者,一遍下来,毫无印象。后来熟悉了一些人事,再读,则颇有会心,感觉其中人物忽然有了生气。

因而想到,写作诚然不易,能读懂也很难,而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则不仅需要思考,还需要机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9 17: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10-6-29 16:44:33的发言:

重拾旧帖,感慨系之。

前些天备课,读到陈维昭先生《红学通史》,很佩服。但觉自己学识浅薄,且对红楼梦不熟悉,于是想向白水请教。刚才与白水兄讨教了半天,颇有收益。谈及此书,白水兄说本帖里已经谈到,而且非常推崇。在下十分羞愧,这帖子也看了几次,但每每不能终篇,原因概由自己心态浮躁,加上对红学界不熟,因而很难产生强烈的共鸣。竟没有注意到这本书,或者,当时看到了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记得以前第一次读明史《儒林传》,如入番邦,几无识者,一遍下来,毫无印象。后来熟悉了一些人事,再读,则颇有会心,感觉其中人物忽然有了生气。

因而想到,写作诚然不易,能读懂也很难,而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则不仅需要思考,还需要机缘。

 

深有同感,往往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心境、极偶然的机会之下才忽然读懂了一本书。在没有真正懂得的时候,即使一本书别人都说好,也总是难以真的体会到它的好。和某一本书相遇,实在是极重要的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8: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第一次上“大学语文”给学生推荐过一套“大家小书”,北京出版社出的,都是大家的作品,一般都写得深入浅出。我记得《红楼梦》方面除周汝昌《红楼小讲》外,还有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我以为还有萨孟武的《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今天赫然发现我买的萨版是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唉,买书易,看书难,看懂更难。

顺便说一下,“大家小书”系列网上有下载版本,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远风在2010-6-29 16:44:33的发言:

重拾旧帖,感慨系之。

前些天备课,读到陈维昭先生《红学通史》,很佩服。但觉自己学识浅薄,且对红楼梦不熟悉,于是想向白水请教。刚才与白水兄讨教了半天,颇有收益。谈及此书,白水兄说本帖里已经谈到,而且非常推崇。在下十分羞愧,这帖子也看了几次,但每每不能终篇,原因概由自己心态浮躁,加上对红学界不熟,因而很难产生强烈的共鸣。竟没有注意到这本书,或者,当时看到了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记得以前第一次读明史《儒林传》,如入番邦,几无识者,一遍下来,毫无印象。后来熟悉了一些人事,再读,则颇有会心,感觉其中人物忽然有了生气。

因而想到,写作诚然不易,能读懂也很难,而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则不仅需要思考,还需要机缘。

 

倒并不见得是因心浮气躁,主要还是你下面说的,机缘未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0-6-29 17:04:48的发言:

深有同感,往往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心境、极偶然的机会之下才忽然读懂了一本书。在没有真正懂得的时候,即使一本书别人都说好,也总是难以真的体会到它的好。和某一本书相遇,实在是极重要的缘分。

 

呵呵,不但人与书要讲个缘分,人与山水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10-7-1 18:46:32的发言:

记得第一次上“大学语文”给学生推荐过一套“大家小书”,北京出版社出的,都是大家的作品,一般都写得深入浅出。我记得《红楼梦》方面除周汝昌《红楼小讲》外,还有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我以为还有萨孟武的《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今天赫然发现我买的萨版是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唉,买书易,看书难,看懂更难。

顺便说一下,“大家小书”系列网上有下载版本,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这一套书我有好几种。很多人以为读书要读大部头,其实这种大家小书更值得一读,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蒂博代的《六说文学批评》、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卡尔·波普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都属于小册子,但均包含极为丰富的思想,均有读一而当十之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2 1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下午看了魏紹昌的《紅樓夢版本小考》,基本上對紅樓夢版本的問題有了個大概的瞭解。這本書簡潔實用,尤其是那張“版本簡表”,很不錯。
另外,老師推薦的《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裏面某些論述很有問題啊(我沒看過原書,但是看過評論這本書中某些文章的學術文章),要謹慎對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3 2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的书就是《红楼梦》了,加起来也看了六七遍了吧,不过高二以后就没再碰了,有点遗憾。看过一些周汝昌和刘心武关于《红楼》的书,不过跟白水老师远远不能相比啊!!!谢谢白水老师的推荐,准备抱一本寒假回家看看。周汝昌先生写过一部《和贾宝玉对话》,也很不错哦,在此推荐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3 22:15:4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7 15:22 , Processed in 0.07327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