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在学校电子图书馆里找的论文。看了几篇,选一篇给大家介绍一下吧[em01] 《语境是什么》(中图分类号: H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 - 490X (2007) 12 - 189 - 03) 作者: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吴昊。 这篇论文虽然题目很简单,但内容却很丰富,从五个角度回答了“语境是什么”的问题: (1)语境的本质是:寄生于对象的外在的关联域。 作者在这一部分讲到了语境的“泛化”,指出:语境总是处于流动之中,它的所指之物随着叙说对象而变动不居。语境所叙说的对象以及审视的视角决定着它的范围和内容。 同时,作者强调,语境所指的内容虽然广泛,但它们有一个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与对象相“关联”。“关联”是对其“寄生”的依赖性的一种弥补,但又是造成它寄生于对象而泛化的根源。 对这一部分,我的理解是:语境之所以会“泛化”,就是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物A,会看到不同的语境内涵。这些互不相同的语境内涵,都是与事物A有必然关联的,这些关联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域”,即作者所说的“外在的关联域”。 打个比方,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事物A是树根,不同人对于事物A的不同理解就是树枝树叶,这些理解都是从事物A衍生出去的,与A有必然关联。这些树枝树叶形成的树冠,就是作者所说的“外在关联域”。相反,如果一棵树只有树干,没有枝叶,就是一颗“枯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事物没有衍生出的语境域,就无法被理解。 (2)语境的性质有:本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首先,语境的本体性。作者提出,语境在当代被视为决定对象的生成、发展和消亡的本体范畴。这是因为,语境是对象的存在方式,对象无法脱离语境而存在。而且,语境对于对象的影响不再是边缘性的,而是决定性的。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一个对象时更多地关注对象自身而非它的环境,如:语言学不再将索绪尔的“语言”作为人类语言活动的本体,而更加关注日常言语及其千变万化的语境。 第二,语境的动态性。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变化无穷,因此动态性是它最为本质的特征。 第三,语境的开放性。语言是一种有限的工具,而言语则是对这种有限工具的无限运用。那么语境则是这无限运用的具体场合、时间、人 物等情景因素,因此语境也随着言语的无限运用而有着无限开放性。 我的理解是,作者所说的这种“开放性”也可以理解为是“能产性”。有限的话语,在无限的语境(天、时、地、人)的区别之下,能够产生不同的意义。 (3)语境的结构:编织的网状关联域。编织的关联方式决定了语境一直处于动态,也决定了语境将最终编织出一张无边无际的网。这种“网状”恰好能说明语境的关联不是锁链式的直线关联,而是错综复杂的网状式关联。 据我的理解,这种关联好比并联电路,一根导线能引出两条甚至更多条导线的电路。就如A连接B,B连接C,C又连接D,而A和C,B和D,A和D又彼此连接在一起。 (4)语境的功能:本体功能、释义功能和叙事功能。 本体功能:这与语境的本体特性相一致。语境是对象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母体语境”,因此对对象发挥着本体功能。 释义功能: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则无意义可言。”释义功能是语境与生俱来的使命。语境对于任何一个研究对象来说都具有释义功能。我们无法脱离它来解读和研究对象。 叙事功能:语境的这一功能保证了话语叙事的局部的有效性。如:某个观点只在某个语境下成立、有效;某个流派的思想只在某个语境下能够达成共识。 语境的这三个基本功能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每个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借助其他两者。释义功能是有效叙事的手段,叙事功能是阐发意义的保证,而本体功能则是两者成立的基础。 (5)语境的运用方式:“本体”用法、“界”用法、“异质”用法、“对话”用法。 “本体”用法:语境决定着对象的生成、发展和种种特性,因此我们应当本体性地看待对象与语境的关系。(我认为与作者提出的“语境本体性”相对应) “界”用法:一个对象在一个语境的“界”里,就要遵循这个语境的规约,或者被赋予不同的涵义和韵味。(我认为与作者提出的“语境动态性”相关) “异质”用法:是把两种或多种异质的语境联系起来共同审视一个对象,往往要涉及到对象的母体语境,以及对象在进入其他语境时所发生的变异等问题。(我认为与作者提出的“语境开放性相关”) [另外] 作者这篇论文值得我思考的地方还有:①他在论述“语境动态性”时,提出“但语言学中同时也存在并需要静态的语境”,而又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得出“静态的语境是一种理想化的观审,而动态的语境才是最本质的状态”的结论。②在论述“语境开放性”时,同时指出:“但语境的开放性是相对的,它也具有封闭性。……语境的相对封闭性也非常重要,它的某些功能及用法需要借助这一特性来完成。” 这体现出作者严密的辩证思维,我在写论文时也应该这样全面、科学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另外的另外] 前天看了一部电影《爱有来生》,画面很美,故事很感人。http://baike.baidu.com/view/2560417.htm?fr=ala0_1_1 里面的女主人公阿九姑娘有一句话“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我看过很多人的QQ签名和校内状态都改过这个。) 这同样的话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但每一次出现,都有不同的涵义和韵味,这应该就是“语境学说”为电影艺术所用的范例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5 19:15:5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