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古小即

[文 学] [讨论]征集关于“南方”的笔谈文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6: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铁西在2010-4-10 23:32:58的发言:


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  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鲁迅毫无疑问是南方作家,但他在建造自己的文学世界时,为何要表达对“朔方”的认同呢?另一段更有名的话是,“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站在沙漠上”是关于“现在的我”的塑像,而他几乎所有著名的小说又都来自对故乡的记忆,应当如何看待这分别用“北方”和“南方”来表达的两个“我的世界”呢?



鲁迅那批来自江浙的作家,在北京都怀有一种乡愁,很难说认同“朔方”吧?他们是中国较早的失去了“故乡”的人,感觉既不被北京接纳,也回不去故乡,和今天的“北京漂泊者”有点像。鲁迅的《社戏》、《在酒楼上》、《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表达的都是这种乡愁。这篇《雪》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表达对南方的雪的怀念,开头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写南方的雪,对北方的雪,表达的似乎是一种陌生感。拿“沙漠”作比,似乎也很难作为认同“朔方”的证据,那只是一种比喻,是对现状的不满和沉痛。不知当否?就教于铁西兄。

在谈论关于“南方的文学想象”时,鲁迅和沈从文可能都不是典型的可以从这个角度谈论的作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南方”的内涵收缩一下,就是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江南”,与东晋、南朝、南宋这些政权相关的,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19: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0-4-11 16:54:51的发言:

鲁迅那批来自江浙的作家,在北京都怀有一种乡愁,很难说认同“朔方”吧?他们是中国较早的失去了“故乡”的人,感觉既不被北京接纳,也回不去故乡,和今天的“北京漂泊者”有点像。鲁迅的《社戏》、《在酒楼上》、《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表达的都是这种乡愁。这篇《雪》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表达对南方的雪的怀念,开头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写南方的雪,对北方的雪,表达的似乎是一种陌生感。拿“沙漠”作比,似乎也很难作为认同“朔方”的证据,那只是一种比喻,是对现状的不满和沉痛。不知当否?就教于铁西兄。

在谈论关于“南方的文学想象”时,鲁迅和沈从文可能都不是典型的可以从这个角度谈论的作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南方”的内涵收缩一下,就是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江南”,与东晋、南朝、南宋这些政权相关的,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啥的。

呵呵,古老师指正的很有道理。

鲁迅确是怀着乡愁的,“朔方”也本不是实在,而是一种想象的空间。但鲁迅对北方的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与其说感到陌生,毋宁说那是一种更为内在的生命体认——孤独,彷徨,却仍然“闪闪地旋转升腾”,而不把任何“故乡”作为虚妄的归宿。《野草》中那种置之绝地的、战斗的、复仇的意象确实与常识中的“江南诗意”不合,可是会稽不也自古就是“报仇雪耻之乡”吗?推而论之,从东晋开始,历史上那一波波“南渡”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不就是带着耻与恨漂泊异乡吗?所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当下的“故乡”其实是一种错认,而从南宋到明季到晚清,“击楫中流”的回音不是一次次地在东南响起吗?这种回响确实说不上是“江南诗意”的主调,但至少也是贯穿千古的,它所表达的与其说是收回某个确定的失地,不如说是一种澄清天下的大气魄,这种大气魄就是南方诗人心中的“朔方”。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可能也并不在古典传统之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样,在北方诗人的苍凉沉郁中不也会浮现出带有“南方”气息的生活景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西兄的意见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我想到关于鲁迅祖籍河南汝南的说法。还想到辛弃疾的词风之雄健,与鲁迅坚硬的文字风格的关联。从这个不同的方面,对照着思考一下辛弃疾的同时代人构造的关于“南方”的文学想象,会得出什么样的启示呢?还有今天存在于很多人心中的对于“江南”的想象,和鲁迅对于“朔方”的想象,对比之下又能发现什么?

如果说我们今天有“江南情结”,这个情结是怎么形成的?如果说是通过文学叙事形成的,那是通过哪样一些文本累积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会常常向往“江南”,愿意把心灵栖息在那里呢?

马致远的这首小曲具体写在哪儿不知有无考证,它也可能就是写在江南。江南,对于他的北方老家来说,正是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1: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古小即在2010-4-12 21:22:08的发言:

马致远的这首小曲具体写在哪儿不知有无考证,它也可能就是写在江南。江南,对于他的北方老家来说,正是天涯。


这首《秋思》写的应该是北方,具体一点,是河北或北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22: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戈麦的一首诗

                                南方

         像是从前某个夜晚遗落的微雨

我来到南方的小站

檐下那只翠绿的雌鸟

我来到你妊娠着李花的故乡

 

我在北方的书籍中想象过你的音容

四处是亭台的摆设和越女的清唱

漫长的中古 南方的衰微

一只杜鹃委婉地走在清晨

                 

我的耳畔是另一个国度 另一个东方

我抓住它 那是我想要寻找的语言

我就要离开那哺育过我的原野

在寂寥的夜晚    徘徊于灯火陌生的街头

                                

此后的生活就要从一家落雨的客栈开始

一爿门扉挡不住青苔上低旋的寒风

我是误入了不可返归的浮华的想象

还是来到了不可饶恕的经验乐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22: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觉得“南方”好像和“本源”有某种相关,有些“回归”的意味。

汉语,尤其是古汉语里有太多南方的描述,积累下来就具有了民族认同。“想要寻找的语言”“浮华的想象”“经验乐园”,这些词语让我觉得,我们是在追溯早已扎根的想象,即使是北方人,也会觉得南方有些说不清楚的家园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5 0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南方之风称为“凯风”,是孕育万物之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5 12: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到泰戈尔的一首诗:


 我把我的歌声留在身后

 留在那季季复归的忍冬花的茂盛

 留给那从南方吹来的风的喜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5 12:59: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5 13: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地方的人有南方情结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22: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首歌,达达乐队的《南方》,很好听的哈,我超级喜欢[em01]

附歌词:
南方

:彭坦

:彭坦

编曲:达达

我住在北方

难得这些天许多雨水

夜晚听见窗外的雨声

让我想起了南方

想起从前呆在南方

许多那里的气息

许多那里的颜色

不知觉心已经轻轻飞起

?

我第一次恋爱在那里

不知她现在怎么样

我家门前的湖边

这时谁还在流连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这些已成回忆

每天都有新的问题

不知何时又会再忆起

南方

?

那里总是很潮湿

那里总是很松软

那里总是很多琐碎事

那里总是红和蓝

就这样一天天浪漫

就这样一天天感叹

没有什么是最重要

日子随着阴晴变幻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这些已成回忆

每天都有新的问题

不知何时又会再忆起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这些已成回忆

每天都有新的问题

不知何时又会再忆起

南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3:07 , Processed in 0.06540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