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行香子

[原创文字] 零工与艰难时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2 1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3-7-22 12:07 发表        我記得《鳥群之下》也跟了類似的憶苦思甜帖,不過在你倆面前,我實在是太站著說話不腰疼了,純屬自討苦吃。家裡經濟並不差,宿舍女孩子問我為啥大學啥也捨不得買,我說,那是爸媽的錢,到 ...

 

你记性真好,看来生孩子没受太大影响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2: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马 于 2013-7-22 15:24 发表 看完高作,从感慨到感动,不一而足。 有时候,看一个人目前的心态和未来的趋势,可能只需要看看他常用的签名就好了。香子在水云的签名是: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我觉得吧,香子你目 ...
谢谢天马兄,最近每天好多事情,回得晚了,请见谅!
连我自己都忘记了的签名,感谢天马兄提醒。记得当初读到苏轼这首词,还是高中刚毕业的时候。那时就对这两句话喜欢得不得了,觉得那是很可向往的人生境界。后来来水云后,也写过这样一段感悟——

我是觉得,以此二句譬之人生也很好。

人生逆旅,如船行山水间。这山水也不是一味温而顺,满目飘飘然诗情的。山水亦有山情水性,有险,有急,有清,有寒。

过沙溪而知水急,霜溪而知水冷,等行到了月溪,天地都是空阔明净的了。此时眼前山河岁月皆是平而淡的,但心里却自有其山高水深。

说到这一层也好,再往下说,那便是知道了,不尽是晓山清之境,连同从前的远山长,云山乱,都是再好不过的了。一路行来都是好诗情,好风景。好像看山看水的第三层境界,看山于是又是山了,看水又是水了。

我真喜欢李叔同临去时的偈语:“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人生的圆满,我想,大概是圆满在这儿的。

不知道那时的我,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人生的圆满,大概是圆满在这儿的”呢。那是我吗。简直不认识了。
这一年来我常常自问,为什么我总喜欢把道路走得那么曲折呢。考试前几天,忽然感慨——
我说人生呐,就该上一刻鲜衣怒马樱桃宴,下一时敝牖绳床蓬蒿人,要不这一时散发小舟江水绿,下一刻载酒长安榴花明,不尽的跌宕起伏里,方才有一点逆旅行人的趣致呐。
说白了,只是因为好玩吧。
这样看来,我还一直是我呀。所以,一定没问题的。

其实比起天马兄,我这根本不算什么。这种窘迫充其量只是小打小闹着玩的。我心里知道,不行了随时都有退路,所以只顾往前闯,一点都不怕。和真正的困窘那是不一样的。啊,如果不介意的话,什么时候能和天马兄仔细聊聊就好了。感觉像露珠一样,可以看到时代的影子。

天马兄说的借力使力,真的很对。但我以前对生活太缺乏常识了。所以现在每一步,都是摸索着学习这本大书。小孩子的观念里,好像觉得够勇敢,够努力,就一定可以得到想要的。慢慢才觉得,原来生活这么复杂,横冲直撞根本不行嘛。那天看一个演讲里提到两个词,智者的理性,和孩童的天真。虽然觉得很矛盾,但我所希望的丰厚的人,一定是这样能把看似对立的特质融合在一起的人吧。
果然,单单是要成为合格的大人,就要学会好多啊。

总之,谢谢天马兄。而且你每次那么客气,我都好心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3 13: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子真是一个细心而谦虚的女孩哈~

东坡的诗词,一直以来都适合于人生的各种阶段。当你兴高采烈时、苦闷时、嚣张时、低迷时、飘零时、达观时,都有相应的诗词可予以对应,所以,东坡是千古豪情、温情的巅峰,其灵魂维度不是一般的高。很高兴你用来东坡的这首小词来给自己以鼓励~信东坡,得永生 ^__^

继续加油吧,做个有梦的人~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7-23 12:11 发表 谢谢天马兄,最近每天好多事情,回得晚了,请见谅!连我自己都忘记了的签名,感谢天马兄提醒。记得当初读到苏轼这首词,还是高中刚毕业的时候。那时就对这两句话喜欢得不得了,觉得那是很可向往的人生境界。后来来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22: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马 于 2013-7-23 13:01 发表 香子真是一个细心而谦虚的女孩哈~ 东坡的诗词,一直以来都适合于人生的各种阶段。当你兴高采烈时、苦闷时、嚣张时、低迷时、飘零时、达观时,都有相应的诗词可予以对应,所以,东坡是千古豪情、温情的巅峰,其灵魂维 ...

对哦。想一想,虽然现在完全能体会现代派所说的荒诞感,但在这里好像找不到救赎,并且感觉会往荒诞里面一直陷落下去。这个时候,果然还是要回到古典吗?不知为什么,忽然觉得古典像是港湾,像是家一样的地方,在失败的时候,可以停泊,可以休憩,可以再次起航。那种很特别的抚慰人心的力量,像是母亲的怀抱,疲惫的时候,好想回去。这就是白水老师说的,因为它们看待世界和人性的方式不一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10: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古典时期的它们/他们看待世界和人性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现代人想多了,把世界与人性隔离开来看了,所以就迷失了……幸福的情绪和饱满的感情都是一样的,而失败的各个不同……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3-7-23 22:55 发表 对哦。想一想,虽然现在完全能体会现代派所说的荒诞感,但在这里好像找不到救赎,并且感觉会往荒诞里面一直陷落下去。这个时候,果然还是要回到古典吗?不知为什么,忽然觉得古典像是港湾,像是家一样的地方,在失败的时候,可以停泊,可以休憩,可以再次起航。那种很特别的抚慰人心的力量,像是母亲的怀抱,疲惫的时候,好想回去。这就是白水老师说的,因为它们看待世界和人性的方式不一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2: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马 于 2013-7-24 10:07 发表 是古典时期的它们/他们看待世界和人性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现代人想多了,把世界与人性隔离开来看了,所以就迷失了……幸福的情绪和饱满的感情都是一样的,而失败的各个不同……    
在一点上,我不觉得是“想多了”。古典文学和那个时候的世界是相应的,正如现代派和我们今天的世界是相应的。不论是蒙克的《呐喊》,还是卡夫卡的《城堡》,他们所表现的,对于有古典情结的我来说,同样撼动灵魂,甚至更加尖利,更加痛切。那个时候,在街角痛哭,想起土地测量员K,几乎是感同身受那种庞大的沉重的无望——不论我遭遇的事情是否微小不足道,但对生命的体验而言,无望就是无望,真切得无法被漠视——所以,想到卡夫卡,是一种安慰。
但找不到出路。
这个时候,古典文学将痛苦审美化的消解方式,能够使人从自我的痛苦里走出来,知道天地是广大的,山河与草木共在,可以平静下来,仿佛是一种皈依,一种救赎。
记得六月的时候,这样感慨:“古典文学将痛苦审美化。现实主义看清痛苦的面目。现代派钻到痛苦深里去。美感,真实,深刻。最好的作品应当兼备。”当然,这只是就特点而言的偏颇论断,不足为信。但对我而言,站在这样的一个时空点,如何去理解古典文学,又如何去理解现代派,这是必须稳固的基础。我想,这其中并没有那么简单,还须继续探索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17: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现在在田东挂职,接触到很多“苦难”。下过一次乡,那些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地方,壮族的老奶奶赤脚走路,说着我不懂但感觉很热情的话。这里贫困、黑暗、苦难、愚昧,吸毒很普遍,艾滋发病率高。即使是在我工作的县城,依然有流浪的人,奄奄一息地坐在马路上,也不乞讨,也不说话,只是眼睛通红,无奈而麻木地忍受着这里的湿热。自己和挂职支队的队员们虽然都是他们觉得稀少的“高学历人才”,但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太无力了,真的好无力。

 

才来一周多,很深刻的感受谈不上。看完小香儿这篇文章,想起刚刚说的那些。苦难是一种财富吧,小香儿让我好惭愧。大学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艰难时刻,是因为钱都用去买火车票。最难的时候和我们宿舍的姑娘买一瓶饭扫光打饭回去拌着吃,但这好像还谈不上苦难。回首时,更多是有人陪伴的感动。从未经历过小香儿这样直接的磨难,再次敬佩。

 

因为现在有办公室时间,所以上网方便很多,终于可以和大家对接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17: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行香子 的帖子

哈,我也好喜欢你的签名。那句“问余何适,廓而忘言。花枝春满,天心地圆。”是我喜欢了好久的诗句!哈哈,再次和小香儿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18: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采桑子 于 2013-7-24 17:31 发表

因为现在在田东挂职,接触到很多“苦难”。下过一次乡,那些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地方,壮族的老奶奶赤脚走路,说着我不懂但感觉很热情的话。这里贫困、黑暗、苦难、愚昧,吸毒很普遍,艾滋发病率高。即使是在我工作的县城,依然有流浪的人,奄奄一息地坐在马路上,也不乞讨,也不说话,只是眼睛通红,无奈而麻木地忍受着这里的湿热。

 

对,这些才可以称得上苦难,和人生中一时之困境,不是一个概念。当然,困境,对人也是种很好的磨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2: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3-7-21 20:55 发表 小香太要强了。我们见面的时候,都不知道你是在经历这些。诚然你是不为师所说的“年轻与勇敢”,也知道从更高的层面讲,你其实没把这些太当回事,但是,人是以肉身为限度的。最近你接二连三地生病已经是身体发出警告 ...
其实很感谢小即老师,这些时日,不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鼓励和启示,真的是点滴铭记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2:10 , Processed in 0.05900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