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南卓

[原创文字] 死亡是无关过程的结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2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马 于 2015-9-21 10:46 发表 织田的老师是千利休,织田信奉佛法,他除了感叹人世无常,更感叹要活在当下、流光可惜。同学可以先看看金刚经,再来看织田的诗,会有更多感悟。织田建立功勋,终不可得,但他此诗并非勉励自己。全文写得真好,你的心 ...

因为很少经历,所以死亡发生在亲人身上,难免会想的太多。我也不认为死亡可怕,可怕的不过是恐惧。人世无常,还是喜欢胡少那句,“微茫的人世,像一场清晨的雨一样虚无”。织田身处乱世,有责任,也有抱负,和现代人终究还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人人都如织田,那死亡就有恐惧——唯恐死亡来临之前,不能及时行乐、不能建功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2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然 于 2015-10-3 21:05 发表 感觉不是命如草芥,而是太多无可奈何。生活裹挟着每个人向前,滚滚红尘之中,无暇思考也无暇沉湎。也许不是人变得冷漠,而是渐趋善于控制情绪,在身世浮沉中变得小心翼翼。 前段时间也经历生离死别,最是时光留不住 ...

可怕的不是被裹挟,而是回忆。回首往事,错过的、遗憾的,因为死亡都成为100%的不能弥补,才是最悲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2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璇 于 2015-10-9 15:00 发表 家里还有老人,看完之后,心里湿漉漉的就跟一块皱巴巴的湿抹布一样。或许这是也是一种准备吧,为那终将到来的一天,诶……


(另外一篇文章里写的)家里还有老人,而我的想法是


外婆瘦小的身躯,银白的头发,突然给C先生一种异样的感觉。他冷静地想到,“外婆终究也是要离开这个人世的”,丝毫不带一丝感情。

“每个人来到人世,留下些痕迹,又不可挽留地要离开这里。外婆是这样,爸妈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刚刚死去的爷爷已经是这样的了。”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C先生的外婆得了重病。有天晚上,C先生梦到外婆去世,在梦里哭得稀里哗啦,醒来后发现枕头都湿了。但现在,他竟然可以冷静地想到,“外婆终究也是要离开这个人世的,就好像秋风扫落树上的树叶”。

这样想,便感觉生活也太过虚无了。

C先生想:“所以一定要在人还在时,多对她好。”

[ 本帖最后由 南卓 于 2015-10-10 20:2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2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5-10-10 19:27 发表         连着两三个月周围熟悉的三个老人都突然得了重病,一个癌症身亡,一个成了植物人,一个在养老院不能自理。人上了年纪,死亡是一件时刻准备着的事,并且无力扭转。人生来也许有各种不平等 ...

昨天曾祖母刚刚下葬。随着长大,对人生领悟又多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0 2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南卓 的帖子

也对,现在难过,还不如多打几个电话,多回家看看他们。 如果都能做到的话,无愧于心,没有太多遗憾,或许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0 22: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卓 于 2015-10-10 20:25 发表 昨天曾祖母刚刚下葬。随着长大,对人生领悟又多了很多。
       我因为感情只注入在父母、爱人和孩子身上,其他人对我来说都不浓烈,所以迄今还没经历过切身的死离之痛。至于自己,因为从小看生死都比较淡,只在高考前曾很痛恨自己的状态,一度差点冒轻生念头,再有就是生孩子经历身体的痛楚,医学上说是最高级别的身痛,接近于死亡,所以一直觉得死亡是件可以平静接受的事。
       另外,人命像金子还是像草,我一直都觉得无所谓,其实人死了和普通动物一样,环保地回归就是了,不是吗?我来世才不想做人呢,做朵莲花多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0 23: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目前经历的事情来说,很赞同这个题目。夜深了,想起来一些事情,写在回复框里却又删除了,等想清楚了再来叙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23: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5-10-10 22:17 发表        另外,人命像金子还是像草,我一直都觉得无所谓,其实人死了和普通动物一样,环保地回归就是了,不是吗?我来世才不想做人呢,做朵莲花多好啊。 

深以为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1 22: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南卓 的帖子

师兄的叙事真的有那种冷静的哀伤,哭不出声的悲伤是最伤身体的,很深地抓住阅读者的心,当时在听sacrifice,觉得和师兄的文章非常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2 09: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5-10-10 19:30 发表        虽然看不太懂,但似乎我的生死观和天马兄比较近,死亡是一件并不需要着急和紧张的事,也不是件坏事。我成天说,哪天死了,就遗嘱骨灰坛子丢入瘦西湖,这样我就能回到梦里水乡了~


水云的大家都很智慧,已经在开始讨论生死问题了。


灵儿姐,十一月这样我会去珠海亲戚那里,具体问题,到时再跟您聊。


不过啊,您下一世要去做莲花,这一世希望魂归扬州,这样的想法好美好,生死之间,其实特别简单。


下次见面,我送您一本《西藏生死书》,这是名著哦,与埃及亡灵书讲的都是一个意思,可见远古埃及文明及一千年前的藏传佛教文明,原来人类对终极问题的思考都是相似的。


虽然不一定接受书里的观点,但在我看来,死亡仅仅是能量的转化形式,人是有灵魂的,只是现在科学暂时没法解释。


灵魂也分层次,不同层次的灵魂在死亡之后,所进入的空间也不一样。

例如,人怎么来的呢?灵魂与孩儿肉体是怎么结合的呢?灵魂有木有呢?目前科学界解释也不清楚,尤其是灵魂有没有。

佛说入胎经可以看看,里面所涉及的生命科学内容,有启示意义。

虽然佛经所言未必科学,但我总以为佛经是以打譬喻来启示道理和启示智慧,这也就够了。

如果佛经能够让人了生死,而让人不再害怕生死,也许,这也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2:01 , Processed in 0.08435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