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屋子

[原创文字] 翻译了一首小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2 17: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剩翼在2007-10-22 16:53:15的发言:

呵呵,话虽如此,这是我要表达的意思么?这和我的意见有关么?屋子版主就这样理解我举的这个例子么?或者,只不过就在下这个确实不很严谨的例子(但以为还是说清楚了我的意思)开个小玩笑?——这才是我问“当真的”还是“玩笑”的意思。

你们二位的帖子我都看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剩翼兄原帖用了比喻手法引起的理解上的歧义吧。你所说的是,英文翻译成中文,语言变成了另外一种,给人的直观感觉便如人种变化一样,这种感觉无法避免,但不要由此再进一步,用中国古诗旧有之风格将原诗气质改变。我不知这是不是你的意思。屋子版主的回复,我想,可能只是对你所打比方开一个玩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19: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正是。经白水兄这么一解说,连我自己都更明白些。想来那例子确有不妥之处,本意无非是改人本身就可以了,若是再去改动附着于其上的其他形式,显得多余。其实对这观点我本身也有疑问,拿出来无非是希望就教于诸君,没有其他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2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剩翼在2007-10-22 19:06:56的发言:
正是,正是。经白水兄这么一解说,连我自己都更明白些。想来那例子确有不妥之处,本意无非是改人本身就可以了,若是再去改动附着于其上的其他形式,显得多余。其实对这观点我本身也有疑问,拿出来无非是希望就教于诸君,没有其他意思。

你这个观点我是不大同意的。《余光中谈翻译》一书中就举了很多反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2: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个人,被改变了头发眼睛颜色,改变了五官比例以及身形比例之后,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13: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我读了这首诗,感觉是这么个画面。

和几个一起长大的朋友在春日里的一天,暖暖的,泛舟湖上,有说有笑,看湖水里鸭子如我们一般沐浴在春光里,嬉戏打闹,水花四溅。累了,就躺在船里,抬头看——天是蓝色的,云彩和思绪一起漂浮...像小草在春天里发出的嫩芽,自然缓慢的生长...四下里一片静谧,似乎只有自然与心灵在对话.有人说了一句:你们说等我们以后长大了,想起今天的这一切会是什么表情呢.谁都没有说话,依然是静谧,都想停留在这一刻,享受这种简单的幸福、快乐....

屋子老师的翻译稍微点沧桑,而且点点再创作了,不是单单的翻译了.翻译出来的意境和原文的意境不一样了.感觉好像两首截然不同的诗作.

而且原文非常简单,所以我觉得翻译过来也不用那么精雕细琢,为了营造意境而把原作中的意象牺牲掉.

把原作意境和简单意象都能够在简单的字里行间传达出来就好了.

附:读完这首诗后,感觉里面的意象:Four ducks、pond、grass bark、Blue sky、spring、White cloud

这些意象这么并列的排下来,想起了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末一句的断肠人在天涯,唯一的一句直抒胸臆的句子不就是“What a little thing,to remember for years,to remember with tears.”

结构上非常像,只是意境大异。

或许也可以尝试按照这个体式翻译一下呢。[em31]

另外,grass bark 在前面的译作中似乎都没有翻出来,这个意象应该是青舟、绿帆吧...

 

嘎嘎,都是第一印象和直觉,老师不要pia~~[em04]

[此贴子已经被屋子于2007-10-22 13:38: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4: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楼上:读完这首诗后,感觉里面的意象:Four ducks、pond、grass bark、Blue sky、spring、White cloud

这些意象这么并列的排下来,想起了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末一句的断肠人在天涯,唯一的一句直抒胸臆的句子不就是“What a little thing,to remember for years,to remember with tears.”

结构上非常像,只是意境大异。

或许也可以尝试按照这个体式翻译一下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很好的建议,可否尝试一下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麥在2007-10-22 13:12:22的发言:

grass bark 在前面的译作中似乎都没有翻出来,这个意象应该是青舟、绿帆吧...

 

我原来把bark当作动词,译成"诉诉".看前面网络搜到的译文也有译成"沙沙作响"的.

bark确实有小船的意思.

不过,刚才通过努力,得知,原来友人发来的原文有误,应为a grass-bank beyond .直译就是"长草的岸\浅滩".网上确实也有写成a grass bark beyond的,但现在可以确定的是,bank是原文.在此更正,并致歉意

(顶楼已改正过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2 14:59: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21: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笑莫怪

话入正题.

    就诗歌而言,若说"改人"就是改变语言(比如英文改成中文),这对翻译而言本是应有之义.但比较难的问题是:什么是"附着于其上的其他形式"?是一首诗歌的"气质"吗?比如轻快\沉郁,稚趣\成熟等等?若大致如此,则在下以为,这与古诗\白话诗,中诗\西诗之别还是两个层面的话题.换言之,(比如)古诗本身也并蓄轻快\沉郁,稚趣\成熟;相应地,白话诗本身当然也不特轻快,稚趣.因此,我并不反对将西诗译成白话,就象我不反对将西诗译成古诗一样.

    另:

   虽然白话文与西文语法结构更为相似,但我们在面对西诗时,是否经常地首先已经是白话地翻译着读呢?

   而古诗,之所以有人觉之严谨,有人觉之呆板,是否因为古诗对我们这些穿"现代装"的现代中国人而言,也已经是一个更多地被采取遥望态度以远观的"他者"?

在下于翻译也是门外汉,唯端出疑问,诚恳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21: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屋子兄,我强烈强烈建议你读一下《余光中谈翻译》这本书,这本书差不多是我这几年内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21: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有点话可说,不过今天看《林中路》,已经费尽了力气,还是明日梳理一下思路,再提出我的疑问:)

先谢过白水兄和屋子版主的提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9:15 , Processed in 0.05267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