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子非鱼

[语 言 学] 釆与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0-7-15 23:35:06的发言:

不如说,人文领域,好多争论争到底还是一个体会问题.

所以,如果只是“论”而不要“争”,不是为了分出对错高下,那么大家会更加平心静气地思考对方的立场、思路、体会,不去计较一字一句这样的“语言之器”,实现交流最初和最终的目的:了解更广的世界,丰富自己的思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6 10:03: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10: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价值很高!对语言文字功能和特点等问题在水云间早就该好好谈谈了。

非鱼老师第 14 楼的言论很好,深表赞同!另外,即使在思想区辨析“釆”与“采”的意义,也不能算跑题灌水,因为牵涉到对思想帖里句子或者观点的理解和表达,如果理解不准,怎么“思想”?只是不方便引经据典了,要像长篇论述,还是来语言版发帖更踏实妥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6 10:16: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10: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问题,想问非鱼老师。

《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里认为“辨”的本义是从“辛”(可用作刑具的小锥子),用小刀将东西分开,而如果“釆”(兽足印)是“辨”的本字的话,这个字就有了两个字源了。我觉得从“釆”字到“辨”字,是不是经历了一个假借的过程?

还有个问题,记得以前讨论过“恙”字,该字借用“羊”的字音,与“美”的意义关系不大。看完《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我觉得得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如果“羊”与“恙”一点字义上的联系都没有的话,为什么会单选“羊”字做声符,而不是“阳”或“央”。李玲璞老师认为音近字在字义上也是有联系的,训诂里面不是有反训一说吗,相反的意义可能存在于同一个汉字里。我还记得非鱼老师在解释“落”的时候,认为“落”字有“生发”和“结束”两个相反的意思,还有上面说的“辛”,以“辛”为部件的字,既可以是“辜”,表示罪责,也可以是“童”、“妾”,表示奴役,也可以是“章”、“音”,表示美好(“章”字音十篇为一章的解释纯属无稽之谈)。所以“恙”、“痒”、“佯”等字,既是借音,也是对义的借用,表达对“美”求之不得之后在心理上、生理上、行动上产生的反应。屋子老师说的“心里总想着,想得太多就不太好了”正是对“恙”字绝好的解释。

李玲璞老师把“字群”和文化、古人心里联系在一起。从“辛”的字有一大批,除了以“辛”为部件字,如“辨”、“辩”、“辣”、“辟”、“辜”,还有很多形省,如“章”、“音”、“童”、“妾”、“竞”等。“辛”字因为其刀具的本义,具有了“刑罚”、“雕刻”、“标记”、“彰显”等引申义,构成一个独特的“辛文化圈”,反应古人对于评判、辨识的认识。虽然这本书从文化的角度解释字群,不过我觉得对于汉字本身的研究也有很大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白杨在2010-7-16 10:59:37的发言:

我有个问题,想问非鱼老师。

《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里认为“辨”的本义是从“辛”(可用作刑具的小锥子),用小刀将东西分开,而如果“釆”(兽足印)是“辨”的本字的话,这个字就有了两个字源了。我觉得从“釆”字到“辨”字,是不是经历了一个假借的过程?

还有个问题,记得以前讨论过“恙”字,该字借用“羊”的字音,与“美”的意义关系不大。看完《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我觉得得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如果“羊”与“恙”一点字义上的联系都没有的话,为什么会单选“羊”字做声符,而不是“阳”或“央”。李玲璞老师认为音近字在字义上也是有联系的,训诂里面不是有反训一说吗,相反的意义可能存在于同一个汉字里。我还记得非鱼老师在解释“落”的时候,认为“落”字有“生发”和“结束”两个相反的意思,还有上面说的“辛”,以“辛”为部件的字,既可以是“辜”,表示罪责,也可以是“童”、“妾”,表示奴役,也可以是“章”、“音”,表示美好(“章”字音十篇为一章的解释纯属无稽之谈)。所以“恙”、“痒”、“佯”等字,既是借音,也是对义的借用,表达对“美”求之不得之后在心理上、生理上、行动上产生的反应。屋子老师说的“心里总想着,想得太多就不太好了”正是对“恙”字绝好的解释。

李玲璞老师把“字群”和文化、古人心里联系在一起。从“辛”的字有一大批,除了以“辛”为部件字,如“辨”、“辩”、“辣”、“辟”、“辜”,还有很多形省,如“章”、“音”、“童”、“妾”、“竞”等。“辛”字因为其刀具的本义,具有了“刑罚”、“雕刻”、“标记”、“彰显”等引申义,构成一个独特的“辛文化圈”,反应古人对于评判、辨识的认识。虽然这本书从文化的角度解释字群,不过我觉得对于汉字本身的研究也有很大启发。

小白杨的思考很好!

“釆”与“辨”应该不算假借,这是两个构意不同的字,记录的词义相近。“釆”后来不独立使用,只做构件了,“辨”就完全取代了它。说文中有从两个“辛”的部首,你可以查查它及其所属字。

后面的问题都是文字学和训诂学的重要问题。在给答案之前,还是照老样,你先继续思考三个问题:

1、形声字的声符都有表义(注意是词源意义)功能吗?

2、符号的选择与所记录的对象之间是必然如此还是也有偶然性?这条可以联系我们讲过的那个很多鹿和土组成的古文“尘”字,选择“鹿”是必然如此吗?

3、关于“反训”,建议去看王宁先生的文章,想想“反训”的“反”到底是指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6 11:52:4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12: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7-16 9:44:02的发言:

语言文字就是一种“器”,但又不只是。如果只是看做“器”,就会沦为工具性的研究,冷冰冰的,有距离的,因此忽略,乃至错过一些更本质、更有趣的东西。

就像碗,是最常见不过的“器”,如果只是看做一个吃饭的家伙,那么什么样的碗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留意到那碗的质地、纹饰、色泽,并由此感受到设计者在设计时的心思,制作者在烧制时的精心,你会对它生出不一样的心情。如果有这样的心情,你一定会去寻找自己觉得最美丽的、最喜欢的一个碗来每天伴着你做最普通最平常也最必需的那件事情。此时,碗已经不止是“器”了。

“器”是有局限的,人如果“见器止器”,就会把自己和别人也都变成真正的“器”(人作为生物,本身也是一种“器”)。所以“君子不器”。

谢谢小鱼老师~~“器而不器”,那样也许会轻松许多,可前者易行,后者就难多了。

人们活着好像就是在把各种事物进行转换,“财”“物”的领域不必说了,“情”“思”的领域不也如此么?这种意义上语言文字有些像货币,它的目标就是实现沟通。

这些都是“器”,但须臾不可离。就像屋师让我屏住呼吸,我马上不得不承认那是必需的。只是如何能“出的来”,不为器所役,就难了。

最近很爱看屋师的那座摩天大厦。屋师思想精深,我只能从中悟得一点点点,而看它却也有着自己的一些乐处,虽时常感到沉重,而在这似懂非懂的沉重中还飘摇着些许轻松。几次读到153楼都会发呆很长时间,也可能是和近来有些迷茫的心境有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12: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10-7-16 12:13:20的发言:

这种意义上语言文字有些像货币,它的目标就是实现沟通。

正是.

所以,语言文字也可能出现属于它自身的"金融危机".

不妨把语言文字领域,和你的"金融专业"联系着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6 12:27: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12: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7-16 11:18:28的发言:

谢谢老师!我去找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1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0-7-16 12:23:26的发言:

正是.

所以,语言文字也可能出现属于它自身的"金融危机".

不妨把语言文字领域,和你的"金融专业"联系着看

我这三年大学上得,金融、中文几乎各占了一半。有一回远风老师还和我打趣说,寒凝你该给中文学院交学费,嘻嘻 我对这里的几位老师,已经远不是学费,或者感谢就能够表明心意的了。

金融很活,我只是沾了点皮毛而已。语言文字则完全凭感觉,连皮毛都不敢说碰到了。现在倒是遇见什么就爱往金融那边扯一扯,也挺有趣 无论哪方面,自己还差得太远太远,得好好下功夫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2: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凝在2010-7-16 12:13:20的发言:

谢谢小鱼老师~~“器而不器”,那样也许会轻松许多,可前者易行,后者就难多了。

人们活着好像就是在把各种事物进行转换,“财”“物”的领域不必说了,“情”“思”的领域不也如此么?这种意义上语言文字有些像货币,它的目标就是实现沟通。

这些都是“器”,但须臾不可离。就像屋师让我屏住呼吸,我马上不得不承认那是必需的。只是如何能“出的来”,不为器所役,就难了。

最近很爱看屋师的那座摩天大厦。屋师思想精深,我只能从中悟得一点点点,而看它却也有着自己的一些乐处,虽时常感到沉重,而在这似懂非懂的沉重中还飘摇着些许轻松。几次读到153楼都会发呆很长时间,也可能是和近来有些迷茫的心境有关吧。

只要别愁眉苦脸地“看”就好,呵呵!

那大厦153楼的吸引力正在于它的温暖体贴平实易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6 12:59: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13: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10-7-16 12:51:22的发言:

只要别愁眉苦脸地“看”就好,呵呵!

那大厦153楼的吸引力正在于它的温暖体贴平实易懂。

嘻嘻,我不会和自己过不去的,看不懂了就先放下,慢慢来。

突然觉得“屋”这个字很像那个“虫之夜”披着酷酷的风衣的屋师。后来有好几个女孩子和我感慨,帅哥涛啊,太有气质,太有feel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6 13:18: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2:43 , Processed in 0.0525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