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200733029 《“凤凰涅槃”故事的来源》 出处:《楚辞与神话》萧兵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 摘要:郭沫若在其名作《凤凰涅槃》著有小序说明其所写的凤凰涅槃的出处是古埃及-阿拉伯的神鸟“菲尼克斯”的神话。不死之鸟“菲尼克斯”是埃及日神“赖”的化身,每五百年自焚一次,从死灰里诞生新鸟,而且变得更光辉,永不死亡。根据这一注释以及其他一些考证,一般认为“凤凰涅槃”的故事出自古代阿拉伯世界。基督教寓言《生命篇》里记有火中凤凰的传说;古罗斯手抄本《生理学家》里也有有关“菲尼克斯”的描写;佛教经典《增一阿含经》里也有“凤凰涅槃”故事的萌芽,清朝陆次云在《八纮译史》里曾复述了这个故事;希罗多德也在《历史》里介绍过“不死鸟”;古罗马奥维德的《变形记》有具体壮丽的描写。 但是,也有认为在中国也有关于凤凰自焚再生的故事。《天问》里“阳离爰死”可能是“凤凰涅槃”的雏形。《周易》有“鸟焚其巢。”有注释说:“离为火为鸟。”据此,“阳离爰死”和“离鸟焚巢”联系起来就接近凤凰涅槃神话。章士钊先生认为中国没有凤凰投火,死而复生之说,但是,在云南洱源县附近的罗浮山,却有凤凰投火、百鸟朝凤的奇迹现象。《水经注·叶榆河》《后汉书·郡国志》《云南山川志》《浪穹县志·胜览》《酉阳杂俎·吊乌山》都有记载。所以作者推测,西南这一现象是“阳离爰死”的背景,“阳离爰死”神话北上与后羿射日毙乌故事合流,形成“鸟焚其巢”的记载。
附: 郭沫若《凤凰涅槃》小序:“天方古国有神鸟名‘菲尼克斯’(Phoenix),满五百年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孔演图》云:‘凤皇火精,生丹穴。’《广雅》云:‘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生理学家》里关于Phoenix(菲尼克斯)的描写:“我们的天主耶稣基督说:‘我有权赋予我生,也有权夺生还。’有一种鸟叫不死鸟。整整五百年它栖息在黎巴嫩的地下,它将自己的翅膀涂满芳香,然后在帕列麦特和福尔摩特月飞到阿勒格城的祭司那儿。祭司给它一根葡萄藤。然后它用爪捏着藤条,离开这个城市,飞回祭坛,在那儿点火自焚。次日祭祀走进神殿,在灰烬里找呀找,终于找到一条虫子。这条虫子在第二天长出翅膀变成了一只小鸟,第三天离开了祭司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 《增一阿含经》金翅鸟故事:“又日别食一大龙王、五百小龙,达四天下,周而复始,次第食之。命欲绝时,诸龙吐毒,不复能食,饥火所烧,耸翅直下,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还复上来;往返七次,无停留足。遂至金刚轮山顶上以命终。以食诸龙,身内毒气,发火自焚。难陀龙王,恐烧宝山,降雨灭火,滞如车龙,身肉消瘦,唯有心在,大如人(月坒),纯青琉璃也。 希罗多德《历史》里“不死鸟”:“只有每隔五百年,当他的父鸟死的时候,它才到这里来一次。……它的羽毛大部分是红的,部分是金色的,而它的轮廓和大小几乎和鹰完全一样。……他们说,它是从阿拉伯带着全身敷着没药的父鸟来的,他把父鸟带到太阳神殿,并在那里埋葬了父鸟。” 奥维德《变形记》:“唯有一只鸟,他自己生自己,生出来就不再变样了。亚述人称它为凤凰。它不吃五谷蔬菜,只吃香脂和香草。你们也许都知道,这种鸟活到五百岁就在棕榈树梢用脚爪和干净的嘴给自己筑个巢,在巢上堆起桂树皮、光润的甘松的穗子、碎肉桂和黄色的没药,它就在上面一坐,在香气缭绕之中结束寿命。据说,从这父体生出的一只小凤凰,也只活五百岁。小凤凰渐渐长大,有了力气,能够负重了,就背起自己的摇篮,也就是父亲的坟墓,从棕榈树梢飞起,升到天空,飞到太阳城下,把巢放到太阳庙的庙门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2 22:02: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