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各省市高考作文題目陸續公佈後,引發了網友圍觀,其中不乏國內知名作家、學者。在這些人眼中,哪些題出得好,哪些題出得偏?
上海卷:被捨棄的微光
有思維深度、有哲理
作家阿乙認為,這個題目可以讓很多考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並且題目本身有發揮的空間,和其他一些地區的題目比,這個題更能激發考生的能量。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沈獻章表示,上海作文題很吸引人,比較考察考生的思維能力。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不經意間把身上美好的東西丟掉了。這個題目適合寫成散文,有思維深度,有哲理,相對而言不很好寫,畢竟考生缺少生活的閱歷。
新課標:船主與油漆工
強調眼前人身邊事
著名學者於丹分析,新課標的作文題目,說的是舉手之勞。「我們現在經常會說,年輕一代眼界很高,但做事有時不夠接地氣。」於丹表示,舉手之勞,是告訴大家,做事要從眼前做起,去做身邊的小事。中國聖賢提倡眼前人身邊事,人們現在有宏圖大志,往往忽略了眼下的舉手之勞,而「舉手之勞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觀。」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沈獻章分析,考生可首先從油漆工的角度,做好本職工作、不圖回報,這種精神值得提倡;其次從船主的角度立意,他知恩圖報,同樣值得讚賞。
大綱卷:放下顧慮
讓人學會用心生活
對於大綱卷作文題目,於丹也給予肯定。於丹說,中國人講究心靈生活,用自己的心而不是用腦子去面對他人面對未來,就可以放下顧慮。越多用腦顧慮越多。「我覺得這個題很好,它傳遞了一種價值觀念,讓孩子們放下顧慮。」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沈獻章分析,這是一個比喻型文章,主張消除顧慮,輕裝上陣。考生可以拿高考本身來寫作:很多學生參加高考時背著很沉重的包袱,結果心理負擔過重,甩掉這些包袱和壓力,高考就會好一些。
湖北卷:科技的利與弊
設計者站在時代前沿
於丹表示,現在的學生很多時候是去做正面的題目,而湖北卷的作文題,引導孩子有批判意識,和辯證法的意識,值得肯定。
於丹分析,科技的前提是人們還保有敬畏之心,保持敬畏之心的科技會造福於世界,失去敬畏之心的科技有時候會讓人類走向自己的異化。
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表示,今年材料作文中他最喜歡湖北卷,是改變還是不改變?寥寥數語看出題目設計者站在時代前沿對未來的思考。當下人最缺思想,從作文開始鍛煉、考察、評價學生思想,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