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木耳 于 2012-9-19 19:22 发表
师言甚是,学生谨记。不过学生有保留的地方是,学生在此之言如何成了怪话?除非白水师对外交部发言人有看法。难道外交部发言人比该文作者的这几句话更加霸气、更加全面? 我的话比较重,你能有如此反应,已是难得。现在不必再讨论外交部发言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帖子: http://ishui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2063&extra=page%3D5 这个帖子说明什么?说明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好很多很多,但你却时时偷懒,而且你自己心里也并非完全没意识到。去年在权金城大家一起吃饭时,你自己就说过自己的问题,知道了,却放纵自己,这是我在前面发火的原因,你本可以向着更扎实更开阔的一路走去,为什么不在更高的层面上要求自己?(当然,我也要说,你那些语含讥讽却又不明说的方式,也会破坏到版块的讨论语境,所以要反对,这点也是必须说清的) 再扫一眼这个帖子:http://ishui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2234&extra=page%3D5 这说明什么?说明千虑一失、百密一疏,虽大师亦不免。这时就要看我们如何对待这些疏漏,是抓住一处错误(不是连篇累牍的错误)如获至宝,抛出一句“XX连这都不懂可见其如何浪得虚名”来获得一种满足感,还是无关大局的错误忽略不计,只取其长?这是眼界的问题。前面那种表现我在网上见得多了,虽然有些人可能抓住了别人的某处疏忽,并且洋洋得意,进而上升到了中国学界全都如何不堪的结论并作痛心疾首状,但再看他自己其它的东西,见识真是庸陋可笑,因为其中不少人根本不具备欣赏别人长处的眼光和能力。 再以我刚转的这个帖子为例:http://ishui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3946&extra=page%3D1&frombbs=1 这篇文章有问题没有?有!在论证起点上一起步就错了,就如一位网友评论说的那样,日系车如果已经卖出,那么中日两国该得的都已经得到了,砸车受损的只有车主,因此这篇文字准确的题目应该是如果抵制一辆日系车会给中日两国带来什么。但起步就错的文章还能是好文章吗?还真有这种可能,如果忽略这个错误(当然自己心里也该有数),看后面的长篇分析,如果分析得没有错的话,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益是不是?因其起步错,骂上一句傻X转身就走,固然可以很满足,但也会错过很多风景。该文结尾忽然跳跃拿国军抗日来比附,这我也不同意,但既然这篇文章的要点和价值之有无本就不在它对国军抗日的评判是否公允,也就没必要在这种地方跟作者争,吸取完文中的养分后,转身走人,去读另外的好文章去。不知这种读书法,这种建议,君能否接受?读他人之作当多取其长而弃其短,而不是攻其短,略其长,这就是我的一点建议,供君参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