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刘虎在2007-11-25 23:58:26的发言:我个人以为,现象学是一种很精致的哲学思辨,它的影响力大大超过它的操作性。所谓“本质直观”,即先把一切先验的概念用括号括起来,悬置不论,直观内心。打个比方,许多同学在欣赏一部小说时,不是先看作品,而是先看一些评论,心里有了先入之见,这样他对小说的感受就不完全是他真实的感受。而按现象学呢,你应该不看任何评论而先看小说,那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是“本质直观”的。(但按阐释学,即使这种“真实的感受”也不能不受到文化遗传的“污染”) 我觉得现象学有些华而不实,至今在各社会科学具体领域,还未见按现象学方法产生什么重大成果。冠以“现象学”之名的书倒是不少,但在多大程度真是“现象学”的,很令人怀疑。更有不少是牵强附会的。要说科学研究方法论,至今仍难脱演绎与实证两条路子。 1\悬搁主要讲的是将存在括起来.即:去执 2\"面对作品本身"符合着"面对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精神 但这还不是"本质直观"的意思. 3\最后一段说得很是 曾经看到一本"现代性现象学",翻开后,哑然失笑~记得自己也曾想写"艺术创作活动现象学".3万字的提纲都写好了.但一直搁笔未动.现在想来,其实,把现象学仅仅理解成"方法",未免"小看"了现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