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古小即

[文 学] 诗歌抄写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11: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行香子 的帖子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这句也读到过,却原来出自这样一首诗,我喜欢这首诗。我还喜欢《夏河晨起见积雪满山》,很诗意,很禅意,“不冻,我仍有唇边气白茫茫 做我护穹”。因为我去过夏河,我更喜欢这首诗,那里的山是没有绿色的,在阳光下是朗朗的感觉,在积雪下想必更是,是让人不由自主产生宗教神圣感的地方,但是回到北京,自然会变回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1: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罗勒 的帖子

诗歌放在这里,可以反复读。如果有的诗每次读会有新的理解,会越来越喜欢,那么它应该就是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1: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南卓 的帖子

《源氏物语》里面的很多段落,值得细细品味。平安时代的贵族男女,不能直接见面,那日因为借助朔风,夕雾才得以窥见他的继母紫姬的真容,就是那惊鸿一瞥,其实也在夕雾心里种下爱的种子(我想那是一种对美的眷恋),所以他见到紫姬的遗容会百感交集,但宥于身份又不能表露,而且以后再无机会表露,正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另外,胡少童鞋还在写诗,写出这么美的诗,很惊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07: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抱香斋 于 2013-12-6 11:42 发表 《源氏物语》里面的很多段落,值得细细品味。平安时代的贵族男女,不能直接见面,那日因为借助朔风,夕雾才得以窥见他的继母紫姬的真容,就是那惊鸿一瞥,其实也在夕雾心里种下爱的种子(我想那是一种对美的眷恋), ...

我看到紫姬和大女公子去世的时候很难受,但不知为何,紫姬去世那段我好像没有拍下来,电脑里没有找到。但大女公子那段有:

大约是佛菩萨特地要劝薰中纳言厌离此世,因而叫他经受一番如此惨酷的苦厄吧,大女公子眼见得渐渐停止呼吸,象草木枯萎一般消逝了,呜呼哀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14: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到一首阿拉伯诗人麦阿里的诗。诗名不清。但实在喜欢,遂录于此。

我们笑,我们有什么要笑的呢
我们哭,只能哀哀地哭
我们像碎了的玻璃
从此不再铸造

读完,哀伤极了。不能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6 收起 理由
清和 + 6 喜歡。有《傳道書》的感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2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很久不讀詩了,記憶裡最近喜歡的一首是奧登(Wystan Hugh Auden  (1907-1973))的《葬禮藍調》(Funeral Blues)。这首诗也出现在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葬礼场景中。
看了幾個中譯本,始終覺得還是沒有英文原版好:

Stop all the clocks, cut off the telephone.
Prevent the dog from barking with a juicy bone,
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
Bring out the coffin, let the mourners come.

Let aeroplanes circle moaning overhead
Scribbling in the sky the message He is Dead,
Put crê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 doves,
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ever, I was wrong.

The stars are not wanted now; put out every one,
Pack up the moon and dismantle the sun.
Pour away the ocean and sweep up the wood;
For nothing now can ever come to any good.

中譯之一(没找到译者,我自己在原译上修改了一点,押韵什么的,有点难度。。。):
把时钟都停住,把电话切断 
给狗一块肉骨头,让它别吵
把琴声凝住,在低沉的鼓声中 
抬出棺木,让送葬者进来 

让盘旋的飞机在头顶呜咽 
在天空中潦草地写下:他已经死了 
给白鸽颈上系起领结
让交通员带上黑色手套 

他曾是我的东、西、南、北 
曾是我作息的意义 
是我的日夜更替、谈笑和欢唱
我曾以为爱可以天长地久,原来空盼一场
  
繁星都已无用,把它们熄灭吧 
也收起月亮,拆下骄阳 
把海水抽干,把树林扫掉 
因为从今以后,世间已再无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ever, I was wrong.

 

第三节如果忠实于原文,会更有那种呼天抢地的、急促的感觉。娜斯的译本感觉不错:

 他曾经(“经”可删)是我的东,我的西,我的南,我的北,

我的工作天,我的休息日,

我的正午,我的夜半,我的话语,我的歌吟,

我以为爱可以不朽:我错了。

 

“我的”重复的意义类似于“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不管是清和引的译本还是娜斯的译本,还是《江南可采莲》,方位顺序都是“东西南北”,而奥登的排列顺序与此不同。这中间是否有有趣的文化差异?(东西南北的英文排列顺序从音节上看似乎无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9 01: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4-1-19 00:55 发表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ever, I was wrong.   第三节如果忠 ...

嗯,「我的」重複是很好,我之前看到網上幾個譯本也是這樣的,只是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我個人不太喜歡,可以接受但不太喜歡。

方位這個,中文說「東西南北」可能是因為聲調是順序排下來的。英文不知道有啥講究,單看這首詩,可能是讓west和rest押韻,然後east和west相對。但要說有什麼文化差異我還真不太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2 收起 理由
古小即 + 2 理解你的不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1: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施茂盛:“黄昏,我……”
 
黄昏,在小院外散步
微风中诗心寡然
剩余的晚霞缭绕
柳丝如瀑倾泄
又从河面缓缓散开
几只形态古怪的呆鹅
从身旁摇摆而过
你现在该知道
我为何多年未曾远游
这里,每个黄昏所给予
我的遐思,远比任何
一次远游遇见的更丰盛
2013年10月6日

即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施茂盛:“若要问我……”
 
若要问我在我们从少年、青年向中年迈进中
是什么给予了我们成长所需的营养
我告诉你,是干涸。是精神的巨大干涸
将我们的精神喂养,就像给我们味蕾
带来咸味的不是盐本身,而是抵消盐之咸味的那个事物
2013年11月15日
即评:有意思的想法,盐是迫使盐的对立面显形的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2: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亚湾看海协会


臧棣


半小时前,大海不呈现精神。
涌动的波浪,按摩着
一个投影。除非情况太特殊,
大多数时候,心灵的秘密
也是大海的秘密。这样才有救。
或者,这样才更方便。
如果要比赛的话,我更喜欢
用海平线钓鱼。我更愿意
经受回味的考验。换句话说
我更信任游戏的人,以及大海的道德
大海从不自由,但是它开阔。
它的开阔像一封蔚蓝的信,
任由着海浪投递。你出现,或不出现,
大海都不会错过自己。相对而言,
自由的是,体型较小的,
翻飞的海鸟。当你尝试着面对
一个更严格的自我时,
它们看上去像一个出色的诱饵。
但假如你偏爱的是倾听,
这些优美的海鸟就是音符的化身。

 

即评:人人眼前有,人人笔下无。臧棣写出来了,不亦快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0:07 , Processed in 0.05020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