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原创文字] 抗倭抗日: 刀光炮火里的中韩关羽崇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5 19: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白水 的帖子

汉字浩如烟海,“彝”这个字形字义古今变化都不大,其实应该说当年我对这个字的形和义都还没关注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9: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5-9-15 08:33 发表 拙文“国家人文历史”这个公号昨晚上传后,到现在有将近七千次点击。这次通过网络发布这篇东西,也是想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有个切实的认识,并从中找寻一点规律。
通过这个实际案例寻找传播规律,可行。有了体会及时分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20: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有时间细读了一遍。这样的文字虽然是一天内写成,但可以看出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个接一个的硬货铺排而成,材料绵密精确,有些史料太珍贵了,内行人一看就会服。长时段大跨度纵横捭阖,操作这样的文字不是老手、没有功力是断断不行的。

跟帖部分讨论如何发力问题,我倒觉得不一定是问题,这方面遵循简洁、准确的一般标准即可。当然,若考虑如何更通俗、更吸引人,那的确需要设计。

结尾部分一忽儿中朝、一忽儿中韩,是否也是追求精确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7: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翻旧帖,36楼,看到去年5月的时候,就为这篇东西做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7: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小即 于 2015-9-17 20:36 发表  今天才有时间细读了一遍。这样的文字虽然是一天内写成,但可以看出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个接一个的硬货铺排而成,材料绵密精确,有些史料太珍贵了,内行人一看就会服。长时段大跨度纵横捭阖,操作这样的文字不是老手、没有功力是断断不行的。

跟帖部分讨论如何发力问题,我倒觉得不一定是问题,这方面遵循简洁、准确的一般标准即可。当然,若考虑如何更通俗、更吸引人,那的确需要设计。

结尾部分一忽儿中朝、一忽儿中韩,是否也是追求精确所致? 

谢谢小即兄的肯定。至于兄说的结尾部分一忽儿中朝、一忽儿中韩,我看了一下,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主要是这一句,“没错,这个东庙,就是指东关王庙,当年明军抗倭后,中朝联合建成的东关王庙”,这里为什么用了“中朝”这个组合,下笔时的心理过程还有点印象,实际上,这里的“朝”字,对应的是朝鲜王朝,要说的是明朝和朝鲜王朝联合建成关王庙,但如按照汉语的一般缩写惯例,将“明朝”和“朝鲜王朝”各取首字组成缩略语,结果缩略出的还是“明朝”,所以,只好变通为“中朝”,但这样一变通,就又会产生这一缩略语中的“朝”字有歧义的问题,且和下一段中的“中韩”不统一,这里确实有点问题。前面的回帖里已经说了,事实上拙文写到最后,体力脑力都已透支到极点,已不能很好地打磨了,为了赶时间只能勉强卒篇,所以,结尾部分是不满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0 2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水文字老辣,亦论文亦散文还有点小说的色彩,读着读着有江湖酒气扑来,难道是边喝韩国烧酒边写到?,一次看不完,留下来以后慢慢享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3:01 , Processed in 0.08104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