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远风

[教学相关] 大学语文作业帖(7、8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哲 200937020

    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下面是我的翻译:

南方有高而无荫的大树,不可去休憩;

汉江有美而高贵的神女,不可去追求。

宽广的汉江啊,不可能横渡;

奔流的江水啊,不可能停息。

茂密荆棘岸边丛生,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载她的马儿。

宽广的汉江啊,不可能横渡;

奔流的江水啊,不可能停息。

茂密荆棘岸边丛生,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载她的小马。

宽广的汉江啊,不可能横渡;

奔流的江水啊,不可能停息。

 

 

赏析:这首江汉地区的民歌,深切地表现出一位青年男子,对汉水女神(自己所爱的姑娘,可能是渔女吧)的爱慕和求之不得的心情。本诗从一开始就采用了比兴的手法,连续强调自己所爱的姑娘是永远无法得到的。爱情是生命流光的映照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句句押思字之韵,如缕缕长音,绵怀而不绝。而且每章的后四句都是一字不改的重复,一唱而三叹,最终把可望不可即的遗恨和与汉江一样永远不停的刻骨铭心的爱渲染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真是如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说的那样: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好文字,好分析。

   乔木下面的游女,错薪旁边的樵夫,河旁饮水的马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丰富的画面。画面中江水在流动,相思也在流动。
    

----------------忧郁的美

   诗中人的忧思,又是读诗人的忧思。我们孤独地对美的体味,和担心美将逝去的忧愁交融在一起,正好反映出了男主人公那深沉的情感。记得我以前读张小娴的书,有这样一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想到了对男主人公来说那宽广的汉江何尝不是最远的,无法跨越的距离呢

   纵观《汉广》全诗,诗中的陈述直白却不粗俗,大胆又不失含蓄,初读时或许感觉平平,待细细品味其中深意,却会为诗中意境所感染,深受感动啊!全诗三段同以汉之永矣,不可方思做最后结尾,深刻表达了那种爱一个人而不能得,遗憾无助的心情,读来让人万千感慨,却又道不明白,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全文有感悟有分析,文字轻灵准确,娓娓道来,令人赏心悦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 21:46:0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1: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晓煜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            翻译:

身着黑领华服的你,牵动我悠悠的情思。

纵使我无法亲身前去,你怎舍得杳杳无音?

 

身佩白玉腰环的你,牵动我悠悠的情思。

纵使我无法亲身前去,你怎舍得渺渺无迹?

 

我只能独自在城楼上,徘徊踱步,眺望远方。

在见不到你的日子里,三月如年,一日嫌长。

---------很有特色的译文,突出了一些意象的提炼,很好。相比前两段,第三段略显逊色。

二、            赏析:

《郑风·子衿》一诗以温婉细腻的笔触营造出急切而惆怅的氛围,有力地烘托出女主人公对心上之人的爱慕与思念;同时,本诗借助丰富的表现手法,使全诗更生动地表达出思念的主题。

 首先,诗句的温婉细腻体现在对细节的刻画上。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不以类似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等事件作为回忆的主体内容,而以心上人的衣着佩饰为回忆的对象,如此细致的回忆,体现出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情深意切。情至深意至切,便会产生相思之苦。于是,女主人公独自在城阙之上徘徊眺望的画面跃然纸上,为女中人工心打错了吧?)中一次次埋怨着心上人不曾到来的急切与惆怅作铺垫,渲染了怅惘的氛围,勾起人无限的遐想。

其次,诗句中多用表现手法,使全诗在艺术上更富有感染力。从全篇来看,短短几行诗却是用倒叙手法,突出表现女主人公在等待时的心情,最后才交代这种心情生发的情景,给人以悬念,也有利于怅惘意境的营造。从局部而言,“青青”、“悠悠”等叠词使语言蕴藉,意蕴绵长,既有音乐上的美感,也有意境上的悠长;“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以夸张的手法渲染出女主人公思念心上人的急切心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与前文的“悠悠我心”遥相呼应,更有力地表现了全诗主题。

一言以蔽之,本诗的独到之处主要在于用词细致、含义深远,手法丰富、表现有力。或许正因为本诗的独特魅力,才使曹操在横槊赋诗时将此诗融入自己的诗篇之中吧。

----------成熟理性的分析,文字功底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22: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施梦怡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翻译   

温和的风从南方吹来,吹拂着那幼嫩的酸枣树的刺。那些酸枣树的刺还那么幼嫩,母亲太辛勤操劳了。

  温和的风从南方吹来,吹拂着逐渐长大粗壮的酸枣树,母亲是那么的明理而充满美德,只可惜我们几个都不成器。

  那泉水终年寒冷清凉,它的源头在浚的土地上,可是纵然有我们七个儿子,母亲却还要操劳辛苦。

  黄雀在一声声的鸣叫着,它的声音是多么的婉转动听,纵然有我们七个儿子,却也不能宽慰、取悦母亲的心灵。

感想: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一种感情的付出从未要求回报,如果说有一种感情从产生就超越了生死的界限,那么一定是母爱。 因为从你呱呱坠地的一刻起或者更早,母亲充满期许的目光就已经在注视着你,倾注了她全部的爱意。

有人说母亲是上帝创造的最伟大的作品,上帝赋予她坚强的品格,这样她可以经受一切的挫折,上帝赐予她思考的能力,这样她能明白事理,上帝还给了她柔软的心灵,让她可以贴近孩子,但是上帝唯独没有想到的是,当一切工作结束时,母亲的脸上出现了一滴泪,那是因为她经受了太多太多,那眼泪里充满的是快乐与悲伤。是啊,母亲献出了青春,等来的是满头青丝换成了白发,母亲独自背负了苦难,让岁月在她脸上慢慢雕刻出印记,而我们呢,年幼的时候,叛逆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与母亲唱对头戏,在如此的争夺中收获那些卑微的优越感,当我们终于成年,却又开始为自己的家庭事业奔波,慢慢遗忘那静静在一隅注视这我们的母亲,她也许行动迟缓,也许有些痴呆,可是她同样期盼着有你的关心。

曾经听母亲说过她的一个病人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宁愿你是把我当你的儿子一样对待而不是当你妈。”也许只是戏言,但是里面的辛酸却让我有落泪的冲动,我想说,母爱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上帝对你的一种恩赐,而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用爱付出的,都需要用爱来回报。记得高考后,有一个同学在他的博客里说:“我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给妈妈争了一口气,让妈妈真的很开心。”这是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是的,对于母亲给予我们的爱,我们唯有以自己同样诚挚的情感方能回报,我们的一切作为也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因为它同样承载这母亲的期望,为了那一份爱,我们也绝对不能让一切以失望收场。

如果有一天母亲真的老了,那么请换我来守护她吧。

------------有了这样的文字,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我无法用精彩、真挚等任何我能想到的词汇来相容。我认为,任何深邃的思想、任何华美的文字、任何精巧的构思都不如拳拳的赤子之心更有价值。你能这么想,我非常高兴,你能这么做,我将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无比骄傲。

让我们听着阎维文的母亲(http://vv.chinamil.com.cn/asset/category3/2009/09/27/asset_14830.mp3), 一起分享一下《北方的河》中的这段文字吧。

他推着车大步走着.母亲默默地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抓着车座一声不响.你永远这样,,你永远都是默默地忍受一切,他想,也许昨天或者前天你就病了,但你不说出来,甚至夜里都不哼出声来."一会儿就到医院啦,."他俯身低声安慰母亲说.他觉得自己左臂正生出千钧之力,沉重的车把在这条臂膀下被扶得又稳又直.他用右臂扶着母亲,咬紧牙关顺着大街走着.车流在他身后疾速分开,他听见脑袋后面车铃声响成一片.只要有一个人撞我的车,他默默地想,只要有谁把我撞了,把妈妈撞了——他发着狠想着,迈着大步走着.他浑身的肌肉都已绷紧,心脏和神经都充分调整过.他知道只要有一个蛮小子撞了他的母,这肌肉和神经就会即刻反射,把那个家伙头朝下扭下来.他知道自己将不顾一切地大打出手.他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个浪头,正在愤怒地扑向前方.不管他多么耻于让颜林的爸爸和柳先生知道自己还有如此野蛮的一面,他也在所不惜.十字路口亮着红灯,但他照直向前走去.额尔齐斯河在通过布尔津大桥时就是这样坚决地冲上去的.他感到心中充满悲愤.瞥见岗楼里的警察一直目送着他从眼皮下面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22: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湛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

曷至哉?

栖于

日之夕矣,

羊牛下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栖于桀,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苟无渴!

                                                                    诗经 ·

 

是普通的人,最平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某一天,像往常一在落日的余喝着把群赶回牛羊下山。是在回家路上无意的一瞥,或是在碌后心情放空的一瞬,挂竟突如其地膨胀开来,忽然就把心里撑得满满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的末梢神被拉了一下。于是,停下村口。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在暖的昏里,生活的缺失愈加强烈。思念,天盖地。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章句重,思念愈,直至末尾那一句祝愿,感人心脾。然不知何日才能归来,只愿他在外不要忍饿就好!

 

然而,的抒情却是不急躁的,破之后,铺陈其他。笔触亦如的生活,有精心的修简单得甚至有一形容。可是,一幅村生活的恬静画卷就这样缓缓,一位对远行服役的丈夫的怀念就这样的心底。那淡然,这么深重。

 

古老的歌,唱着不人深情。如果期盼不能把你带回我的身,那想念会让我的祝福与你相伴左右。

 

我喜欢这是因为她简单透,真挚人。“昏里的思念”,是很美的诗画,而照料着牛羊,有村外蜿道路的,用朴素的言和重若的情感一直感着我

------------非常精彩的散文。你对语言很有感觉,文字灵动。以后可以考虑向这方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8: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xiao在2009-12-1 23:55:49的发言:

王潇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翻译:桃树啊枝叶繁茂,火红花朵在绽放

      那个少女将出嫁,定会降福于其家  

      桃树啊枝叶繁茂,果实饱满挂枝头

      那个少女将出嫁,定会降福于其家

      桃树啊枝叶茂盛,树叶如荫般浓郁,

      那个少女将出嫁,定会降福于家人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民歌,以桃树起兴,用桃树的茂盛反复比喻姑娘出家正合时机”(《诗经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可是我觉得说是兴或者比都是可以的。最打动我的是其中的朴素而美好的情感

    从“比”来说,春天的桃树绽开它火红的花朵,就像新娘羞红的脸,比喻少女如桃树的枝叶一般生机勃勃,这一种联想很美,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修饰,因为少女和桃树,这两者最本质的相同点就是都尽情展示着生命的健康纯朴的美丽,这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的时节。难怪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一首,谁能拒绝如生命本身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以累累的果实希望少女出嫁之后繁育后代,这又是一种美丽,是生命延续的美丽,是传承的美丽,是千万年以来人类繁衍的轮回,可以感觉到时间之流就从每个人的身体中流过。

从“兴”来说,每一段都是讲桃树。在春天展览的天空下,在及膝的开着野花的草地上,桃花夺目地闪耀,连空气里都是甜的,一切的色彩都那么纯净,那么热烈,让人生出想欢呼的冲动,,同时又那么安静,因为将举行的仪式是那么古老,祖先的血液好像在每一个人血管里激荡起来了,因为他们也曾经历经过这样的感受,想大声赞美这个世界。营造出庄重又快乐的氛围,这应该就是婚礼吧……

这首诗祝贺女子出嫁,赞美新娘,而我觉得,更是赞美生命本身的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吧,因为他们都热爱生命啊

爱情,婚礼,生命,那些值得欢呼歌舞的礼赞,让我们一起体味那些美好的情感吧,从古老的诗经开始,直至  永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3: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潇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翻译:桃树啊枝叶繁茂,火红花朵在绽放

      那个少女将出嫁,定会降福于其家  

      桃树啊枝叶繁茂,果实饱满挂枝头

      那个少女将出嫁,定会降福于其家

      桃树啊枝叶茂盛,树叶如荫般浓郁,

      那个少女将出嫁,定会降福于家人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民歌,以桃树起兴,用桃树的茂盛反复比喻姑娘出家正合时机”(《诗经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可是我觉得说是兴或者比都是可以的。最打动我的是其中的朴素而美好的情感

    从“比”来说,春天的桃树绽开它火红的花朵,就像新娘羞红的脸,比喻少女如桃树的枝叶一般生机勃勃,这一种联想很美,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修饰,因为少女和桃树,这两者最本质的相同点就是都尽情展示着生命的健康纯朴的美丽,这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的时节。难怪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一首,谁能拒绝如生命本身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以累累的果实希望少女出嫁之后繁育后代,这又是一种美丽,是生命延续的美丽,是传承的美丽,是千万年以来人类繁衍的轮回,可以感觉到时间之流就从每个人的身体中流过。

从“兴”来说,每一段都是讲桃树。在春天展览的天空下,在及膝的开着野花的草地上,桃花夺目地闪耀,连空气里都是甜的,一切的色彩都那么纯净,那么热烈,让人生出想欢呼的冲动,,同时又那么安静,因为将举行的仪式是那么古老,祖先的血液好像在每一个人血管里激荡起来了,因为他们也曾经历经过这样的感受,想大声赞美这个世界。营造出庄重又快乐的氛围,这应该就是婚礼吧……

这首诗祝贺女子出嫁,赞美新娘,而我觉得,更是赞美生命本身的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吧,因为他们都热爱生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8:30 , Processed in 0.0917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