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逐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7 22: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
朱小恬 200865008
一、教学课题
   第十二课 讨价还价(下)——在潘家园部分
二、教学对象
   中级汉语课程学生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让学生们:
   1.理解本课重点单词,能够在日常对话中使用
   2.掌握本课几个主要的的实用句型,理解应用规则,并能够运用
   3.通过掌握本课课文内容,了解讨价还价的交际技巧以及掌握讨价还价的交际能力能力,并懂得应用
四、教学课时
   1-2课时,90分钟
五、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该段生词
   2.掌握并会运用句型:
   满…都是… , 才…呢 , 要…就… , 非…不可 , 看在…的面(子)上 , 只要…就…
   3.能够应用讨价还价技巧
六、教学难点
   1.实用句型的灵活运用
   2.讨价还价技巧的能力的培养和技巧的使用
七、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3分钟)
   1.开场白:问好;交流近期的生活情况,引导学生们讨论近期的购物经历
   2.介绍本次学习的内容——讨价还价
(二)复习检查(8分钟)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词,并以听写的形式进行检查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句型,以对话提问的形式进行(老师提问,学生作答)
(三) 讲练新内容
   1.播放本课课文的相关录音,播放两遍,帮助学生们认读本课的词汇,让学生们首先有个感知认识。(3分钟)
   2.讲练本课课文中的生词,包括认读、释义、以及个别词汇的用法练习、和包含的一些文化知识等。让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词语的意思,并懂得如何运用。(30分钟)
   a.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共两遍,第二次速度略快于第一次,且在学生跟读的同时注意其发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若有错,及时加以纠正。
   b.个别检查,巩固认读。请个别同学朗读,尽量让同学间纠错,若错误比较普遍,要重点强调。
   c.讲解本课生词:
  潘家园(pān jiā yuán):北京的一个地名,即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主营古旧物品、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等。
   (在ppt中,展示出潘家园的图片,以及其中售卖的物品图片。)
 (děi):动词,必须,须要
例句:有错误就得批评
      做得好就得表扬(注意讲解两个“得”字在这句话中的不同读音和意义)
扩展:得(de):助词,动词/形容词+ 得
      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她美丽得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了。
        (dé):动词,得到、获得、取到。
      他口语考试得了90分。
练习(给出几个例句,让学生们分辨“得”字的在不同句中的含义):
     火车要开了,我得上车了。
     你相信我,我一定可以得这次比赛的冠军。
     他紧张得不知怎么办好了。
     天气转凉,你得注意身体。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  欣赏(xīn shǎnɡ):动词,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人+欣赏+事物,事物为美好的事物,不存在“欣赏不好的事物”)
例句:欣赏这美景
      欣赏动听的音乐
扩展:也可作“认为好,喜欢”之意
      他很欣赏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
练习:请学生们试回答“欣赏”还可搭配什么词语。
  古董(gǔ dǒng):名词,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参考。
   (在ppt中展示出几样中国典型的古董文物。)
  砍价(kǎn jià):动词,买卖东西时买方要求卖方在原有的价格上削减一部分。(买东西时把价格往少里说。)也可讲作“侃价”、“讲价”、“杀价”。
    这个词多用于口语,不在书面写作中出现。
砍:动词。
例句:这件衣服他要价100,我跟他砍价砍到40。
  哪儿(nǎr):儿化,哪里,什么,用于口语。
    可单用,也可放在句中使用。
例句:你上哪儿去?
      哪儿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儿。
练习;首先,教师提问“上哪儿去”,个别学生作答。后,学生两两互问互答练习。
  上当(shànɡ dànɡ):动词,受骗吃亏。
例句:看了这封信,他才如梦初醒,方知自己上当受骗。
    介宾结构,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也可用程度副词修饰:很上当,太上当了,上了他的当,上过几次当……(如本课课文“我以前上过当”)
   “上当”不能再加宾语、补语:
      出租车司机要了我们很多钱,我们上当他。(上了他的当)
      我们买衣服的时候,上当得太厉害。(太上当了)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  张大千: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在ppt中展示出其画像和部分作品,供学生们了解。)
  仿制(fǎng zhì):动词,模仿制作。
  过份(guò fèn):形容词,(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也可作“过分”。
例句:奚二哥的话未免太过分了。
      过份谦虚,就显得虚伪了。
  乱说(luàn shuō):动词,随意胡说。
例句:你不该随口乱说,把一件好事给弄糟了。
  千真万确( qiān zhēn wàn què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例句:这个新闻是千真万确的!
  亲笔(qīn bǐ):副词,亲自执笔。
例句:亲笔签名
      这是他亲笔写给你的。
    还行(hái xíng):不坏,还可以。(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
例句:他的解说还行。
      虽然她来公司时间不长,但干得还行。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  眼力(yǎn lì):名词,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也可作“眼光”。
例句:他的眼里不错,找到了一个好帮手。
      这辆车跳得真好,你真有眼力。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  便宜(pián yi):形容词,价钱低。(与“贵”形成反义词。)
例句: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便宜了200多块呢。
     老板,你这卖得太贵了,再便宜点。
  本儿(běnr):儿化,即为成本、本钱,用以办事、营利和生息等的钱财。
例句:做买卖得有本儿啊。
  破产(pò chǎn):按照法律正式宣布无力偿还债务,由司法部门接收其财产以分给债权人。(公司倒闭)
例句:他的公司破产了,他现在一分钱也没有了
  认了:表示吃亏后,接受(不好的情况)。一般之后再加宾语等。
例句:如果他们非要诬陷我,这事我认了,毕竟他们是我的兄弟。
   d.全体同学齐读本课生词,给出时间让学生们对于尚不明白的词语或意思等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3.请三位同学进行角色朗读,分别扮演卖画人、李杰明和叶菲菲,将课文朗读一遍。不要打断,在朗读后纠正其发音、断句等问题,让学生们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5分钟)
   4.根据课文,让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使学生们理解课文的意思,并引出本课主要句型(其中尽量多提及、使用本课的生词,以达到巩固学生们词汇学习的目的)
⑴在潘家园,李杰明和叶菲菲都看了什么?(看了满街的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字画和古董画等。)
⑵李杰明让叶菲菲先干什么?为什么?(先问问价。因为李杰明上过当。)
⑶卖画人说他“看出来了”,他看出什么了?(看出来叶菲菲才真想买画。)
⑷李杰明两次说出200块钱,而这两次卖画人又都是怎么说的?(第一次说他本儿赚不回来,价钱降到350;第二次说他非破产不可,看在叶菲菲的面子上,降到250。)
⑸叶菲菲给钱后,李杰明是什么态度?(认为还是贵了,但是觉得只要叶菲菲喜欢就行。)
   5.讲解本课中几个主要句型,包括形式、释义、用法练习等。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句型的含义并会使用。(15分钟)
   讲解每个句型后,请学生们自己造句,验证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并做出点评,及时纠正其中出现的错误。
满…都是…:全,整个,有强调的意思。满+名词A+都是+名词B,表示A中有的都是B
例句:满大街放得都是周杰伦的歌(街上除了周杰伦的歌没有放其他的歌)
      满脑子想得都是钱(脑子里想得除了钱没有别的)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才…呢:才(+不)+动词+呢,表强调所说的事。若为复句,则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形成对比,强调后一分句的内容。
例句:你家女儿算什么,我家女儿长得才漂亮呢!(强调我家女儿比你家女儿漂亮得多)
      我才不去呢!(我非常的不想去)
      他说的话,我才不信呢!(我根本不相信他所说的话)
扩展:才+是…:含有“别的不是”的意思。如:这么做才是好样的!(只有这么做才好,别的做法都不好)
    才+形容词+呢:主要强调程度高。如:这才好呢!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  要…就…:如果…就…,是提出可能出现的条件,做出假设的结果
例句: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会去了)
      要爱就爱灰太狼。(如果爱,就爱像灰太狼这样的)
扩展:也可“要不是…就…”,表示“如果没有…就…”
      要不是你提醒我,这件事我早就忘了。
      要不是天气突然变坏,飞机就不会晚点。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  非…不可:表示必须,除了…不行的意思
例句:非你不可(除了你,谁也不行)
      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意思是必须要下苦功)。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  看在…的面(子)上:指做某事是为了某人,含有比较勉强做事之意。
例句:看在他的面上,我只好答应帮忙。
      看在上帝的面子上,你就饶了他吧。
扩展:也会用“看在…的份(子)上”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如:看在他曾经救过你的份上,你就原谅他这一回吧。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  只要…就…:只要+充足的条件+就+结果
例句:只要他不是哑巴,他就总有几句话要讲的。
      只要肯干,就会干出成绩来
扩展:也可用“便”替代“就”。
如:只要他愿意付出,便会得到回报。
练习:请学生们仿照造句。
   6.播放与讨价还价相关的视频(节选“理财在线——砍价招数”)。播放过后请学生们简要复述视频的内容,以及其中提到的砍价时可以使用的招数。使学生们更易理解讨价还价,并直观地学会其方法、懂得如何实际应用,同时也在学习课本之余开阔视野,增强学习中的娱乐性和实用性。(8分钟)
   7.设定购物情景,请学生们分组表演,每组中的学生们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来进行现场讨价还价的情景模拟。(15分钟)
   让学生们能够现学现用,在表演过后,对于各组表演中比较好的地方要加以表扬,而对于其中存在的语言应用以及讨价还价技巧等问题,也要及时地指出,让其改正。
(四)布置作业(3分钟)
   1.熟记本段生词以及句型,并会使用。
   2.预习下一课的生词和课文。
   3.尝试一次讨价还价,最好可以用到本课学的词语和句型。
八、板书设计
   具体内容大体为教学步骤中所列(每个生词或句型的板书都如以下表格所示)

第十二课 讨价还价

生词

生词解释

生词例句

句型

句型含义

例句

九、课后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23: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式教案

                                             200865040 华平娟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班(零起点)
   课题:第12课  讨价还价(第一部分:在宿舍里)
   教学目标:⑴认知领域:①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1个生词,并掌握其意思;
                      ②掌握4个语法点;
                      ③掌握并熟练运用“与其......不如......”句型;
                      ④鼓励学生能用课堂上所学的生词、短语等去商店买东
                        西并进行讲价,第二天向全班汇报过程及结果。
          ⑵技能领域:①学生学完这一部分课文(约182个字)后能在单位时间内朗读一遍,要求发音声调基本正确,语调比较自然;
                       ② 能够口头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复述课文,要求语音,语法正确,语速适当。
          ⑶情感领域:上完这堂课后学生有去买东西的欲望并有讨价还价的想法。
          ⑷学习策略:①三人一组,两人为学生,一人扮演卖画人,表演买东西的全过程;
                      ②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如何讨价还价;
                      ③学生之间互相评论哪一组进行的效果最好。
   教学重点:⑴生词“上”的用法;
          ⑵“与其……不如……”句型的用法;
          ⑶语言点:“V+得起”,“adj.是adj.,可是……”等。
   课时:2课时(90分)
   教具使用:黑板,幻灯片,小卡片
   教学步骤:
     ⑴组织教学:
      ①复习上一课“去商店买东西”。(略)
      ②在复习时教师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是想买便宜的东西还是贵的东西呢?”学生会回答“便宜的”;然后老师又说:“那好我今天就来教你们如何讨价还价”,从而引出新的内容。
     ⑵学习新课:
     一.生词
      1.在黑板上板书所要学的生词(标有拼音和声调),让学生认读。
      1)学生认读(自己在下面读,老师不用说话)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3—4遍,速度可以逐渐加快)
      3)再次让学生练习读(按刚才教师的发音,模仿练习)
      4)个别检查,巩固认读。(可随便抽点学生),如果有错误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
      5)全班齐读。
  2.讲练生词(在PPT上向学生展示)
    1)讨价还价 讨:索取。买东西时,卖方要价高,卖方给价低,双方反复争议。(to bargain).这是老师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个词可以编一段情景模,A:老板,这件衣服多少钱?
  B:250元
  A:200元卖吗?
  B:230元
  A:200我就买。
  B:那好吧。(其中A,B两个角色都是老师扮演,待学完这个单词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
  造句:他老是哭穷(说自己很穷),买东西总要讨价还价。
   2)琉璃厂:名词,地名。北京市城南街名,现多卖古玩,字画,书帖等(教师可同时在幻灯片上向同学展示琉璃厂的图画),这个词同学们稍作了解就行,不是重点。
   3)安排①名词,计划。(plan)造句:这个周末你有安排吗?
         ②动词,安置处理。(arrange)造句:在出差之前,我得把公司的业务安排好。
   4)幅 量词,用于修饰长条或方形的东西。“一幅画”,“一幅对子”。扩展几个量词:“张,把,本,根”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本书,一根粉笔。通过反复重复,让同学   掌握这些课堂上常出现的量词,然后老师拿道具,让学生来填恰当的量词,如:老师指着桌子,学生就回答一张桌子,如此反复,可加快速度,锻炼学生的反映能力。
   5)上 ①动词,去,到。“上街”造句:你买中国画为什么要上琉璃厂啊?
          动词,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班”,“上课”;
           动词,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介词,与“下”相对,位置在高处的(up)。“楼上”
   6)货真价实 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是实在的。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也不假。近义词:名副其实,反义词:货次价高
      造句:这家商店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绝对没有贩卖假货。
   7)艺术品 (在讲意思之前,教师先放映一个短的视频,里面涉及中国字画,中国陶瓷以及西洋美术品等,待同学对这个词在头脑中有直观的印象时再给出解释)由艺术家通过  审美创作活动所生产的产品。造句:
  A:精美的微雕艺术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老师张大嘴巴,露出赞赏的神情,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
  B: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艺术品。
   8)天价 (老师首先提问:天有什么特点?肯定会有学生回答:很高。这时老师趁热打铁,解释天价就是很高的价,这里的天不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
  造句:这件衣服可真是天价啊,居然要1000多元。但是,有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可能会问老师:“那地价是不是指很低的价啊?”这时,老师在表扬该同学勤思考的同时也 要指出他的错误。
   9)礼物(老师在讲这个词时可点一名男同学来回答问题,师:你在情人节会送什么东西给你女朋友?生:巧克力或玫瑰花 师:很好,这两种东西就属于礼物),它是名词,指 在节日里朋友与朋友之间或亲人之间互相赠送的东西(gift)
 造句:你给我准备的新年礼物是什么啊?
  10)潘家园 名词,地名。北京的一个旧货市场,专卖古籍,文房四宝等。又有“鬼市”之称。老师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还有清晰的图片来向同学讲讲“潘家园”的来历,如果 可以的话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同学周末一同去参观游玩。
  11)不如 比不上,没有(not as good as)造句:
  A:我学习不如他。
  B:玛丽不如汤姆高。
 3.练习生词(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去消化老师刚刚讲的词)
   1)擦掉生词的拼音,点同学起来认读并注音。
   2)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卡片,每张上面写了一个词,同学们每人抽一张,根据卡片上的词语说话(不管是故事或造句都行),如果学生有错误的话,老师要积极的纠正。
 二.课文
 1.课文引入:同学们,刚刚我们已经学习完生词了,现在我们开始学习课文。首先教师让学生听录音(听2-3遍),然后在PPT上显示要讲的文段(刚刚讲过的生词要用彩色笔标出 ,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先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老师首先作范例,与一位同学来进行角色扮演(最好是自愿的学生);
     ☆然后同学两人为一组,模范老师进行角色扮演(出现问题时老师要及时纠正)
 2.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李杰明赞成叶菲菲去琉璃厂吗,他是怎么说的?(板书:买中国画干嘛……);
  2)李杰明希望叶菲菲去哪买中国画?(板书:与其……不如……);
  3)李杰明为什么不赞成叶菲菲去琉璃厂?(板书:……好是好,可是……,V+得起);
  4)琉璃厂卖的都是什么东西?(板书:……品)。
 3.讲解语法点:
  1)干嘛……?为什么,相当于英语中的“why”,后面接短语句子都行(通常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是对方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可以换成“为什么”,只是这个短语更加口语化,口 语中经常使用。
 A.菜都快凉了,你干嘛不吃啊?
 B.你干嘛不听他的话,他都是为了你好。
 2)与其……不如…… 相当于英语中的“would  rather…than”,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句式,它是一个选择句。与其和不如后面接相同的成分,但是表达者更倾向于不如后面的内 容。如老师设置一个情景:玛丽陪莉莉去买衣服,莉莉试了好多件,最终看中了一件白的和蓝的,她不知道该买哪一件,问玛丽的意见,玛丽回答说:“你与其买白的还不如买蓝 的,蓝的更亮一点。(这表明玛丽更喜欢的是那件蓝色的衣服),注意,在这种句型当中,与其后面的选择不是不好,只是和不如后面的选择比较而言相对有些不足。造句:A: 你与其沉浸过去,不去看看现在想想未来。
 ☆老师展示两张图片,上面是“物美”和“华堂”两个超市,老师给几个线索,小梨邀请小果去超市,她问小果想去哪一个超市,并且老师提示(物美比华堂要便宜),然后根据 这些内容,让同学们用刚刚学的内容帮小果回答。(小果说:你与其去华堂还不如去物美呢,物美要便宜很多的)。
 ☆然后老师让同学自己想例子并进行反复的操练(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
 3)……好是好,可是……,这是一个转折句。“好是好”指赞同某一种情况,“可是”则是引出另外一种观点,从而指出这种情况的不足。例:老师说,北京这个地方好是好, 就是气候太干了,不利于保养皮肤。(这说明,老师首先承认北京得天独厚,是个好地方,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但是,气候却显得不是很好。)然后老师指出,这里的“好”是 形容词,它可以被许多同类的形容词替换,可以是一个字如“难,快,矮,厚等”,也可以是两个字如“漂亮,美丽,干净等”。于是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adj.是adj.,(两个 adj.是同一个词)可是……,其中“可是”可以省为“可”:造句:
  A:这道题难是难,可(是)只要你稍下点功夫就可以拿下来的。
  B:从北京到上海,坐飞机快是快,可(是)花费比坐火车多得多。
  C:滑雪好玩是好玩,可(是)就是太贵,特别是在旺季,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老师这时可问学生对滑雪感不敢兴趣,为什么。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D:这个女孩漂亮是漂亮,可(是)太凶了啦,让人不敢接近。☆接下来利用这个句型组织学生做替换练习,巩固该句型的用法。
     她    是      ,可(是)                  。
   可爱    可爱           太凶了
   瘦小    瘦小           很勇敢
   优秀    优秀           很骄傲
 这个城市     是      ,(可是)                 。
         干净    干净         很拥堵
         安静     安静        很落后
 4)V+得起 ,即能承受得住,和英语中的“can afford”有相似之处。它的反义短语为“V+不起”。造句:
  A.这块地得两万元一平方米,以我们现在的收入,我们买得起吗?
  B.这个人我们惹不起,可是我们躲得起,我们还是离他远点吧,免得惹祸上身。
  C.这个地方的菜太贵了,像我们这样的工薪阶级是吃不起的,我们还是换一个地儿吧。
  D.鉴于我的老板这么看得起我,我一定要竭尽所能把这个项目拿下来。
 5)……品,表示一类事物的总称,用来概括每一类事物。例如:艺术品,化妆品,保健品,日用品等。“品”前面的成分表示事物的用途或属性。“化妆品”是指用来化妆的,艺 术品是指这类事物具有艺术的性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表示总称的都可以这样概括,只是限于少部分词,以后出现了我们再总结。
 ☆改变课文语体,将对话形式改为转述。
 总结
 这堂课我们主要讲了11个生词和几个语法点,希望同学们下去多多复习,把重点知识掌握了。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从今天所学的生词中任选3个造句
    3.根据今天所学的语法点,任选一个设置一个情景模式。

  教学后记:
  因为是第一次写教案,明显感到没有经验。写完后我发现原来的两课时好像不够,但由于我不知道每一个板块该用多长时间,所以就笼统的说了一下。鉴于是新老师,经验不足  ,所以教案写的比较详细,其中不免有些啰嗦的地方。还有一点,教案虽然比较详细,但是重点突出好像不够,可能学生学起来会感觉知识太多,一下子难以接受。然后就是我不  知道这些内容适不适合零起点的人来学,感觉有点难。

注:下一页附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12    讨价还价

 

           生词

讨价还价(tǎo jià huán jià)

琉璃厂(liú lí chǎng

安排(ān pái)幅(fú)上(shàng

货真价实(huò zhēn jià shí)

艺术品(yì shù pǐn

礼物(lǐ wù) 天价(tiān jià)

潘家园(pān jiā yuán

不如(bù rú)

 

 

 

 

 

 

 

 

 

 

        

 

         语法点

1.干嘛......

2.与其……不如……

3.adj.adj.,可(是)……

4.V+得起

5.……

 

 

 

 

 

 

                                       


 

[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23: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板书不知道为什么变成这样啦,字体格式都变~~~还有原来的加重符号,替换练习下面的横线也不见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0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

                                                                    王君   200865026 
课型
:中级汉语综合课
 
教材:(略)

教学对象:20个人,以欧美学生为主。

课题:第十二课    《讨价还价》第一部分:在宿舍里

教学目的:(1)通过词汇的学习及全课内容的掌握使学生了解相关话题的表达句式
          (2)能够就课文的话题进行独立的成段表达,达到相关话题的熟练交际目的。
          (3)掌握“V﹢得起”的搭配,及固定句式的搭配,如“干嘛……”“……是好,可是……” “与其……不如……”。
 
教学重点:(1)“V﹢得起”的搭配
          (2)……是……,可是……
          (3)与其……不如……

教学过程
一、词汇部分
(一)同学展示环节(每节课前让一个同学介绍两个自己喜欢或不懂的汉语熟语,板书),老师进行补充
  
(二)听写上节课的重点词汇,句型。词语学生默写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随时进行对比,最后询问学生都错了几个,了解掌握情况。

(三)认读生词
1、运用PPT图片来引入每个生词,给学生一个比较形象的概念。没有图片的只写汉字。学生读出之后,点出拼音,让学生自己纠错。
2、教师领读,并请学生跟读。每个生词三遍。
3、学生轮流读生词,每个学生读一个。轮回三遍。(如果读错了,老师指出来,并由下一个同学纠正,纠错后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两三遍。)

(四)讲解生词
▲1、讨价还价:bargain; haggle 
①字面意思:
情景模拟:我们去买衣服
卖衣服的人说:“这件衣服100元!”买方:“太贵了,70元卖不卖?!”
这一过程就叫:讨价还价。这里的“价”:价钱,价格。
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讨价还价吗?为什么?要求答案中含有“讨价还价”这个词。
(只要求少数几个人回答。)
②比喻义:
例句:谈判中,双方难免讨价还价。
这里的“讨价还价”有谈条件的意思。

2、天价
接着上面的话题,去买衣服,如果一件衣服价钱是一百万欧元,问学生怎么形容这件衣服。答案:“天价”。

3、琉璃厂   出示琉璃的图片,让大家欣赏。
【拓展】“…﹢厂”的造词结构:
先让大家举例子,之后补充:医药厂,鞋厂,食品厂,织布厂
 
4、艺术品   给出一些图片,西方的雕塑绘画和中国的石窟画,青花瓷等。
艺术﹢品:①艺术 art : 艺术家  艺术价值
          例句:这位艺术家留下了不少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②“…+品”:化妆品,日用品,药品,食品,毒品
          (可以让同学们也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用到过的)     
【注意】“一门艺术,一种艺术”都可以;而要用“一件艺术品”。

5、幅:量词  一幅画  a painting   一幅中国画

6、货真价实:
货:goods  可以用来买卖的物品  造词:货物,订货
货真价实:genuine goods at a fair price  货是真的,价格是实在的,合适的。
例句:他说那幅画货真价实。
              
7、礼物:present,gift     造词:生日礼物  送礼物
例句:他买了一件艺术品送给苏珊做生日礼物。

▲8、安排:  plan; arrange
1)名词  例句:今天你有什么安排吗?
               他的安排很周到。
2)动词  给他安排一个工作。

▲9、干嘛……?  why on earth; whatever for “干嘛……”是一种比较口语的用法。正式一点可以替换成“为什么……?”
例句: ①干嘛不说一声就走啊?
       ②(在黑板上画朵花)大家可以问老师:干嘛画朵花啊?  
【拓展】“干嘛”还可以放在句中和句尾:
例句:你干嘛买这么多礼物呢?=你为什么买这么多礼物呢?
      你问这件事干嘛?=你为什么问这件事呢?
      
▲10、上……  go to  “上”在这里是“去”的意思。
常用短语:上厕所/上洗手间 
情景模拟:——今天不上课了,我们一起上哪玩儿去吧?
          ——好啊,那上超市吧。

11、V﹢得起    can afford
“动词﹢得起”是一种搭配,表示的意思是,能够(有能力)……。文中“买得起”,意思是,有足够的钱能够买下sth。常见的还有:
例句:那些富人看得起我们这些穷人吗?(look up to)
      这么贵的房租,你付得起吗?(有足够的钱支付吗)
      他们人多势众,你们惹得起吗?(力量悬殊不大)
【注】它的否定形式直接将“得”改成“不”。“买不起”“看不起”“付不起”“惹不起”。


12、潘家园又有“鬼市”之称,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那里很多“宝贝”: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玛瑙玉器、中外钱币、皮影脸谱、宗教信物、民族服饰、“文革”遗物甚至生活用品,都可以买到,比较便宜。

二、课文部分
(一)领读课文1-2遍

(二)1、自由朗读:每个学生自己朗读一遍,不会的及时问同学或老师。
      2、找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发现发音问题及时纠正。
      3、听述课文:合上书本,老师指着词汇的板书,跟学生一起将课文复述一遍。

(三)提问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①菲菲星期六要去哪?买什么东西?
②为什么菲菲一定要去琉璃厂呢?
③琉璃厂的东西贵吗?
④如果送你礼物,你希望别人送什么呢?

(四)语法讲解:
▲1、……好是好,可(但)是……:表示先承认某一事实,然后转折,说明美中不足。
 例句:他家乡的风景好是好,可(但)是人太多了。
       还可以对这个句型进行扩充:
例句:她妈妈做的饭好吃是好吃,可是(但是)我们又不能去吃。
      安娜的眼睛好看是好看,可(但)是视力却很差。
这种“……是……,可是……”的句型,还可以这样造句:
例句:(拿起一瓶水)这杯水好喝是好喝,可(但)是已经凉了。
      (指着PPT上艺术品的图片)这件艺术品精致是精致,可(但)是不是我的。
       问问学生理解程度如何,然后让他们每人造句,可以先考虑2,3分钟。先让同学来纠正,老师再给出修改。

2、……好呢?   
例句:吃什么好呢?(What shall we eat?)
      去哪儿卖好呢?
      说什么好呢?
      怎么说好呢?

▲3、与其……不如……:not so much as ;would rather ……than……表示前面的一件事和后面的一件事对比起来,做后面的事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例句:(拿起杯子)与其喝白开水,不如喝果汁。
      (从讲台上走到座位上坐下来)我与其站在讲台上,不如坐下来。
       你与其唱个歌,不如跳个舞。


(五)总结:根据板书,将一节课的重点在回忆一下,并概括文章大意。


(六)板书:

讨价还价

 

天价

琉璃厂

艺术品

一幅中国画     

货真价实 

礼物 

安排 

干嘛……

上……

潘家园

好是好,可是……

 

买得起吗?

 

……好呢?

 

与其……不如……

 
(七)、练习部分
1、复习课文及笔记。
2、每个生词带注音抄写5遍。
3、填写相应的动词:
(  )价(  )价   (  )琉璃厂  (  )潘家园
(  )礼物         (  )安排    (  )艺术品
(  )得起         (  )洗手间
4、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__在课堂上说话,下课抄笔记,__上课认真听讲。
__上课专心听讲,下课__不用抄笔记。
她的衣服漂亮__漂亮,__价钱太贵了。
①是,可是   ②与其 不如   ③如果 就
5、用下列词语或句型编写一段对话。
艺术品  礼物      安排  上……  
好是好,可是……  与其……不如……
6、预习下一课的生词和课文。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

田美静 200865025

 

Ø  教学课题:第十二课 讨价还价()——潘家园部分

Ø  教学目标:1.通过掌握全课内容,联系自身实际生活,使学生理解“讨价还价”这种现象。

          2.掌握讨价还价的几种简单句式。

          3.汉字认读能力的培养。

          4.简单引入中国画的概念,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Ø  教学重点:1.“上”作为动词和介词的不同用法。

          2. 对讨价还价的几种句式的掌握。

          3. “才……呢”用法。

          4. “非……不可”用法。

Ø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本课共4课时,分两次课完成。

第1—    2课时:a.生词(611

b.课文(截止到老板给叶菲菲便宜了一百元)

c.语法点:满……都是……,才……呢。

第3—    4课时:a.生词(1218

b.课文(剩余部分)

c.语法点:“上”作为动词和介词的不同用法,非……不可,只要……就行,讨价还价的几种简单句式。

 

Ø  教学过程:                12课时

一、          引出课文话题

询问同学们有没有在中国讨价还价的经历,沟通是否有障碍,强调从课文中学习语句以应用到生活中。

二、          生词

1.     认读生词

1)     出示生词卡,教师领读。

2)     请个别学生认读,如发音有错误,请学生根据生词卡背面的拼音自行改正,如还是不对,则由教师纠正。

3)     请全班同学齐读生词。

<对于重点生词,贴在黑板上,以便于下面的讲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田美静

2.讲练生词

   1上当
    
吃亏,受骗 be cheated

²  模拟情境:

1.       买东西买贵了:这部手机要三千块!你上当了吧!

2.       被虚假信息蒙骗:他说你中奖啦?小心上当啊!

²  介宾结构,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如:上过当,上了他的当。

²  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

如:很上当,太上当了。

2……出来
   
与人的行为有关,用在感官动词后,比喻得出了某种判断。

²  模拟情境:

1.       她是个坏人,我早就看出来了。

2.       他话里的意思,我听出来了。

²  常与感官动词搭配,如:听出来、看出来、闻出来、感觉出来。

²  “出”与“来”之间可以插入所指的事物,用以强调。

如:我认出他来了;我看出问题来了。

或:你认出他来了吗?你看出问题来了吗?

<可以让学生用感官动词+出来做问答练习>

如:问:你认出他来了吗?

    答:我认出来了。(“认”可以替换)

  3) 眼力
    
 

          A.本义:视力。eyesight

            例:他眼力很差。

          B.课文中: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眼光;远见
    judgment; discrimination

            例:您连张大千的画都认出来啦?真是太有眼力了!

       4拿走

          A.本义:带走。Take away

          B.课文中:用在价钱后,表示成交。It’s a deal.

²  拿来 bring

<可以请一位同学演示,拿走和拿来的区别>

  3. 快速认读生词:(学生如还有疑问,可以在这时候解答)
    

   4. 描述生词的意思,让同学们猜出单词。

三、   课文

      1. 引入课文

        1)放映图片,给同学们简单介绍国画中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字画、古董画。询问同学们想不想把买这样的礼物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学习实用的讨价还价语句。

        2)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做的。

        3)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4)对话练习,请同学们不看书本,模拟刚才的场景。(有问题及时纠正)

      2.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用整句回答)

         1)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2)叶菲菲去潘家园干什么?(给她爸爸买一幅中国画。板书:中国画)

         3)潘家园的画多不多?怎么看出来的?(满街挂的都是画。板书:满……都是)

         4)李杰明为什么买东西的时候很小心?(因为上过当。板书:上当)

         5)卖画人说他看出来什么了?(那位小姐才真想买画呢。板书:才……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21:33:0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3. 讲解语法点

         1)满……都是 表示某种东西很多,到处都是。Be full of

²  表示具体的东西很多。

例:哇!这的风景可真美啊,满地都是花。

街上可真热闹,满街都是小孩。

²  形容很容易被人看出来的内在情绪、特点。

例:你看看他,满脸都是笑容。

这个孩子很淘气,满肚子都是馊主意。

²  为表强调,可以把修饰的事物提前,“都是”后的内容省略。

例:车可真多呀,满大街都是(车)。

雪可真大呀,满地都是(雪)。

          <由老师给出场景,请同学们顺应场景,用“满……都是”造句>

           如:老师:教室里的同学真多啊,                 

               同学:满屋子都是人。

               老师:Jim可真高兴,                   

               同学:满脸都是笑容。

               老师:外面的雪可真大啊,                     

               同学:满地都是。(提醒同学们当已经提到过修饰的事物时,“都是”后省略该事物)

         2)……才……呢 表示对比 make contrast

            例:我做的菜不好吃,我妈妈做的才好吃呢。

                这里的冬天不算冷,俄罗斯才真的冷呢。

²  此句式一般用来表示就某一领域,前面的事物比不上后面的事物。

²  此句式往往与带有“不”、“没有”等否定词的否定句搭配使用。

²  当此句式与不表否定义的句子连用时,不表比较,只表强调。

如:这件衣服好丑啊,我才不要呢。

今天天气好冷啊,我才不出去呢。

            <请同学们应用此句式,用自己的国籍、性别、身高等信息与同学进行比较。>

            如:你不是英国人,我才是呢。

                你不是女生,我才是呢。

         3)讨价还价句式:……还要……,太过分了吧!

            课文中:仿制品还要500块,太过分了吧!

            其它例句:<买衣服>这都脏了还要300块,太过分了吧!

                      <买水果>这都不新鲜了还要10块钱,太过分了吧!

            <请同学们提出自己想要学习的讨价还价场景,老师予以解答。>

四、          总结

叶菲菲到潘家园去买中国画,她看中了一幅张大千的画,卖画人要价500块。在交谈了几句后,卖画人给叶菲菲便宜了一百块。叶菲菲有没有买画呢?李杰明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Ø  作业

1.     口头作业:朗读生词、课文;预习第二节内容。

2.     笔头作业:完成以下练习。

3.     实践作业:去菜市场买水果的时候亲身体验一下讨价还价的经历,下节       课到课堂上陈述你的经历。

Ø  教具

生词卡、黑板、多媒体

Ø  课后心得(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板书设计及说明

            

           

 

附:练习题

1.     分别用“满……都是”,“……才……呢”造两个句子。

2.     用本课所学单词或句型完成以下对话。

A:老板,你这幅画是齐白石的吗?

B:呦,小姑娘,好         !被你         了,这就是齐白石的画。

A:那这幅画多少钱呢?

B:不多要,才500块。

A:哎呀,你别骗我       了,这里    大街    是卖齐白石的画的,你还要这么多钱,            

B:他们卖的都不是真的,只有我的             。既然小姑娘你真的想买,那400块你就       吧。

A:谢谢老板,我再看看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21:31:2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2: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

教案

张丹锋 200865006

教学课题:12      讨价还价

教学目的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够基本掌握课文中相关句型,并能够投入实际运用;

                    2)掌握重要生词、词组、句型        

  (3)了解中国人买卖过程中的习惯语,并掌握一定的讨价还价的句式和技巧;

  (4)对课文中出现的地名、物品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1)新句型:……是……,可是……;与其……,不如……;满……都是……;才……呢……;要VV,不V就……;非……不可……;再……就……;只要……就……。

                     2)新词汇:A.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词汇、地名;B.买卖时交际相关用语。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4课时。

第1—       2课时:(1)生词(17);

2)课文(第一部分,即“李杰明不回答之前”);

3)语法点:A.句型:……是……,可是……;与其……,不如……;满……都是……。

            B.重要口语用语:……得起;上当。

第3—       4课时:(1)生词(818);

2)课文(第二部分);

3)语法点:才……呢……;要VV,不V就……;非……不可……;再……就……;只要……就……。

 

教学过程:                12课时

一.             引入课题:

        1.播放一段与“讨价还价”有关的中文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同时引起其兴趣,增强上课动力。

        2.问学生是否有过相似经历,请其讲述,互相讨论。

二.             生词:

1)分发生词讲义,带领学生认词、记词(讲义课前准备好,既有生词又有拼音)

A.先让学生自己认读生词,课参考讲义上的拼音;

B.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3遍,可根据第一轮学生认读情况有所强调)。

C.检查,巩固认读。先集体回答,熟悉后,请个别同学单独认读,并让其他同学一同为其纠错,教师根据其认读情况标记易错字,并对此进行加强练习。

<注:重点生词写在黑板上,便于讲解。>

(2)      讲练生词:

A.讨价还价: 买家与卖家为自己的利益争论成交价,或指与对方讲条件bargain with sb. for a supply of sth.

<模拟情境>

a. 买东西时:杰克想买一件外套,商店老板开价100元,杰克觉得太贵,问老板能不能便宜30元,杰克正在与老板讨价还价。

b. 讲条件:杰克的妈妈让杰克写好所有作业再出门玩,杰克问妈妈能不能写好一半就出去,杰克在与妈妈讨价还价。

<>1.并列结构,可以在句中说明对象,也可根据语境省略,一般用介词“与”、“和”

我在和他讨价还价;他与老板讨价还价;我在讨价还价。

2.“讨价还价”后面不能有宾语:

我们讨价还价老板(与老板讨价还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18:30 , Processed in 0.09346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