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子非鱼

[汉语发展史]期中作业——方言词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22: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方言(广东茂名)

×

有“载人”意,如:“我车你”

车:用缝纫机缝补衣服,如车衣服(用缝纫机缝补衣服)

闽方言(福建漳州)

×

有“载人”意,如:“我车你”

车:缝纫机的针在衣服上走线,如车衣服(用缝纫机打衣服)

湘方言(湖南湘西)

×

 

赣方言(江西南昌)

×

车有“缝衣服”的意思,如:车衣服

客家话(广西贺州)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车”的“车辆”“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两个义项在普通话及各大方言区都使用,在此不作列表。

【小结】:1、“车”作“转动”讲,只存在于以四川、云南、贵州为代表的西南官话区,其他方言区,并无此用法。

         2、在粤方言和闽南话中,“车”可作动词,“载人”讲,如“我车你”。但在其他方言中,并无此用法。

         3车”在赣方言和闽方言中,还有“缝衣服”的意思,(师按:某些粤方言也有此用法。)我答:经再次调查,粤方言的确有此用法,意义和闽方言几乎一致,)唯一不同是,闽方言和粤方言主要指用缝纫机打衣服。

         4、在其他方言区,“车”就制作“车子”和“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中,与之相对应的是“转”字:

  转:《说文》:“转,运也”

【小结】:转:本义:“用车运输”——→“回还,辗转”(段玉裁:“转,还者复也,复者往来也。”)——→“变化,改变”——→“旋转”(《随书·艺术专·耿询》:“以水转之,施于室闇中。”)

 

四、拐:

1、(1)拐杖:《广韵·蟹韵》:“拐,手脚之物枝也”

  2)瘸,跛行。

  3)把人或财物骗走:《字彚·手部》:“拐,拐骗”

  4)错,坏(一般用于事后,人们的抱怨,有后悔的意味)

5)转弯;

  6)弯曲处,角;

7)用手臂碰

【小结】拐:本义:“拐杖”——→“跛行”——→“拐骗”——“转弯”  —→“转弯

                                                          “错,坏”

处,角”——→“用手臂碰”

             

2、“拐”的本义是“拐杖”,由需要拐杖的情况引申出“跛行”的意思,又由使人失去拐杖的义项引申出“把人或财物骗走”。而拐骗是件坏事,因此引申出“错、坏”的意思,此用法一般用于事后,人们的抱怨,有后悔的意味。把人或财务拐骗需要大脑转个弯,由此引申出“转弯”,又由此引申出“弯曲处,角”;用手臂碰,是手臂作弯曲状,用手肘处去碰,由此又引申出“用手臂碰”的意思;。

 

3、在四川话中,拐的几个义项都十分常见。“拐杖”“瘸”“拐骗”“转弯”义项和普通话无异,故不赘述。

  1)转弯处,角:这个主要是用作名词,如四川谚语:“脸皮比城墙到拐还厚”。(脸皮像城墙转弯处一样厚)

  2)错,坏:主要作形容词讲,可以用作谓语和补语。如:“这下拐咯”(这下可坏了),“这个人没得拐”(这个人很好,不会有错的)。

  3)用手臂碰:主要作为动词用,还有一个意义是“用手臂去碰”,这个碰,主要是指手臂作弯曲状,用手臂处去碰,如:“他拐了我一下”。(他用手臂碰了我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区

转角处,角

错,坏

用手臂碰

备注:

北方官话

华北(淄博)

×

×

 

西北(兰州)

×

×

有“麻烦”意,如“麻拐”

西南(贵阳)

 

江淮(武汉)

 

吴方言(浙江嘉兴)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方言(广东茂名)

×

×

 

闽方言(福建漳州)

×

有“扭了脚”意,如“拐脚”

湘方言(湖南湘西)

 

赣方言(江西南昌)

×

×

×

 

客家话(广西贺州)

×

×

×

 

【注:“拐”的“拐杖”、“瘸,跛行”、 “拐骗”和“转弯”四个义项在普通话及各大方言区都使用,在此不作列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结】:1、“拐”作“拐角处”、“错、坏”、“右手臂碰”这三个意思讲,主要存在于地理位置较近的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和湘方言区。

         2、其他方言区部分使用了“拐”的其他几个义项,如西北官话区、华北官话区和粤方言区都使用“拐角处”的意义,而闽方言有使用“拐角处”和“用手臂碰”的义项。

         3、其他方言区没有使用这三个义项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摆:

1、(1)拨开,排除:《广韵·蟹运》:摆,摆拨;

《集韵·蟹韵》:摆,开也。

  2)排列,放置:张衡《西京赋》:置互摆牲。

马荣《广成颂》:摆牲班禽。

  3)说,陈述

【小结】摆:本义:拨开,排除———→排列,放置———→说,陈述

 

2、“摆”的本义为“拨开,排除”,由此引申出“排列、放置”的意义,把话排列、放置出来,就是摆“说,陈述”的含义。

 

3、“摆”作为动词,表示“说,陈述”的意义在四川方言中较为常见,其既可以做及物动词,如摆龙门阵(聊天),也可以作为不及物动词,如摆一摆(聊一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4.在其他方言区(按七大方言区划分)的情况:

方言区

说,讲

备注:

北方官话

华北(淄博)

×

 

西北(兰州)

×

 

西南(贵阳)

 

江淮(武汉)

 

吴方言(浙江嘉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方言(广东茂名)

×

 

闽方言(福建漳州)

×

 

湘方言(湖南湘西)

×

 

赣方言(江西南昌)

×

 

客家话(广西贺州)

×

 

【注:“摆”的“拨开,排除”的本义,现已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而“排列、放置”在普通话及各大方言区都使用,在此不作列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2: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结】:除了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其他方言区都没有“说、讲”的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7 15:57 , Processed in 0.07661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