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质:内容。文:形式。野:粗俗。史:浮华。彬彬:融合适中。 译:孔子说:内容胜过形式就会粗俗,形式胜过内容就会浮华,内容与形式融合适中,然后就能成为君子. 2.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注:乐:喜欢。 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性格就象水一样活泼,有仁德的人就象山一样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会长寿。 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疏食:粗茶淡饭。 译:吃着粗糙的饭,喝着白开水,曲着手臂当枕头睡觉,生活的乐趣在其中,如果是以不当的方法取得富贵,对我就如天空中的浮云一样。 评:在现在社会中,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物质的享受,还是精神的充裕。是自然的享受快乐,还是拼命的去追求快乐。我们能不能抵挡诱惑,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乐。我同意孔子的观点,乐在于自然,在于精神的充裕。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早上听说并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就算死了也无憾了! 5.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注:反是:完全相反。 译: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促成人做坏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孔子给了我们学习的三种境界:学会,学会爱好,学会以知识为乐。我现在只能做到学会,所以我的学习境界还处于低级阶段,我还做不到真正的因为乐去学习。我觉得只有你懂得为快乐去学习,你才能说你会学习。 7.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怨,尤:埋怨。下学而上达:学了基本的知识却能参悟高深的道理。 译:孔子说:不埋怨老天,不埋怨别人,学了基本的知识却能参悟高深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老天了吧! 8.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评:孔子杜绝的四种弊病,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我想谈谈我对这四个要求的理解 毋意,突出了实,实则有据,避免了臆。毋必,突出了析,析则达辩,避免了绝。毋固,突出了活,活则变通,避免了固。毋我,突出了谦,谦则容众,避免了我。人应当坚持实,析,活,谦。 9.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10.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谦虚,宽容,忍让,看似简单。可是,要做到这些,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曾子的一句话,是我们一生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