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教学相关] 【作业】读《论语》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2 23: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点评~

其实那个智者仁者我本来想写黄蓉郭靖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2 23: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谢谢老师的评论!以前只记得老子说的那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觉得很有道理。这次做作业了才知道孔子也有相似的观点,所以有感而发,略述拙见,被老师表扬了,好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00: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课本内容: 
1.
子曰:(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君子。” 
【注释】 
(1)
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
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
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
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
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原文】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2.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原文】 
3.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
饭疏食,饭,这里是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
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 
4.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
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
重:庄重、自持。 
(3)
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
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
过:过错、过失。 
(8)
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1)
尤:责怪、怨恨。 
(2)
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7.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音zhì,同;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0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外内容:
8.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0.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
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
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
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想对自己比较喜欢的第三第四第九句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对第三句:什么是乐?乐的实质是满足感。是物质上的满足产生了乐,还是心灵上的满足产生了乐,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孔子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人应该去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对孔子来说这也许会比较容易,毕竟那个时代的诱惑不是很多。可是到了现代社会,有多少人能真正去追求心灵的乐,每个人每一天都在不知疲倦的工作与劳动,为了前途,为了好的生活。给自己一颗快乐的心吧。

对第四句:君子,要尊重自己,谈何容易。多少人能仔细思索自己的每一个举止,多少人能严格要求自己,多少人能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把自己当成他人对待。人总是在喊“ 我要自尊,”可我们就不能把这个词语反过来读 人要尊自”,每一个人都要先做到尊重自己,然后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对第九句:我记得荀子有一句话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孔子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一种人品。我想说得是这句话中的另一层意思,如何看人。能够发现岁寒中的松柏,能够看到落魄中的英雄,才是真正的相才之人。

王婷  金融五班  200741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赞同楼上的观点,幸福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幸福的追求又会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0: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点评,对“仁者”的理解终于更有层次了。看过老师读的曾国藩的话,感觉还是挺复杂的,不愧是一代为官的典范,见地很有号召和警醒作用,可惜自己最终却也难逃实力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他的“不能只顾自己”的立场我们还是要坚持的。

以后有机会希望多和老师沟通一下,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3: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君子.

注:质:内容。文:形式。野:粗俗。史:浮华。彬彬:融合适中。

:孔子说:内容胜过形式就会粗俗,形式胜过内容就会浮华,内容与形式融合适中,然后就能成为君子.

2.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注:乐:喜欢。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性格就象水一样活泼,有仁德的人就象山一样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会长寿。

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疏食:粗茶淡饭。

译:吃着粗糙的饭,喝着白开水,曲着手臂当枕头睡觉,生活的乐趣在其中,如果是以不当的方法取得富贵,对我就如天空中的浮云一样。

评:在现在社会中,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物质的享受,还是精神的充裕。是自然的享受快乐,还是拼命的去追求快乐。我们能不能抵挡诱惑,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乐。我同意孔子的观点,乐在于自然,在于精神的充裕。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听说并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就算死了也无憾了!

5.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注:反是:完全相反。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促成人做坏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孔子给了我们学习的三种境界:学会,学会爱好,学会以知识为乐。我现在只能做到学会,所以我的学习境界还处于低级阶段,我还做不到真正的因为乐去学习。我觉得只有你懂得为快乐去学习,你才能说你会学习。

7.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怨,尤:埋怨。下学而上达:学了基本的知识却能参悟高深的道理。

译:孔子说:不埋怨老天,不埋怨别人,学了基本的知识却能参悟高深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老天了吧!

8.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评:孔子杜绝的四种弊病,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我想谈谈我对这四个要求的理解  毋意,突出了实,实则有据,避免了臆。毋必,突出了析,析则达辩,避免了绝。毋固,突出了活,活则变通,避免了固。毋我,突出了谦,谦则容众,避免了我。人应当坚持实,析,活,谦。

9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10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谦虚,宽容,忍让,看似简单。可是,要做到这些,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曾子的一句话,是我们一生努力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4: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点评:)

潘霏同学对智者和仁者的阐释十分生动,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21: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潘霏在2007-11-11 22:28:49的发言: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里仁》

质:本质,内容等。文:文采,形式等

野:粗俗    史:浮华

彬彬:融合适中

人的本性若胜过文采,就会粗俗;人的文采若胜过本性,就会浮华。文采和本性均衡交融合乎中道,方为君子。

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知:通“智”

有智慧的人喜好水,有仁心的人喜好山。智者动如脱兔,仁者静如处子。智者得志而乐,仁者无忧则寿。

……  

古人说话十分精炼,正所谓微言大义。如第二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乐水,因为他们才华横溢善于应变正如水的灵动;仁者乐山,因为他们深明大义处事坦然正如山的沉稳。智者做事敏捷动如脱兔,仁者如深修内功以不变应万变。余私以为仁者比智者境界更高一重,正如习武的最高境界不不在于招式的新奇灵活而在于内力的浑厚。智者或许在官场上飞黄腾达八面玲珑,而仁者如世外高人不滞于外物,将名利视为尘土。仁者的大仁大义要在历经磨难之后才能成就,而能坚守仁义更需要坚定的信念。

   ……

       我很赞同这位同学的看法。的确,仁者可以看作智者的升华。智者虽“动”,但活泼有余沉稳不足,需经历磨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而我认为仁者并非一定要超然物外、将名利视为尘土。诚然,“仁者乐山”,山是隐居之所,但“仁者”也可以身于尘世但又不拘泥于尘世,身处官场却不追名逐利。不强求、不奢望,以一颗平静稳重的心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我想这也是“仁者”的一种境界吧?

                                                                                                                                                               金工1班  林岳 200742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12: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孙芬在2007-11-7 11:45:11的发言:

就一个国家民族而言,更是如此。文质在我们国家的表现形式应该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吧,很可惜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文明却没有迈出与之相匹配的步伐。韩国竟然声称他们是儒学最后的家乡,道家学术《庄子》成为外国排行榜上的畅销书而在我们国内却无人问津……我们是该庆幸我国的学术受如此好评呢还是应该悲伤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化正一步步的丢失呢?在这个追名逐利金钱至上的功利社会,我们能否守的住自己心灵上的一丝空明呢?

------如果有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则民族幸甚,国家幸甚。对于现状,也不必过于灰心,从我们自身开始,如柔石所说,只要做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03:03 , Processed in 0.0737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