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屋子

[文 学] 文学系的童鞋,聊聊高考作文题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9 11: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6-8 17:33 发表   从一名学生那里听说过,她们那儿连课内教育都没有,一上高中,就开始做题,连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都不讲。我当时听了大吃一惊,这样也可以啊?在微博上问我的当高中语文教师的朋友,他说,怎么就不可以?讲题 ...
哎,可憐死。我們當時還沒這么變態,高中語文還是學到很多好東西的。志趣的培養主要靠小學階段的家教,層次的提高就看中學了,語文起的作用最大。我們一直到高三下才訓練語文題,理科倒是整個中學一直在做題。我還記得高二開始語文老師叫我們寫隨筆,每周任選一篇給他看。那段時間配合著學意識流、荒誕派等等,大家進步都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0 22: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坛里唯一的中学老师了吧?哈哈哈,我觉得我很有资格说说这个问题。

 

虽然只工作了一年,但对于业务已基本熟悉,对于教育,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段内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性格、思维、素质、发展方向会初具模型、左摇右摆、犹豫不定、逐渐明朗,并基本定型。就我的实际经验来说,孩子们真的非常非常的非常的不知好歹、不识好赖,因为独生子女所有的教育,他们根本不明白如何和人相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非观念相当之混乱。所以中学教育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形成、技能的培养,只能是教育的一部分,即“教”,根本不是“育”,“育”是指德育,即品德教育,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能够做一个正常的、具备理性能力和感性成立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我记得去北师大附中(就是钱学森的母校,邓颖超曾在这里任教)培训的时候,初中部副校长对我们说,教育的真正意义,不是培养多少北大清华,不是培养多少诺贝尔奖,而是学生们有健全的人格,能够成为社会的积极因素,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也不能让他成为危害社会、危害家庭、危害自己的危险分子。所以,这样的作文题目,没错,是一种指挥棒,是一种教育导向,但,这不是“教”的导向,而是“教育”的导向。为什么人有素质了,变态的人还是那么多?没有人性的还是那么多?也许中国人可能归罪于文盲多、不懂法,那西方人呢?他们上大学都不要钱了,人人素质都那么高,变态的人比起中国来时只多不少,比如说加拿大的恋尸癖,比如说美国的地铁啃脸狂人,比如说各种校园枪杀案,比如说恣无忌惮越镇压越狂热的黑客,比如说坑狂扩臀的麻辣妈咪,比如说有儿有女的老人尸体在房间里三年才有人发现。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这种频频发生的错乱,我只能认为,一定是教育的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从我个人来说,我也是这种教育制度教育出来的,但比起国外的教育,我发自内心地更喜欢中国的教育。我认为只有中国能够做到上下五千年,这和我们延续着的教育、传统是有很多关系的。民国时代的高考题和现在的高考题其实是有相似的地方的,比如都是要考生明白如何正确看待事物、如何妥善解决问题,我认为是一脉相传的,这甚至跟中国哲学的实用主义有历史渊源关系。至于我们所痛恨的教育制度,我觉得有这样一些原因:许多中学老师只能做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但并不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引导,因为他们自己所受的教育就不成功,就是功利性的为了成绩的教育,就是不把学生当做一个人而是学习机器的教育,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而不得不读书的教育,就是只有智商没有情商的教育。负责任地说,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真的不是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甚至是很有希望的,虽然道路有些漫长,但是,已经有现行者上路了,而且我们学校、我们的同事、我,都正在这条路上前进,我们没有痛苦,我们快乐,并且很有收获。

 

综上所述,法国的高考题充其量就是个阅读理解,读了哲学书、艺术书,发表一下读书心得,根本不能作为教育的考察手段,尤其是“育”。人不能光有大脑,心才是更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0 23: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小白杨,如何才能考察德和育呢? 举孝廉?推荐?上山下乡?替老换幼?或者查档案加选举? 我倒有个办法,看悼词,肯定屡试不爽,不知道可行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0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笑我哦,我没明白清水浊水与肉联厂工人被困冷库的故事有什么关联?谁好心告诉我一声?(我真幸运,不是今年参加高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3: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羊 于 2012-6-20 22:28 发表 我是坛里唯一的中学老师了吧?哈哈哈,我觉得我很有资格说说这个问题。   虽然只工作了一年,但对于业务已基本熟悉,对于教育,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段内一个人的世界观、 ...
        小白楊,不好拿外國的負面個案覆蓋外國教育吧?如果以社會危害程度作為教育成敗的標尺,中國的例子不勝枚舉啊,一個三聚氰胺或明膠害的不是幾個幾十個人呢,但我和很多大陸學生交談這些事時,他們還會回我,你說有毒,可我們喝了那么久也不見得得病呀。。。另外,請問,為什么外國出來個異類全世界都會第一時間知道,媒體瘋狂報道分析,法律界人士及民眾嚴陣以待;而中國一個礦難死那么多人,總似風過耳,不了了之。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大部分人聽習慣了礦難死傷過百人的記錄,如果有一天一個小礦難死傷幾十人,民眾可能還覺得死得少了呢。這就是中國現況,和傳統教育脫不開干系吧。
        我們的德育很小就教孩子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共產主義,無比高尚啊。我從小比較嬌縱,不服師長,祖國人民的概念更是吸收不進腦子里;在我正式工作領工資前,錢是父母的,我視這些財務都是外人之物,也不懂啥共產。一直以來,只是想早日獨立,不必太受制于人吧,沒有其他更明確的信仰。于是,你會珍惜自己的勞動付出,評估得到的報酬是否能達到心理平衡,如果不平衡,開始反抗;你也開始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懂得一個良性秩序的建立需要人人各得其所的前提;然后你意識到,自身價值得到體現后,金錢的累積并不能讓人更快樂,你會往更高的精神世界追求;生活相對安定的話,一般人不會想通過冒險的方式取得更多名利,這也降低了低智商犯罪率。個人認為,這樣的社會會更積極,也比較有力量。
       綜上,個人對教育的看法是,先培養獨立能力,再穿插談高尚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23: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2-6-20 23:29 发表 请问小白杨,如何才能考察德和育呢?举孝廉?推荐?上山下乡?替老换幼?或者查档案加选举?我倒有个办法,看悼词,肯定屡试不爽,不知道可行不。。。

 

不懂就问嘛,木耳同学,不要说开这种没有水准的玩笑话。

我原来也很好奇。11级散伙饭那天,我跟好多老师聊天,闫老师的话我印象最深,“要用爱来感染他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一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东倒西歪、交头接耳,你就会没来由地很生气,于是“感染”就走样了。

 

学生的德育工作很难做,教育界都研究几十年了。我们学校走的是北师大三帆中学的可视化德育策略,将良好习惯的养成贯穿到每一个角落里,以班级为单位,可视化评比自习纪律、学习习惯、卫生状况等等,比如说坐姿、走姿、服装整洁与否、课间操情况、眼保健操情况、宿舍纪律、宿舍卫生等等等等,每周用小水滴贴纸对优秀班级进行奖励,十颗小水滴就可以使班门上的小树苗长出一片叶子,每月对所有良好习惯养成进行总结,在光荣榜上给优秀班级加一颗小红星,每学期评选示范班级和行为标兵,以红榜的形式全年级展出。

 

这么多非常辛苦,非常复杂,值周生在开学初就接受培训,并且需要每周交班,学生处的老师更辛苦。但是进行得非常之有序。

 

这么做,一定程度上是响应了教育部新提出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政策,但更多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进行育人。我可以保证,我们学校的绝对不是走过场,现在北师大、三所附中、大同政府都盯着我们,所有人都必须玩命……真心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23: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羊 于 2012-6-20 22:28 发表

从我个人来说,我也是这种教育制度教育出来的,但比起国外的教育,我发自内心地更喜欢中国的教育。我认为只有中国能够做到上下五千年,这和我们延续着的教育、传统是有很多关系的。民国时代的高考题和现在的高考题其实是有相似的地方的,比如都是要考生明白如何正确看待事物、如何妥善解决问题,我认为是一脉相传的,这甚至跟中国哲学的实用主义有历史渊源关系。至于我们所痛恨的教育制度,我觉得有这样一些原因:许多中学老师只能做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但并不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引导,因为他们自己所受的教育就不成功,就是功利性的为了成绩的教育,就是不把学生当做一个人而是学习机器的教育,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而不得不读书的教育,就是只有智商没有情商的教育。负责任地说,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真的不是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甚至是很有希望的,虽然道路有些漫长,但是,已经有现行者上路了,而且我们学校、我们的同事、我,都正在这条路上前进,我们没有痛苦,我们快乐,并且很有收获。

 

“但比起国外的教育,我发自内心地更喜欢中国的教育”,呵呵,怎么比出来的?:)

 

中学校里有很多好老师,很努力,这话我信,就像我相信大学校园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老师一样,并且也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老师,自己也还算努力,但即使如此,我还是要说,我们的大学教育理念远不够先进,具体的教育过程,也在很多方面都比那些先进国家的教育落后许多。当然,你也可以反问我是怎么比出来的,我也没受过国外的教育,但总还是读了一点谈国外教育的书,从那些书所描述的情况,我们的确落后。教师努力,尽责,跟整个教育体系落后,两者不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00: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2-6-21 13:04 发表         小白楊,不好拿外國的負面個案覆蓋外國教育吧?如果以社會危害程度作為教育成敗的標尺,中國的例子不勝枚舉啊,一個三聚氰胺或明膠害的不是幾個幾十個人呢,但我和很多大陸學生交談這些 ...

 

谢谢灵儿姐姐的关注!灵儿姐姐说得有道理,我们俩的观点也不是完全冲突。我这个人比较理想主义,面对困难和问题,总是愿意一厢情愿地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且还天真地相信正义一定会感天动地,所以我很少找原因,对于原因我只能大概地猜测,我更喜欢的是想办法,在想和试的过程中,原因会慢慢地浮出水面。我工作以后,就一直在想办法和试方法,前面说的一大段都是平时工作时的一些想法,正确与否,我也不知道,呵呵。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恢复高考三十年,这三十年发生了太多,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00: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6-21 23:36 发表   “但比起国外的教育,我发自内心地更喜欢中国的教育”,呵呵,怎么比出来的?:)   中学校里有很多好老师,很努力,这话我信,就像我相信大学校园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老师一样,并且也看到了很多这样 ...

 

我的比较来自于,我发自内心地喜欢我的老师们,我几乎和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那些外国人连妈都不管,还指望他们会多喜欢老师?神马我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要鱼与熊掌兼得嘛!父亲生气了,要躲得远些,免得父亲背上暴戾的骂名;告发父亲的儿子,到了公堂上先要被绑起来打一顿。明明是人的社会,非要被那些所谓的真理、所谓的理性。所谓的法律、所谓的正义所统治,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正即反,一竿子打死,难怪资本主义必将灭亡,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关于大学中的教育制度的问题,我没想过,现在只是对初中有想法。现在教育的焦点在于高考,在于中学,中学教育被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也被加上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甚至把一切过错都推到中学教师身上,比如大学生素质问题,高分低能问题,眼高手低问题,自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欠缺,实践能力的欠缺。

 

我还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学老师科研任务那么重,有多少时间钻研教学?有多少时间互相切磋教学技艺?也许时间没我想象的那么少,我只能说说我们学校的教研任务有多么的重:每学期,北京的教学总监来指导两次,每次四五天,所有人的课听一遍,评一遍,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推门课,期中期末查教案、查学生作业,每周有大同一中的名师来指导教研,期中期末要有考试成绩分析,这个学期刚刚结束了转正定级汇报课评比、说课评比、作业批改评比、教案评比、两笔一画评比、导师履职评比,最后的分数要决定老师们的去留。我真的给跪了,单说教案吧,教案都必须手写,大学期间写的字加起来都没我一个学期写的教案多;作业一摞就53份,练习册、作业本、作文本、单元检测、听写、默写,每次作业评审,语文学科不得少于三十次,并且要批改及时、有鼓励性的话语;早读6点30开始,晚自习10点多下,一下课一办公室孩子哇哩哇啦,回了家还有家长不停打电话……

 

我不是老师,我就是个辛苦的老农……

教师是个高危行业,有过劳死的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00: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6-21 23:36 发表   “但比起国外的教育,我发自内心地更喜欢中国的教育”,呵呵,怎么比出来的?:)   中学校里有很多好老师,很努力,这话我信,就像我相信大学校园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老师一样,并且也看到了很多这样 ...

 

说得跑题了,教师的尽责、努力和教育制度不矛盾,完全同意。不过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的,有时候有的教师的尽责和努力将教育制度的弊端高倍数地放大,比如说没完没了的拖堂和题海战术,用时间来补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6 06:38 , Processed in 0.06089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