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11-29 09:54 发表 2011.11.15《水浒》九十回之后,真是不忍看。英雄魂断,好不伤感。然而使英雄飞黄,又是不堪,还不如毁了干净。2011.11.17初冬天的大晚上和宿舍姑娘去东门,拣一间小摊,烫麻辣烫来吃。直吃得满嘴抹油,肺腑都热起来 ...
呵呵,看你的状态,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那段时间你在读什么,写状态的文字就会带上阅读对象的那种味道。如上面两条,前一条在说读水浒,下一条就变成:“初冬天的大晚上和宿舍姑娘去东门,拣一间小摊,烫麻辣烫来吃。直吃得满嘴抹油,肺腑都热起来”,这就串入水浒味儿了:)
嘿嘿,老师发现了呀。小鱼老师也说过,我之前倒很不自觉。大概心性未定吧。待我仔细看看:“昨夜思虑蓬芜,郁结悬鲠”,这时是看《聊斋》,前后也都说到狐鬼花妖,可以为证。“春之夕,月窗花影,小炉温酒”,这时在看明朝小品,其下便说明清女子如何如何了。但这文言不道地,没法子啦。“入晚步过旱柳路,沉醉春风庞面”,这时是迷上粤语歌了,后面写歌词写得很兴起也都是,是不是有几分粤语的味道呢?究竟不像普通话。至于“劳什子的破事”“禅喝警迷心”,这自然是从《红楼梦》来的,所谓“阔别数载”,前面已说了嘛。丝丝许许,我都还辨认得出。但一般也不是刻意去学,或许看书知趣,自觉不自觉就带出来了。本来这些状态许多都是拿手机写的,即情即景,说完了事,图个好玩,也没得修改,所以总有个随意在。这样写字串味儿,想想就像小孩儿咿呀学语,搜尽枯肠不能够,原是要从学而习之开始的。但如何不执一途,熔铸自然,还看日后造化了。总之,多谢老师提点啦:)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11-29 10:04 发表 2012.11.05 上午无事,乌龙一场后,觅了间快餐厅,翻看随携小书。张中行讲民国旧人,有些是我熟闻而仰止的,一字一行读来,极有意兴。度日处世,想来须学前辈躬行为好。我爱民国,都恨不得刻枚印章,曰民国后人, ...
呵呵,向你力荐《负暄琐话》,不止是为了让你看民国风流,其实还有层用意,就是让你体会一下张老先生的文字:)
我的体会是,老师所说“积淀”之外,张老的文字朴淡沉稳,不露痕迹。用意在告诉我,读书而要能化,要紧在一“化”字,对吗?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11-29 09:54 发表 呵呵,我还记得那天讲的是什么,是讲水浒中那个唯一给世间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好汉。那一天也在人人网发了一条状态: 下午去上课的路上,狂风漫卷,片片阔叶纷飞如雪,驻足看了片刻。而后讲《水浒》,两年没讲了,今天讲到第三讲才刚刚进入状态,下一讲就要结束,要留时间给《红楼》。时间永远不够……
原帖由 寒凝 于 2012-11-29 00:03 发表 哎呀,他都不喜欢你,你喜欢他干嘛?! 最近看到这样的小姑娘就又心疼又来气,又想到自己曾经也如此这般过,不由得感叹,真不是小女孩的年纪了呀。
曾经以为喜欢过嘛。都过去啦。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11-29 09:54 发表 下午去上课的路上,狂风漫卷,片片阔叶纷飞如雪,驻足看了片刻。而后讲《水浒》,两年没讲了,今天讲到第三讲才刚刚进入状态,下一讲就要结束,要留时间给《红楼》。时间永远不够……
2010.05.07 夏日里第一个愿望,要买一条棉布的碎花长裙,落到脚踝的,走起路来裙裾生风,似是水的涟漪。
这个愿望实现了吗?棉布中似乎只有人造棉比较柔软,走起路来有涟漪效果;还是丝质、纱质的料子更符合你的要求吧。记得去年夏天有次读书会散场时,看到寒凝站起来往外走,黑色短袖衫,明黄色(跟现在的头像色调接近)百褶纱质长裙,身材高挑,“裙裾生风”,一瞥之下,很是惊艳。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2-12-1 09:09 发表 2010.05.07 夏日里第一个愿望,要买一条棉布的碎花长裙,落到脚踝的,走起路来裙裾生风,似是水的涟漪。 这个愿望实现了吗?棉布中似乎只有人造棉比较柔软,走起路来有涟漪效果;还是丝质、纱质的料子更符合你的要求 ...
原帖由 行香子 于 2012-12-1 11:37 发表 没有呢。这是看隔壁屋的一个姑娘穿了,很惊艳,才想买的。可是我个头不高,穿长裙不好看,所以羡慕羡慕罢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19:12 , Processed in 0.06244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