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木耳 于 2013-8-21 12:03 发表
呵呵,只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可没说两者是并列关系。至于其他么,很少有著名作家会说,自己写作的目的是让一小部分评论者评头论足,或者说让小众获得满足。这是不是有点吊诡呢?你以后写小说,肯定也是面向大众吧 ... 呵呵,恰恰相反,我举这两者,确是并列关系。因为同时考虑到这两个因素。 作者的主观看法并不代表客观事实。另外,作者的任务只是完成作品,至于受众如何,批评如何,都是另外一回事了。其实与作者本身不很相关了。 至于说写作的目的,我记得余华曾说过,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乔伊斯写《尤利西斯》,故意写得晦涩难懂,就是要让读者看不明白,甚至要让评论家也看不明白。这话他也公然宣称过。他甭管大众小众,可都不留情面。 至于大众与小众,美国作家查德·哈巴克在回答当下文学是否死亡时,说: “我想,泛泛来说,文学从来没有大众过。它的受众从来都是很有限的。文学永远吸引着热爱文学的那些人,尽管只是一小群人。但这一小群人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并且规模大概同以往也一样。所以如果你是一位纯文学作家,你想我要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来读我的书,你大概会失望。因为文学从来不是这样的。也许某些书可以成为畅销书,大有名气。但事实上文学是为那些热爱文学,理解文学的人而存在的。我想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的,并且也将持续下去。我想作家写作是因为他们热爱写作,你写作是因为你热爱写作。当然有另外一些人不这么想,也很正常。” 我很赞同哈巴克的观点。文学是为那些热爱文学,理解文学的人存在,作品自己寻找知己。而知己永远希贵。 当然,如果木耳兄另有想法,我也尊重。 本来只想说说评分,因为写作目的、文学受众这一话题,不做文学研究,只能泛泛而谈,易受个人观念左右,也得不出什么结果。所以,我谨此列出自己一些粗疏观点,就不深入讨论下去了,请木耳兄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