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白水

[教学相关] “唐宋诗词选讲”答疑专用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01: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我记得您上课的时候跟我们略微讲解过七律格律,也明白了那些看似不加任何穿凿的诗句原来有如此严谨的法度。我就想到林黛玉跟香菱说说诗时叮嘱她写诗千万不可以辞害意,立意是第一要紧,当“意”与格律发生矛盾时不理会格律也是使得的。如果这两种说法不是矛盾的,那么必定是有个分寸需要去仔细把握,那么这个分寸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高中的时候自己也曾忙里偷闲附庸风雅写首诗,却是从来不考虑格律问题。。不知在以后能有什么改进,该怎么去学着把握那个分寸?

多谢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6: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叶涵在2009-12-4 1:30:29的发言:

老师,我记得您上课的时候跟我们略微讲解过七律格律,也明白了那些看似不加任何穿凿的诗句原来有如此严谨的法度。我就想到林黛玉跟香菱说说诗时叮嘱她写诗千万不可以辞害意,立意是第一要紧,当“意”与格律发生矛盾时不理会格律也是使得的。如果这两种说法不是矛盾的,那么必定是有个分寸需要去仔细把握,那么这个分寸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高中的时候自己也曾忙里偷闲附庸风雅写首诗,却是从来不考虑格律问题。。不知在以后能有什么改进,该怎么去学着把握那个分寸?

多谢赐教^-^

 

呵呵,兵法也讲究奇正结合,但正是基础,要先有了正,再去追求奇,落实到写格律诗,那就是先熟悉格律,再考虑在某种特殊情况“不理会”格律,写的多了,你就会对如何把握分寸这事儿有自己的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23: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09-12-4 6:10:52的发言:

呵呵,兵法也讲究奇正结合,但正是基础,要先有了正,再去追求奇,落实到写格律诗,那就是先熟悉格律,再考虑在某种特殊情况“不理会”格律,写的多了,你就会对如何把握分寸这事儿有自己的理解了:)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5 00: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剩翼)[QUOTE]关于“杜甫体现出的伟大情怀一些...

谢谢您的回复。

我确实忽视了宏观体制和社会机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现在一想,在这一点上我是基本同意您的。我只是觉得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去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在这一前提下,能够回归自己的心灵寻找宁静和快乐就是个人能做的对自己、对别人最好的了。

关于您提到的最后一点,可能是我之前误会了您的意思、没表达好我的思想。如果我们都同意“个人的自由与发展包括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价值、不完全是利己的”,这一点上就没有分歧了。

当初发第一个帖子主要只是想提出两点:一、李诗所起的作用也是社会价值的一个方面;二、“山峰式”(如李诗)和“河谷式”(如杜诗)的价值会发生转化。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把话题引向了更深的层次,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希望我的发言不会让您觉得我消极或个人主义之类的^^呵呵~~其实我觉得我一开始更倾向于“杜甫”,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加上我天生的对自然的迷恋让我特别向往李白的自由和对内心情感的满足。现实中有时会感到的无奈更让我倾向于李白,但这两者仍很矛盾。

我想要“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却忘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忘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杜甫、一个李白,李杜二人(至少是诗作)将个人和社会展现到了极致,我们大多数人却在两者之中挣扎、彷徨、选择、努力并且改变,总觉得在哪方面失去了什么。可能这就是我们如此喜爱李杜的原因,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遗憾吧。

p.s.大家的发言让我觉得我们作为大学生还是可以考虑宏观的、社会的问题的,毕竟还没尝试过,我们没有资格说自己不能改变这个世界。Change the world,make it a better place.是我们无畏美好的愿景;Find the good and praise it 是我们最后的回归和本质的渴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5 2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回复。

我确实忽视了宏观体制和社会机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现在一想,在这一点上我是基本同意您的。我只是觉得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去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在这一前提下,能够回归自己的心灵寻找宁静和快乐就是个人能做的对自己、对别人最好的了。

关于您提到的最后一点,可能是我之前误会了您的意思、没表达好我的思想。如果我们都同意“个人的自由与发展包括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价值、不完全是利己的”,这一点上就没有分歧了。

当初发第一个帖子主要只是想提出两点:一、李诗所起的作用也是社会价值的一个方面;二、“山峰式”(如李诗)和“河谷式”(如杜诗)的价值会发生转化。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把话题引向了更深的层次,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希望我的发言不会让您觉得我消极或个人主义之类的^^呵呵~~其实我觉得我一开始更倾向于“杜甫”,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加上我天生的对自然的迷恋让我特别向往李白的自由和对内心情感的满足。现实中有时会感到的无奈更让我倾向于李白,但这两者仍很矛盾。

我想要“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却忘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忘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杜甫、一个李白,李杜二人(至少是诗作)将个人和社会展现到了极致,我们大多数人却在两者之中挣扎、彷徨、选择、努力并且改变,总觉得在哪方面失去了什么。可能这就是我们如此喜爱李杜的原因,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遗憾吧。

p.s. 大家的发言让我觉得我们作为大学生还是可以考虑宏观的、社会的问题的,毕竟还没尝试过,我们没有资格说自己不能改变这个世界。Change the world,make it a better place.是我们无畏美好的愿景;Find the good and praise it 是我们最后的回归和本质的渴望。




木末妹妹客气了,我实在是因为你的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才想进一步探讨文学的价值问题,特别是文学之于社会、之于生命的价值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之所以现在还广泛的引人关注,正因为它们从来都没有获得完美的答案,但或许也正因为没有完美的答案,各种各样的意见、见解、观点、趣味,才形成了艺术、美学、哲学、政治学领域里丰富多彩的学术面貌吧。

我以前对政治哲学的东西不算是很感兴趣,此后读了一些书,方觉得这门学问实在是每个人都该了解的东西,它与人生离得并不远,甚至可说是太近了。木末你如对社会、国家、个人、群众、公正、自由、平等、幸福等等感兴趣,也不妨找此类的书读读,相信会有收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16: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在高中的时候如同很多同学一样,对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的美丽,婉转,雄浑深爱不已。但是,随着时间推进,我逐渐的感到,唐宋诗词所表达情感内核无外乎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思想念友的郁结心情,繁华盛世的颂赞热情,沙场克敌的壮烈豪情等等。而评价一首诗作的优劣,似乎也更多的是从语言和情感结合是否精妙真挚来看的。不禁感到诗词表现的内容过于狭窄,而文字的优美精妙又过于局限表面,那么它的现实意义又在何处?我们现在学习唐宋诗词目的是什么?除了陶冶心性,权作爱好外还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我纠结已久,其实这也绝不仅仅是唐宋诗词所面临的,相信很多的艺术和文化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希望能听听您的想法,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霜晓寒姿在2010-3-14 16:50:35的发言:

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在高中的时候如同很多同学一样,对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的美丽,婉转,雄浑深爱不已。但是,随着时间推进,我逐渐的感到,唐宋诗词所表达情感内核无外乎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思想念友的郁结心情,繁华盛世的颂赞热情,沙场克敌的壮烈豪情等等。而评价一首诗作的优劣,似乎也更多的是从语言和情感结合是否精妙真挚来看的。不禁感到诗词表现的内容过于狭窄,而文字的优美精妙又过于局限表面,那么它的现实意义又在何处?我们现在学习唐宋诗词目的是什么?除了陶冶心性,权作爱好外还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我纠结已久,其实这也绝不仅仅是唐宋诗词所面临的,相信很多的艺术和文化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希望能听听您的想法,谢谢!

 

呵呵,“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思想念友的郁结心情,繁华盛世的颂赞热情,沙场克敌的壮烈豪情等等”这不就是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了么?为什么还感到“诗词表现的内容过于狭窄”呢?你认为唐宋诗词还漏掉了哪些重要的东西没有表现?能否列举一二?至于说到这些诗词的“现实意义”,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文学有什么用?”问这话的大体有两类人:一类是对文学不感兴趣的,不明白为什么要有文学这种东西存在,故有此问;还有一类是喜欢文学的,觉得文学很好很好,可是总希望还能有更多的好,或曰总认为应该还有更多的好,这样自己喜欢起来可以更理直气壮一些。“文学有什么用”这个话题我还真思考过,每次讲大学语文,最后一次课都会就此做个四十分钟左右的演讲(很可惜上个学期最后一次课却因时间不够没有讲完),这里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向你提几个问题:什么叫“有用”或什么叫“现实意义”?刘翔跑那么快有什么“现实意义”?奥运会有什么“用”?你是为了“现实意义”去穿漂亮衣服、听王菲歌曲、谈恋爱么?人生又有什么“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5 21:32:0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00: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白水在2010-3-15 21:30:05的发言:

呵呵,“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思想念友的郁结心情,繁华盛世的颂赞热情,沙场克敌的壮烈豪情等等”这不就是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了么?为什么还感到“诗词表现的内容过于狭窄”呢?你认为唐宋诗词还漏掉了哪些重要的东西没有表现?能否列举一二?至于说到这些诗词的“现实意义”,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文学有什么用?”问这话的大体有两类人:一类是对文学不感兴趣的,不明白为什么要有文学这种东西存在,故有此问;还有一类是喜欢文学的,觉得文学很好很好,可是总希望还能有更多的好,或曰总认为应该还有更多的好,这样自己喜欢起来可以更理直气壮一些。“文学有什么用”这个话题我还真思考过,每次讲大学语文,最后一次课都会就此做个四十分钟左右的演讲(很可惜上个学期最后一次课却因时间不够没有讲完),这里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向你提几个问题:什么叫“有用”或什么叫“现实意义”?刘翔跑那么快有什么“现实意义”?奥运会有什么“用”?你是为了“现实意义”去穿漂亮衣服、听王菲歌曲、谈恋爱么?人生又有什么“用”?:)


嗯~老师的提问很犀利啊。其实,我提出的问题可以涵盖唐宋诗词在内的所有文学创作。穿漂亮衣服,听王菲的歌的作用就在于愉悦心情,惬意生活吧。老师是否也将唐宋诗词或者扩大到文学创作也仅是作为个人陶冶怡情的一种爱好呢?若仅限于此,的确,唐宋诗词是上佳的选择,这也是我们选择这门课的原因。但是文学能否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呢?文人的笔杆是否能撑起驱弊除害,兴邦济世的作用呢?现代的社会更是难上加难啊。我正在打一个辩论比赛,辩题就是"当代社会文学创作应该更注重文学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当看到这个辩题时,就感到十分凄凉,文学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不敢判断,所以希望和老师讨论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7 01: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凄凉”,这个说得真准确啊。

这个辩题本身就有问题,怎么辩啊?类似于:人应该更注重人的价值还是商业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8: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霜晓寒姿在2010-3-16 0:09:12的发言:

嗯~老师的提问很犀利啊。其实,我提出的问题可以涵盖唐宋诗词在内的所有文学创作。穿漂亮衣服,听王菲的歌的作用就在于愉悦心情,惬意生活吧。老师是否也将唐宋诗词或者扩大到文学创作也仅是作为个人陶冶怡情的一种爱好呢?若仅限于此,的确,唐宋诗词是上佳的选择,这也是我们选择这门课的原因。但是文学能否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呢?文人的笔杆是否能撑起驱弊除害,兴邦济世的作用呢?现代的社会更是难上加难啊。我正在打一个辩论比赛,辩题就是"当代社会文学创作应该更注重文学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当看到这个辩题时,就感到十分凄凉,文学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不敢判断,所以希望和老师讨论一下。

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但涉及到辩论赛又是另一回事了,不知你持的是哪一方的观点,为了不干扰你准备辩论,等你打完之后我们再继续谈这个话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3 13:39 , Processed in 0.06935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