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回复。 我确实忽视了宏观体制和社会机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现在一想,在这一点上我是基本同意您的。我只是觉得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去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在这一前提下,能够回归自己的心灵寻找宁静和快乐就是个人能做的对自己、对别人最好的了。 关于您提到的最后一点,可能是我之前误会了您的意思、没表达好我的思想。如果我们都同意“个人的自由与发展包括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价值、不完全是利己的”,这一点上就没有分歧了。 当初发第一个帖子主要只是想提出两点:一、李诗所起的作用也是社会价值的一个方面;二、“山峰式”(如李诗)和“河谷式”(如杜诗)的价值会发生转化。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把话题引向了更深的层次,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希望我的发言不会让您觉得我消极或个人主义之类的^^呵呵~~其实我觉得我一开始更倾向于“杜甫”,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加上我天生的对自然的迷恋让我特别向往李白的自由和对内心情感的满足。现实中有时会感到的无奈更让我倾向于李白,但这两者仍很矛盾。 我想要“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却忘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忘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杜甫、一个李白,李杜二人(至少是诗作)将个人和社会展现到了极致,我们大多数人却在两者之中挣扎、彷徨、选择、努力并且改变,总觉得在哪方面失去了什么。可能这就是我们如此喜爱李杜的原因,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遗憾吧。 p.s.大家的发言让我觉得我们作为大学生还是可以考虑宏观的、社会的问题的,毕竟还没尝试过,我们没有资格说自己不能改变这个世界。Change the world,make it a better place.是我们无畏美好的愿景;Find the good and praise it 是我们最后的回归和本质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