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抱香斋

[教学相关] “中外文学交流专题”课程参考书目及作业交流专用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4 16: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抱香斋在2010-1-24 0:49:16的发言:

  很好的角度,写得也很流畅。我也觉得宗教信仰的差异是造成西方对中国形象看法不佳的根本原因之一。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要把理性当作思想启蒙的武器,所以才会正面赞赏儒家道德。关于宗教信仰差异不光陈季同在《中国人自画像》里有过深刻的阐述,前面王冬梅同学提到林语堂有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是一个异教徒》也做了分析,可以参看(当然林语堂最终还是从异教徒变成了基督徒)。

谢谢老师的回复!首先回答老师在批改中的一个疑问,“中国人事件”确实就是老师您提到的“中华礼仪之争”,只不过给事件定名的视角和出发点不同

您提到的文章我刚刚看过了,其实我写这篇读书报告感觉是很奇妙的,好像忽然从几个专题中发现了纵向的联系,如果老师在以后的授课中能将“伏尔泰作《中国孤儿》”、“《好逑传》的译介”和之后介绍的排华运动做一点穿插,可能更有利于同学们在深层上理解整个东西文化交流史的脉络,毕竟作为专题形式的课程,同学们容易断裂思考,在专题间建立一些联系会比较好~意见仅供老师参考哈~顺祝假期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heer在2010-1-24 16:33:50的发言:

您提到的文章我刚刚看过了,其实我写这篇读书报告感觉是很奇妙的,好像忽然从几个专题中发现了纵向的联系,如果老师在以后的授课中能将“伏尔泰作《中国孤儿》”、“《好逑传》的译介”和之后介绍的排华运动做一点穿插,可能更有利于同学们在深层上理解整个东西文化交流史的脉络,毕竟作为专题形式的课程,同学们容易断裂思考,在专题间建立一些联系会比较好~意见仅供老师参考哈~顺祝假期快乐!

也要谢谢你,你的建议很好,而且你的观点启发我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祝假期愉快,一切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1:35 , Processed in 0.0493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