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端白在2010-12-7 13:06:59的发言:今天课上,老师讲到了网络文献的注释问题,所以想问一下,对网络文献的归类,我们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哪些算哪些不算。就比如说,名人学者的博文,能不能算呢,这样的文章,在学术严谨性上是不是稍有欠缺,不足以充当参考文献呢?不知道老师对此是什么看法。 另外,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对“网络文献”的解释是:网络文献是借助信息技术而存在于因特网上形式比较特殊的文献。它包括:①电子报刊(有两种:一是一些单位或个人专门在因特网上创办的报刊。如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的网站FM365.com,创办FM365电子杂志;二是原来的印刷型报刊在因特网上发行的电子版。国内外著名的印刷型报刊都发行了电子版。如美国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②网络版图书(或网上图书馆,或电子版);③大型数据库④其它信息,如一些单位设立的出版网站等。
另外,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对“网络文献”的解释是:网络文献是借助信息技术而存在于因特网上形式比较特殊的文献。它包括:①电子报刊(有两种:一是一些单位或个人专门在因特网上创办的报刊。如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的网站FM365.com,创办FM365电子杂志;二是原来的印刷型报刊在因特网上发行的电子版。国内外著名的印刷型报刊都发行了电子版。如美国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②网络版图书(或网上图书馆,或电子版);③大型数据库④其它信息,如一些单位设立的出版网站等。 于此,我们论文写作上所说的网络文献是否与这里的定义相一致?若有不同,又有哪些出入呢?
于此,我们论文写作上所说的网络文献是否与这里的定义相一致?若有不同,又有哪些出入呢? 还有,之前交的文献综述,我在写文献注释时,这样写了:张秀琴:《丁玲、萧红小说女性文学之比较》同方知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老师当时的批注是“删去‘同方知网’”,不知道老师是不是将此文当做是纸质文献了呢?而我检索此文的过程是这样的:现在同方知网上检索到此文,然后在阅读过程中,看到页眉处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字样,又到网上确认是否有此文,才这样写的出处注释。所以,像这样的文献,我们如何规范注释呢? 初次提问,难免有点无知,还请各位手下留情,轻拍,嘿嘿。谢谢。
初次提问,难免有点无知,还请各位手下留情,轻拍,嘿嘿。谢谢。 呵呵,每次看到这样的提问都很高兴,因为往往在这样的提问里我会发现我没有讲到讲细的地方,还能看到你们课下的思考和努力(比如你这里主动去查对“网络文献”的解释),最后,我们的问答在这里点滴积累下来,会嘉惠后来者。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问题—— “今天课上,老师讲到了网络文献的注释问题,所以想问一下,对网络文献的归类,我们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哪些算哪些不算。就比如说,名人学者的博文,能不能算呢,这样的文章,在学术严谨性上是不是稍有欠缺,不足以充当参考文献呢?不知道老师对此是什么看法。”
网络文献,按我的理解,凡在网络上出现的都可以算,不但名人的博文可以算,一个普通网友的评论、回帖都可以算。你问“这样的文章,在学术严谨性上是不是稍有欠缺,不足以充当参考文献呢”,这里,你弄混了两个概念,即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并不都是指向参考文献的,注释也可以指向研究对象的出处,比如,我要研究韩寒博客的影响力问题,这时大量的网友评论就成了我研究对象的组成部分,我在描述它们时,同样也要给出出处,注明何时在哪里看到的,这时我要出注,却可以不将它们列入参考文献,因为它们只是研究对象。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我征引的网络文献不是研究对象,它就是参考文献呢?有。能不能列呢?能。“学术严谨性欠缺”怎么办?这也要怎么看,如果它提供的是一家之言,而且是这一家之言的唯一出处,这一家之言你又觉得值得注意,需要在文章里提到,那就列上;如果它提供的只是很一般的看法,且此看法有很多更权威的出处提到,那就轮不到列它,甚至连提都没有必要提它。所谓的尽可能考虑文献的“学术严谨性”,是指在提供同一或差不多的观点或材料的情形下,优先考虑学术严谨性高的文献。如果观点不一样,就不能做简单类比了。
你在百度百科上查到的对网络文献的解释,很全面,但与我们在课堂上说到的,略有差别。论文写作把一个文献当网络文献征引,要多一些限制,即网络上出现这个文献,应是该文献的最原始的出处,也就是这个文献是首发在网上的,我们才会将它当网络文献来征引。同方知网数据库里的那些文献,是先有纸质版,然后才有网上的照相版,不符合这个限定,所以不应将它们当网络文献来征引,这时网络提供的仅仅是阅读渠道,而不是信息来源,而注释和参考文献要求列的是信息来源,并不是渠道,所以你只能列成“张秀琴:《丁玲、萧红小说女性文学之比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年X期”,而不必列上同方知网,尽管你是通过同方知网找到它的。同理,你在网上下载的一些PDF或其它照相格式的电子书,它们只是对纸质版的复制,我们也不能当网络文献来征引,虽然你是在网上看到的,但就应当纸质文献来征引。比较麻烦的是一些HTML格式的文献,有些如果标明了出处,那应尽可能地找到那些原始的纸质文献,来标注页码和版权信息。但有些文献确实不知是从哪来的,也无法判断它是否原创,找不到更早的信息源,也不妨暂以网络文献的形式征引,或有些文献虽然网页上说了来自何处,但那原始纸质文献一时实在弄不到(比如藏在台湾某大学图书馆里),那也只好先以网络文献的形式来征引。在这后两种情况下如此处理,都属没有办法时的办法,且要承担一定风险——被讥为不学的风险(“这段话明明是出自某某书,连这都不知道”),或文献失真的风险。 不知这样回答你是否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