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白水 于 2012-6-22 13:39 发表 呵呵,鲁迅何以能使我们“看见”?因为文笔漂亮?
我提出“看见”是针对木耳兄言鲁“启多于蒙”,未能提出如何制作“新衣”,且非百科全书式人物来说的。梁或有梁的广度,但鲁有鲁之深度。我以为这就够了,在那个年代,启之意义非凡,鲁之价值也不以其未能如社会学家等明告如何前进而减损分毫,更不必以此为憾。而我窃以为,若鲁迅明确提出如何制作“新衣”,便不是那个怀疑一切的鲁迅了,或许其最为人称道的看中国及中国人目光之毒也要大打折扣了。
自然,鲁迅能使我们“看见”,文笔好也是其一。但文笔漂亮且骂皇帝新衣者,当年亦有林语堂等人。鲁迅之为鲁迅却不在于此。或许像老师说的,却是在于他是第一个会说出“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