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逐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8 23: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领学生熟读句子

第一轮巩固

 

 

学生自己造句,请3个同学给全班说以下造的句子,教师点评。

第二轮

 

 

做替换练习:

 干嘛不做作业啊?

     上中关村,上图书馆,玩电脑,不做运动,吵架

 

东西好,可是/但是/不过是天价

这件衣服,这家餐馆,那个购物中心

大,小,贵,好吃,

太贵了,太远了,质量好/不好

 

——那里的东西你买得起吗? (这件衣服,这个礼物,那件艺术品)

——我买得/不起。

     看得起病,看不起病,吃得起,吃不起

 

我看你与其看电视,不如看看书

    睡觉,做运动,上潘家园,上琉璃厂

第三轮巩固

举一反三

参与性练习 

 

 

 

情景模拟对话:

例如,一个同学说:我在/想……(干什么)。

     一个同学接:你与其……,不如……。

 

一个同学说:这件衣服怎么样啊?

另一个同学回答: ……是……,可是……

(其他语法点也要进行情景模拟对话)

 

交际实战

自主练习

迁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3: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

张龙  200865037

 

一、课程名称:汉语精读综合课第十二课《讨价还价》

二、教学目的:掌握该课相关汉语词汇句型,培养汉语听说读写技能,了解中国人在讨价还价情景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常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汉语实际交际、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重点:1.学会新词汇的听说读写,砍价、古董、安排、上当等

              2.学习固定句式, “非……不可”“看在……的面(子)上”“与其……不如……”“干嘛……?”“有……、……、还有……”

              3.介绍中国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常识,包括潘家园的情况,介绍张大千及中国传统绘画情况。

              4.实际场景模拟交际练习。

四、教学难点:固定句式在不同词汇替换下的灵活运用,哪些词类不能替换容易犯错误;讲述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时避免用过于生僻困难的句型词汇,让学生能够听得懂。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词汇卡片,黑板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环节:

1. 510分钟时间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根据情况可以以提问形式让学生回答也可以出一张小试卷或听说默写等以小测验的形式出一些关于词汇句型的造句填空题目,也可以检查并讲评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还可以之前布置一个情景对话,请若干学生做一个对话展示。 

2.正式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首先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对话(如有视频场景更好),让学生们边听边为课文生词注音,先做到能够顺利读下来,并标出不懂的词汇句子。在播放第二遍时让学生进行跟读,做到听和读。              

3.重点进行词汇句型讲解,采取举例造句的形式,并一词一句的让学生跟着自己反复多读。对词汇的讲解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解释一个词语除了用英文直接释义外还要通过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的替换练习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该词词义同时发现替换时容易造成的病句,从而尽量避免学生犯语法错误。比如讲“安排”,先在黑板上按照正确的笔顺慢慢的写出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模仿几遍,并根据“安”字的结构找一个曾经学过的比如说“字”这个字进行对比,都是上下结构而且是“宝盖”这个偏旁,所以写上半部分的笔顺学生也就记住了,学生以前学过“女”字,所以下半部分也就知道怎么写了,同理,在字词的写法和结构讲解上按照这样的方法,并让学生举出以前学过的类似结构的字词,并进行组词造句练习。接下来就是固定句式,讲授完意思之后要明确说清楚省略部分应该替换哪类词型,如“非……不可”,省略部分一定要填动作类的词汇,并让学生造些句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所有例句及相关词句练习题尽可能详细的列在PPT上。至此,已经完成对学生的听读写的训练。

4.根据课文尽可能扩展相关词汇,如可以根据“亲笔画”引申出“真迹”和“赝品”两个词汇也可以衍生出其他近义词或反义词并在不同语境中举例讲解。

5.还要注意多多设置提问环节以及场景对话练习,并注意给每个学生相对均衡的回答问题和表现机会。

6.查一些有关张大千及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些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和相关图片,在讲解词句的中间加入历史文化教学环节。一来给予同学们相对放松的时间消化之前讲解的词汇,也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内容丰富性,避免学生出现枯燥厌烦以至精力不集中,跟不上接下来的词汇句型训练。

7.前面已经完成了听读写的训练,接下来就是说的训练了,也就是将语言学以致用,这是最困难的环节,同时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最重要的环节。先让学生分角色将课文读一遍,然后根据之前准备的词汇卡片进行新的模拟演练。模拟几个朋友去五道口批发市场买衣服的场景(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场景)。卡片上写的是人物角色和一些该角色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汇。老师注意听每个同学在表演过程中所用的词句是否有错误,做一些评价记录,待表演完之后先请其他同学指出哪里有问题,做简单的评价,然后亲自再向同学们讲明更正,避免类似的错误。

8.接下来就该为同学们布置课下作业了,主要是固定句式的造句和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或形近词的举例及生字的组词造句,这样的笔头作业不仅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词句,而且对字形的记忆和笔顺笔画偏旁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谓孰能生巧,长期坚持后对汉字的写法规律就有了一个把握,便于今后更高层次汉语的学习。同时对课上没有来得及进行场景模拟的同学布置课下准备砍价场景的作业,在下节课上请他们分角色展示,这样就给每个同学及时操练的机会。课后也要注意和一些同学交流,解答同学们的疑惑,通过个性问题发现共性问题,在下一节课的复习时及时嘱咐同学们。

9.板报设计:主要是展示生字的偏旁笔顺的写法,另外就是在讲述张大千及历史文化中如果遇到PPT中没有列出的生词时将其写在黑板上注音讲解。

10.一些具体词句讲解示例。

古董 n. antique 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价值很高。

       例句:这个花瓶是古董,价值连城。

砍价 v.o.  beat down the price.

     这是一个口语用法,表示压低价格。to get a lower price.

           例句:在不正规的小摊上买东西要学会砍价。

上当   v.  吃亏,受骗 be cheated

           例句:这双NIKE鞋是假的,你上当(受骗)了。

安排:计划n. plan /v. arrange

1. 名词n.:计划plan

例句:想知道对方周末做什么,就问:“你周末有什么安排呢?”

2.  动词v.:计划arrange

例句: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学习砍价的任务。

 

与其……,不如……:类似would rather...than....,表示一个选择,“与其”之后的内容是否定的,两件事相比之下,更愿意做“不如”后面的事件。

例句:我与其上学不如呆在家里。相当于I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  than  go  to  school.

“有……、……、还有……”:have……and……

例句:我有香蕉、苹果、桔子,还有鸡蛋。相当于I have bananas,apples,oranges  and eggs.

 

“干嘛……”:类似why,但是有“你不应该这样做”的言外之意    

例句:买画干嘛上超市啊?相当Why do you buy the paint in the supermarket?(you shouldn’t  buy it there)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要去超市买画,那的画很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见谅啊。。我的这些表格太占空间了。。终于传完了(添加图片的上限也到了。。)汗一个。。晚安。。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3: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我的。。脱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0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设计
农蕾  200865034

课题:第12课 讨价还价(在潘家园)

教学目的:(1)学习掌握生词,积累词汇,加强汉字认读能力的培养。
          (2)通过把握全文内容使学生掌握与话题相关的句式表达,并能够进行运用。
          (3)简要介绍北京的古玩市场,并为学生提供讨价还价的小窍门。

教学重点:(1)重点词汇的讲解,对部分词汇进行拓展。
          (2)重点句型的讲解。

教学步骤与教学分工:本课共3课时,
                   第1课时:生词
                   第2~3课时:A课文
                               B语法点讲解
                               C知识拓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生词部分)
1. 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生词,让学生认读:
1) 由学生先集体认读,再展示拼音,纠正拼音和声调不正确的问题。
2)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3遍)
3) 个别检查,巩固认读。学生个别朗读易错词汇,再另请一位学生进行点评。如正确,全班跟读一遍;如错误,由点评的学生纠正,再进行跟读。如果点评的学生没有给予正确的点评,由教师指出,再进行跟读。(注意控制时间)

2. 生词讲解:
1) 满:①课本中的意思:十分,全(whole; entire; full)。
                  构词理解:~街;~世界(到处);~园春色;
                  拓展句式:满……都是……(full of something),满园都是花的香味。
       ②达到一定限度:满月;满员。
       ③骄傲,不虚心:自满。
       ④全部充实,没有空余:满意,满足。
2)欣赏:A认为是好的,喜欢;B享受美好的事物,感受其中的趣味。
         情景模拟:
         A对人或其行为的赞同:我很欣赏你的做法。
         B参观风景区:我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3)砍价:在买东西的时候,通过讨价还价要求卖东西的人降低原来的价格。
         A简要复习第一部分词汇:讨价还价。
         B 例句:她很会砍价。(o.)
                 她在跟老板砍价。(v.)
4)过分:(说话、做事)超过了一定的程度或限度,中性词。
        例句:你这么做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实在有点过分了。
              你很聪明,不必过分谦虚。
4) 千真万确:表示强调(be absolutely true)
             词汇联想:“千…千…”的词语结构
             A形容非常多: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呼万唤;
             B表示强调:千真万确,千难万难。
5)眼力:眼光,远见,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例句:他的眼力不错,找了个好助手。
              他在看人上,向来很有眼力。
6)认了:通常用于不好的情况,表示不情愿或无可奈何的同意或承认。
        例句:虽然我买的这个娃娃有点瑕疵,但我认了。
(相似词比较:算了——表示作罢,不再计较。)

3. 词汇快速认读,并由学生进行造句,加深印象。

第2~3课时
一、 课文
1. 课文引入:(1)播放课文模拟视频(带中文字幕),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提问:这一部分的课文讲了什么?
(2)分段回放视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总结,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请全班学生齐读课文,再进行分角色朗读。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当李杰明问那幅画怎么卖时,卖画人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板书:看出来了;不……才……)
(2)当卖画人试图以350元卖给叶菲菲时,李杰明是怎反对的?(板书:要……就……,不……就……)
(3)这时候,卖画人又是怎么说的?(板书:非……不可;看在……的面子上)
 (4) 李杰明最后说了句什么?(板书:只要……就……)

二、语法点
1.语法点讲解
(1)看出来了:表示通过人的某些言语或行为,明白其真实想法。
                A句型替换:看/听出来了
                B例句:我算是看(听)出来了,你并不喜欢这幅画。
(2)不……才……:表示前后两种情况的对比,前后两者的情况相反。一般来说,前者否定,后者肯定。部分句子后可带语气词“呢”,加强对比语气。
                  例句:你不能吃,把手洗了再说。
                        你不能随便做决定,要征求大家的意见才行呢。
                        你不是画家,她才是呢。
(3)要……就……,不……就……
      句型结构:要V就V,不V就V
      释义及用法:这个句型可以分开运用,也可以连在一起使用。一般来说,分开来用的情况比较多。①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表示对某人的行为感到不耐烦或催促某人做某事,如:要走就走,不要停在这里就不动了。②单独使用时,“要V就V”,可以理解为:if…then…,与“如果……就……”的意思相近,表示做出决定就不要再迟疑,如:你要是喜欢这幅画,就买下来吧。而“不V就V”,表示前面做出的是表否定的意思,如:你不喜欢这幅画的话,就不要再看了。
(4)非……不可:表示认定某件事,语气强烈。
                  例句:我非要买到这幅画不可。
                        你为什么非她不可呢?
(5)看在……的面子上:常表示因为某人的原因,给予他人优惠或方便。
                        例句:看在他的面子上,你就不要计较了。
                            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把这幅画卖出去的。
(6)只要……就……:条件句,“只要”加条件,“就”表结果。
                       例句:只要你喜欢,我就买下来吧。
                             只要你卖一件,我就再送你一件。

2. 造句练习,由个别学生造句,教师的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指正。

三、总结与拓展
全班朗读一遍课文,请学生复述课文,并简要谈谈对这次讨价还价的感想。运用视频介绍简要北京古玩市场的情况,为喜欢古玩的同学提供建议,并与学生分享讨价还价的小窍门。

布置作业
1. 造句练习:运用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型造句。
2. 分组准备一个讨价还价的对话,下节课时表演。

板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00: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外汉语教案

王世杰 200865039

课题    讨价还价

教学目标 :

1)掌握讨价还价的一些基本词汇及其用法;

2)体会讨价还价的中文场景;

3)学会基本的讨价还价中文表达。

本讲重点:

干嘛(为什么);adj++adj,可是……;v+得起(不起)(反问);

迁移动词+哪儿(哪里)+v;与其……不如……;

+地点+都是+事物(full of sth);有……,还有……;上过当(受过骗);看/听出来(与人的行为有关);才……呢(对比,强调后者);

有眼力(眼光,远见);拿走(take it);要+v1++v1,不+v1++v2(ifthen);非……不可(一定要做某事);看在……的面(子)上,……认了;

再……,就……(如果……,就……);降……价;只要……就行;

课时  1课时90分钟

步骤 :

1.导入 简短地导入本将所要讲授的内容。(用1-2分钟)

2.复习 简单复习上讲所讲授的内容。(用大约5分钟)

3.检查预习 (用大约3分钟)

4.课文 先通读一遍课文(大约用5分钟);再细读,边读边讲,(大约用50分钟)。

比如(在潘家园):

“满街挂的都是画,”满+地点+都是+事物(full of sth

“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还有字画。”有……,还有……

“我以前上过当,”  上过当(受过骗)——完成时

“我看出来了,”   /听出来(与人的行为有关)

“这位小姐才真想买呢。”  才……呢(对比,强调后者)

“有眼力。”   有眼力(眼光,远见)

“拿走吧!”   take it

“要卖就卖,不卖就算了。”  +v1++v1,不+v1++v2(ifthen)

“你这个人非让我破产不可啊? ” 非……不可(一定要做某事)

“看在这位小姐的面上,破产我也认了。”   

看在……的面(子)上,……认了

“再低,我就赔钱了。”再……,就……(如果……,就……)

“都降了两次价了。”  降……价

“只要你喜欢就行。”只要……就行;

5.演练 (大约用15分钟)

让几名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练; 

用本课所学连词造新句子;

及时纠错(贯穿学生反映的整个过程)。

6.答疑 (大约用10分钟)

7.布置作业 (大约用3分钟)

a.用本课所学连词造句子;

b.熟悉本课生词,试着把它们准确地读出来并弄懂它们的意思;

c.总结讨价还价的中文表达,比较这种表达与你们国家讨价还价表达的差异;

d.预习下节课,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生词

学生反映(纠错)

课文

自由区

本课生词

讨价还价 安排 琉璃厂 幅 干嘛 上 货真价实 货 艺术 ——品 艺术品 天价 v+得起 礼物 与其……不如…… 潘家园 满 挂 欣赏 山水画

花鸟画 花 鸟 人物画 人物 字画 古董 砍价 名家 张大千 电脑 仿制 过分 千真万确亲笔 价钱 还行 眼力 本儿 算了 非……不可 破产

看在……的面上 认了 低 赔钱 老板 降价

知识结构图 (不懂,正在学,暂略过)

教学后记 (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9 0:18: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0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00: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厄,板书落在后面了,请老师将就着看吧。

农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0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

                                                                          谢超  200865004
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以欧美学生为主。
课题:第12课 讨价还价
教学目的:
(1)语言功能:通过掌握全课内容使学生了解相关话题的表达句式并会熟练运用,培养汉字认读能力和现场交际能力进行独立的成段表达。
(2)语言结构:询问计划安排和了解买卖时砍价时生词和句式。
教学重点:
(1)询问计划安排和表达委婉意见的句式。
(2)买卖时砍价时的句式。
(3)“与其……不如……”的用法。
(4)“要……就……,不……就……”的用法。
(5)“非……不可”“只要……就……”的用法。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本课共4课时,分两次课完成。
        第1~2课时:a.复习上节课知识
                   b.生词(1—18)
                   c.课文(第一部分:在宿舍里)
                   d.语法点:v+得起;好是好,可是;与其……不如……;询问计划安排的句式。 
                   e.布置作业
        第3~4课时:a.复习上节课知识
                   b.生词(19—51)
                   c.课文(第二部分:在潘家园)
                   d.语法点:“要……就……,不……就……”;“非……不可”“只要……就……”;买卖时砍价时的句式。
                   e.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以第1-2课时为例        
                                第1—2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
1. 以提问单词含义的形式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单词,并举例用具体语境解释。
2. 用几句话概括上节课所学的课文。

二、 生词:
1.出示生词卡,让学生认读:(将不同词性的生词放在一起,以便于记忆和使用)
2.集体认读生词,如果有问题看背面的拼音,注意拼音和声调。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3遍,速度可以越来越快)。
4.个别检查,巩固认读。学生个别朗读,如果正确,请学生一起读;错误的话,先纠正然后一起读。(纠错,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想,学生纠正代替老师纠正)当错误具有普遍性时,可以全班纠正;否则个别纠正。时间不要过长。
<对于重点生词,贴在黑板上,以便于下面的讲练>
5.讲练生词:
1)讨价还价
【词义】:1)买东西时,卖方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反复争议的过程。相当于:“bargain”
          2)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模拟情境】:A、B两人是买卖的双方,对一支钢笔的价钱进行讨价还价。
A:老板,这支钢笔多少钱啊?(how much?)
B:那支钢笔50元。
A:啊?50元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啊?(cheaper?)
B:那么35元,可不能再低了。
A:恩,好的,给您钱。(deal)
【例句】:在超市里买东西是不能讨价还价的。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以半价买下了这件商品。
【提问】:如何看待讨价还价这一现象?你在买东西的时候讨价还价过吗?
2)安排
【词义】:1)作为名词:计划。相当于:“plan”
          2)作为动词:布置。相当于:“arrange”
【例句】:你明天有什么安排吗?          
          请你安排一下明天的会议。
          我要和王老板见个面,请帮我安排一下。
【提示】:当“安排”作名词使用时,可以和“打算,计划”互换;而作动词时,则不可互换。
【短语】:安排时间;安排地点;安排工作。
3)琉璃厂,潘家园
【词义】:地名,名词。现多卖古玩,字画,书帖等。相当于:“name of a place of Beijing”
【文化拓展】:用PPT展示一段关于琉璃厂的视频介绍。同时展示潘家园的照片。
4)幅:
【词义】:量词,多用于字画。相当于:“for paintings”
【量词拓展】:张,把,本,支,个
老师通过指着课堂上的资源教学生学习“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杯子”、“一幅画”。首先带着学生读,然后让学生一个个轮流说出老师所指的事物,如果量词和名词搭配错误,先提醒,如自己不能纠错,再让同学纠正。
【搭配】:一幅中国画;一幅字;一幅对子;一幅美景。
5)干嘛……?
【词义】:询问原因或目的,相当于“干什么”“为什么”。相当于:“Why”
【例句】:你干嘛上课睡觉呢?(找同学同义替换。)=你为什么要上课睡觉呢?
          你干嘛说这些话?=你为什么说这些话?
【提醒】:在口语中,当我们想问对方有什么事的时候,可以将“你干嘛找我?”中“干嘛”后面的内容省略。简单问:“你干嘛?”(What’s up?)即可。
【拓展】:若“干嘛”后面加“不”,“干嘛不”有提建议的意思,但有时也含有抱怨的语气。相当于英语里的“why not”
      例句:你干嘛不去啊?(建议你去。)
            你平时干嘛不好好学习啊?(语气中含有责备的口吻。)
6)上
【词义】:去,动词。后面直接加地名,“上+地点”。相当于:“go to…”
【常用搭配】:上学校=go to school;上公园=去公园。
【拓展】:“上”作为动词有很多词义,这里将一些常用的,并要求学生区分掌握。
1) 由低处向高处,相当于“up”,如:“上车”“上山”
2) 到,去(课文中的用法),相当于“go to”,如:上潘家园,上街,上医院。
3) 添补,增加,相当于“add”,如:上货,上心。
7)货真价实:
【词义】:货:货物,名词。相当于“goods”。
货是真的,质量很好,价格也公道合理。相当于:“genuine goods at fair price”
【近义词】:物美价廉
【例句】:这幅画出自大师之手(著名的画家画的作品),漂亮又不贵,真是货真价实啊。
          你们公司的产品质量不好,不能算是货真价实
8)艺术品:(利用PPT展示一些中国传统的书画作品,剪纸,陶瓷,手工艺品等的图片)
【词义】:“艺术”:名词,art。
“——品”:表示一类事物。。“品”前面的成分表示事物的用途或属性。相当于:“article”“product”
【常用搭配】:艺术家,艺术品。
             日用品,化妆品,保养品,货品,毒品,半成品。
(利用PPT出示一些药店药房的图片,超市里奶制品的图片等让学生自己生成“药品”“奶制品”“护肤品”等词汇。培养学生理解汉语词汇构词的形式,做到举一反三。)
【例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幅伟大的艺术品
          画家,音乐家都是艺术家。
9)天价
【词义】:价格远远超过物品本身的价值,名词。相当于:incredibly high price
【例句】:一部手机要10000元,这简直就是天价嘛。
10)礼物
【词义】:礼品,名词。相当于:“gift”“present”
(展示一系列节日的图片:如生日,圣诞节,新年,儿童节。老师暗示学生组词:生日礼物,圣诞节礼物等等。)
【例句】:我每年都能收到很多生日礼物
          礼物的种类很多,我都不知道要选哪个好了。
6.快速认读生词:
1)学生统一跟读老师手上的生词卡。
2)要求学生单独读音,一名学生发音,一名学生解释含义。轮流两遍,加深记忆。
3)要求几名同学用生词造句。
4)学生如还有疑问,可以在这时候解答。注意纠正同学的错误发音。

三、 课文
1. 课文引入:叶菲菲想去琉璃厂给她爸爸买幅中国画,李杰明建议她上潘家园买去。在宿舍里就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1) 放课文第一部分的录音。(两遍,第一遍不间断,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了解,第二遍一句话一句话断开,方便学生跟读。)
2) 先请全班学生齐读。
3) 老师扮演一个角色,请另一名同学扮演另一个角色朗读课文。交换角色,换另一名同学朗读。
4)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出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5) 用PPT展示一些问题,查看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轮流循环的方式,老师——学生,学生——学生;用整句回答)
A菲菲星期六要做什么?(菲菲买一幅中国画。板书:一幅中国画)
B李杰明赞同菲菲去琉璃厂吗?他怎么说的?(不,他问她干嘛上琉璃厂。板书:干嘛上……)
C李杰明为什么不赞同菲菲去琉璃厂?(因为琉璃厂的东西是天价,可能买不起。板书:v+得起)
D菲菲觉得买不起的时候,又问李杰明什么了?(她问去哪儿买好呢。板书:v+疑问词+v+好呢)
E李杰明又是怎么回答的?(你与其去琉璃厂,不如去潘家园儿。板书:与其……不如……)

四、 讲解语法点:
1.“……好是好……可(是)……”
【讲解】表示先肯定一种情况,再转折强调这件事的不足之处。多包含遗憾的意味。相当于:“it’s good in…,but(however)…”也常常用于委婉拒绝别人的邀请或是委婉阐述自己不同意的意见的时候。文章中是委婉表示不赞同意见的用法。
【例句】:这衣服好是好,可(是)太贵了。(强调美中不足。)
          周末的郊游好是好,可(是)我有课参加不了。(委婉拒绝别人的邀请。)
          你这个主意好是好,可(是)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委婉阐述自己不同意的意见。)
【注意】:这里可以替换成下面这种形式:
“……(好)是好,但(是)……”
“……形容词(褒义词)+是+形容词(和前面一致),但是/可是……”
  这衣服好是好,但是太贵了。
  这衣服好是好,但太贵了。
  这衣服是好,但(是)太贵了。
  这衣服漂亮是漂亮,但是太贵了
  备注:“是好”前面加事物好的方面,“可是/但是”后面加事物不好的方面。第二个句型中一定是表示事物好的一方面的形容词。
【替换练习】:
PPT上显示一句话:汉语好是好,可是不好学。(有用)
让同学替换出:汉语好是好,但是不好学。
              汉语是好,但是/可是不好学。
              汉语有用是有用,可是/但是不好学。
【造句练习】:要求学生用:“……好是好……可(是)……”造句,老师注意纠错。
2.“V+得起”
【讲解】:表示“能够,可以前面动词表示的意思……”相当于“can afford ”文章中“买得起”是指有足够的钱,可以买下的意思。
【拓展搭配】:汉语里像这样的搭配还有很多:
看(瞧)得起:指重视。
付得起:指可以支付。
撑得起:可以承担起来某种职责。
像这样的搭配还有“吃得起”“穿得起”“想得起”“赔得起”“配得起”
【注意】:这些搭配的否定形式只要在“V”和“得起”中间去掉“得”改为“不”,“V不起”
“买不起”“吃不起”“穿不起”“想不起”“赔不起”“配不起”。
【例句】:——这件衣服这么贵,你买得起吗?
          ——买不起
3.“V+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好呢”
【讲解】:征求他人意见的句式。文章中菲菲想要征求李杰明的意见,因此使用了这一句式。省略部分可以加入动词,“V+疑问代词(疑问副词)+V好呢”,如:去哪儿买好呢,上哪儿吃好呢。省略部分也可以加入名词,“V+疑问代词(疑问副词)+N好呢”,如:说什么话题好呢,干什么事儿好呢。也可以什么都不加,“V+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好呢”,如:做什么好呢,选哪个好呢等。
【例句】:你说我去哪儿买衣服好呢
          我该说什么话题好呢
          我做什么好呢
4.“与其……不如……”
【讲解】:,这是一个选择句。表示前面的一件事和后面的一件事比起来,后面的事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否定前面的事,肯定和强调后面的事。相当于:“would rather ……than……”。“与其”后的内容多是不好的选择,甚至是不好的行为。
【例句】:你与其节食减肥,不如和我一起运动。(前者是不好的选择。)
          你与其要考试作弊,不如当时上课好好学。(前者是不好的行为。)
【实际操练】:老师给出两种情况,如学生甲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前着急,学生乙平时注意复习,考前井井有条,不慌不忙。学生甲向学生乙请教学习方法。用“V+疑问代词(疑问副词)+V好呢”和“与其……不如……”两个句式进行对话。
学生甲:XX,我总是学不好,我该怎么学好呢?
学生乙:你与其考前着急,不如平时多用功。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2课的第一部分,学到了一些生词和“好是好,可是;与其……不如……V+疑问代词(疑问副词)+V好呢”等语法点。下节课我们会继续讲菲菲和李杰明在潘家园和卖方具体讨价还价的句式,请大家下课后好好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同时预习一下第二部分的生词和课文。

五、 布置作业:
1. 完成本课的练习。
2. 复习本课的生词和课文。
3. 预习第二部分的生词及课文。

附:板书设计和练习类型:

 

生词:

安排planarrange

for paintings

干嘛……? Why

go to

货真价实genuine goods at fair price

艺术 art

——品 article

天价incredibly high price

礼品 gift

12  讨价还价

重要语法点:

问题1:一幅中国画。

问题2:干嘛……?

问题3v+得起(v不起)

问题4v+疑问词+v+好呢

问题5:与其……不如……

……好是好,但是……

=……(好)是好,但(是)……

=……形容词(褒义词)++形容词(一致),但是/可是……”

 

灵活运用

练习类型:
1)熟练运用询问想法和委婉表达时所用的句式。如:“V+疑问代词+好呢”;“……好是好……可(是)……”;“与其……不如……”等。并让同学通过阅读小对话和造句熟悉其用法。
2)运用猜词法猜词。
3)近义词填空。
4)改正练习中句子中的词语搭配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00: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案^_^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200865001  李美佳

 

l         课题: 《讨价还价》

l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砍价”这一文化并通过学习课文熟练掌握讨价还价的这一交际的表达;(2)掌握相关词汇与句型:好是好,可是……; 与其……不如……;要+v++v,不+v+就算了(3)理解课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l         教学重点: 1  与讨价还价相关的词汇、句型;(2)“好是好,可是……”的用法;“与其……不如……”的用法;“要+v++v,不+v+就算了”的用法;

l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本课共4课时,分两次课完成。

第一、   二课时:  a.生词

     b.课文(从开始到“我们最好小心点儿”,即卖画人出现之前)

     c.语法点:好是好,可是……;与其……不如……

     d.了解讨价还价文化,知道琉璃厂与潘家园等相关背景文化

 

第三、   四课时:  a.生词

     b.课文(讨价还价部分)

     c.语法点:v+出来了;“要+v++v,不+v+就”;非……不可……

     d.掌握讨价还价的表达

l         教学过程:(第三、四课时)

提前到达教室,和学生们聊一聊,铃响,开始上课(^_^

一、复习旧课:

1.听写上一节课所学单词,

2.检查学生用“好是好,可是……”及“与其……不如……”的造句情况,按座位,依次请每一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写的句子

二、检查预习:

1.请学生回答上节课留下的问题(1)张大千是做什么的2)李杰明与叶菲菲总共讲了几次价3)卖画人最后给的价钱是多少;(4)李杰明与叶菲菲最后有没有买这幅画。                                

2. 评讲学生的回答并对张大千做相应的介绍,用PPT播放一些他的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4 21:23 , Processed in 0.09805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