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或夜天) 意义和用法:夜来就是普通话中昨天的意思。例如:“你夜来去哪个来来?我去你们家你不在。” 文献记载及来源:《鲁斋郎·2 》“好女人也, 比夜来增十分颜色。”《墙头马上 》“夜来两个小使长把墙头花都折坏了, 今日休叫出来, 只教书房中耍, 则怕老相公撞见。” 抬举 文献记载及来源:《赵氏孤儿·2 》“假妆成赵氏孤儿, 等老宰辅告首与屠岸贾去, 只说程婴藏着孤儿, 把俺父子二人, 一处身死老宰辅慢慢的抬举的孤儿成人长大, 与他父母报仇, 可不好也你将的赵氏孤儿抬举成人, 与他父母报仇,方才是个长策。程婴, 你则放心前去, 抬举的这孤儿成人长大, 与他父母报仇雪恨。”《虎头牌·3》“想着元帅自小里父母双亡, 俺两口儿抬举的你长立成人。” “ 抬举”在关中中部地区使用, 如礼泉方言指生育儿女, 户县方言指扶养儿女或幼畜小禽, 户县又指抱养他人儿女。溯本求源,扬子《方言》中称养育、生育为“ 胎鞠” 。“ 胎, 养也。汝、顺、梁、宋之间日胎。’, “ 鞠, 养也。陈、楚、「韩、郑之间日鞠”《尔雅· 释言》“ 鞠, 生也。”《颜氏家训》里有“ 鞠养”两同义词连用的, 如《后娶第四》“ 前夫之孤, 不敢与我子争家, 提携鞠养, 积习生爱, 故宠之”又, “ 举”的“ 抚养”义可从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看“ 生男慎莫举, 生女哺用脯。”又, 依关中方言变调规律, “ 胎鞠” 与“ 抬举(不识)”声韵调都是相同的。 语气词“来”、“来来”(或“格来”) 在西安、渭南、商州、安康、汉中、宝鸡等地常说“ 来”而在延安、绥德则说“ 来来”。两地又均可说成“ 格来”。陕北的“ 来来,’或“ 格来” 的使用范围要比普通话的“ 来着” 或西安等地的“ 来” 大得多。它不但能像 “ 来着” 一样用于一些陈述句末或特指问句末, 还可以用在普通话的“ 来着” 不能出现的否定句末或谓语动词是动结式、动趋式等肯定句末, 也可以用在判断句或省略句末, 还可以用在形容词谓语句末。例如:“我见他来来(我见他来着)。”“他见谁来来(他见谁来着)?”“我还没见他来来(我尚未见到他)。”“他原来个子不高来来(他过去的个子不高)。”“他悄悄儿找书来来(他曾悄悄地找过书)。”“他是谁来来(他是谁)?”
参考文献:苗艳丽,《略谈山西方言的父亲称谓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王临惠,《山西方言的“圪”字研究》,语文研究,2002 沈明. 太原方言词典[ K] .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孙立新,《元杂剧中陕西方言词汇》,当代戏剧,1998 张崇、王军虎,《陕西方言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几个特点》,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