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抱香斋

[教学相关] 《中外文学交流专题》(2010)教学专用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0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邓晓天在2010-11-2 23:57:24的发言:

文献:《关于葫芦神话》

作者:季羡林

出处:《葫芦与象征——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

摘要:

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一开始,首先回顾了李子贤的《傣族葫芦神话溯源》一文,称其文章在一开始说葫芦文化只限于中华民族,第二部分讲述汉族及南方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先民都把葫芦看作人类始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第三段,李子贤将其解释归结为“上述各民族确有同源共祖的历史渊源”,其后又明确提出了“我国汉、傣等二十余民族产生共同的葫芦神话”。

话锋一转。季羡林先生指出,李子贤认为葫芦神话的传播地区真正限于中国的汉族的其他少数民族的说法是不一完全正确的。然后季羡林主要列举了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其第一篇三十七章第十七首诗里也存在着葫芦生子的神话,因此,葫芦神话不仅存在于中华文化圈,在古印度文学作品里也存在着。季羡林先生由此及彼认为别的地方也存在着葫芦神话。

最后季羡林先生得出结论,认为葫芦神话不限于中国境内,至于这是否是全球性问题,季羡林先生不置可否,但他认为这至少是一个亚洲共有的问题。

摘要基本脉络是清楚的,文章主要观点也概括出来了。不过第一部分叙述较多,而且两个“文章一开始”缠裹在一起(其实是两篇文章)容易让人误解,所以,其实还可以把内容进一步压缩,线索理得更清楚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7 15:39 , Processed in 0.0665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