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4-1-20 09:05 发表
谢谢灵儿!他们有这样的区别吗,更激发了我的阅读欲望,读原著后再跟你们交流哈! 區別很大,我接著說。 由於我讀書的帶入性比較強(不管是角色代入還是敘事氛圍代入,總之就是會陷一小段時間),我讀金庸那段完全看不下古龍的,後來讀古龍那段完全看不下金庸的。可見,兩人一定有對我產生互斥作用的地方。這地方當時我歸結為,金庸擅長寫人的外在,古龍擅長寫人的內在。我在水雲曾說過一次古龍更擅長心理描寫,當時白水老師提到古龍寫人物進入思考經常就一句帶過,描寫很少。事實上,的確如此。但再看,金庸的作品仍然更容易讓我置身事外,而古龍的作品總能幾筆就讓我置身其中,原因應該就是木蘭老師前文提到的話劇體,特別是捫心自問和自問自答的莫名其妙的獨白。他拋卻了許多狀物篇幅,營造了極其簡潔安靜孤獨的氛圍,讓讀者也只跟著他思考那一兩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就是入戲。這種讀心式的寫法,即便不做長篇心理描寫,也讓人覺得一直在進行心理描寫。而金庸很明顯用豐滿的情節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也等於放過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