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木耳

[原创文字] 金庸对“侠”的现代性追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9 21: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4-1-19 18:40 发表 古龙的东西完全没看过,我没发言权。不过你的赞美和吹捧让人很心暖:)谢谢。
                最近陪爸爸看《毛澤東》,前兩天看到毛主席寫《論持久戰》后,洛陽紙貴,國民黨高層爭相訂書。我們是不是也得學習下,之前我是沒看過這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0 0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4-1-19 21:48 发表                 最近陪爸爸看《毛澤東》,前兩天看到毛主席寫《論持久戰》后,洛陽紙貴,國民黨高層爭相訂書。我們是不是也得學習下,之前我是沒看過這文章。  ...
赞成学习这篇!只是在这座楼出现这个倡议,有点儿穿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0 09: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1-19 09:11 发表 古龙很聪明,有很多想法,小说也的确有很多创新。但他的创新最后也形成了一定套路,文字中的败笔也不少。
谢谢!等将来阅读了更多有更多体会时再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0 09: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灵儿 于 2014-1-19 10:04 发表         金庸追求的武俠更大而全,總體來說,即便是虛擬的武俠,人也是處在相對飽滿完整的社會構成中,紛擾之事還是很多的,為道義對決而武藝對決,遵循的是得道義多助,失道義寡助的大規律;古龍追求的是武俠的純境,更接近我們現在的網絡世界,在密封孤立的環境里逼出人的最高能力,摒棄周遭干擾因素,為武藝對決而武藝對決。      ...
谢谢灵儿!他们有这样的区别吗,更激发了我的阅读欲望,读原著后再跟你们交流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4-1-20 09:05 发表 谢谢灵儿!他们有这样的区别吗,更激发了我的阅读欲望,读原著后再跟你们交流哈!

木兰师的风头和精神令人钦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0 19: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耳 于 2014-1-20 12:37 发表 木兰师的风头和精神令人钦佩!

 

有啥风头啊!年轻时候忙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青春之歌》了,时间没有分给武侠小说,如今看你们讨论得热闹,只能是徒有羡鱼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0 19: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14-1-19 00:33 发表         其实我有时也在犹豫,是不是不要老在水云间扮这种煞风景的角色,但有时我又觉得,对别人的文字认真地看,认真地问,也不失为一种致敬方式吧?     ...

 

应该有人是煞风景的角色,而且一定的是高手来担当,提出有水平有趣味的问题来,激发对方进一步的思考;否则一马平川一览无余一团和气,论坛就寡淡无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21: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4-1-20 19:03 发表   有啥风头啊!年轻时候忙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青春之歌》了,时间没有分给武侠小说,如今看你们讨论得热闹,只能是徒有羡鱼情了。

 

前些日子跟灵儿还商议要不要读《牛虻》英文版,不知道木兰师对这部小说有什么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0 2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4-1-20 09:01 发表 赞成学习这篇!只是在这座楼出现这个倡议,有点儿穿越。    
        中場調解下氣氛,今天播到延安整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0 2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兰晓芙 于 2014-1-20 09:05 发表 谢谢灵儿!他们有这样的区别吗,更激发了我的阅读欲望,读原著后再跟你们交流哈!
       區別很大,我接著說。
       由於我讀書的帶入性比較強(不管是角色代入還是敘事氛圍代入,總之就是會陷一小段時間),我讀金庸那段完全看不下古龍的,後來讀古龍那段完全看不下金庸的。可見,兩人一定有對我產生互斥作用的地方。這地方當時我歸結為,金庸擅長寫人的外在,古龍擅長寫人的內在。我在水雲曾說過一次古龍更擅長心理描寫,當時白水老師提到古龍寫人物進入思考經常就一句帶過,描寫很少。事實上,的確如此。但再看,金庸的作品仍然更容易讓我置身事外,而古龍的作品總能幾筆就讓我置身其中,原因應該就是木蘭老師前文提到的話劇體,特別是捫心自問和自問自答的莫名其妙的獨白。他拋卻了許多狀物篇幅,營造了極其簡潔安靜孤獨的氛圍,讓讀者也只跟著他思考那一兩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就是入戲。這種讀心式的寫法,即便不做長篇心理描寫,也讓人覺得一直在進行心理描寫。而金庸很明顯用豐滿的情節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也等於放過讀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3:16 , Processed in 0.06311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