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间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屋子

[思 想] 乐与教——旅呼伦贝尔兴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4 18: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09-11-14 15:09:33的发言:
考虑一个小问题:对"客观存在的"“道”的认识(懂得)是啥“观”的?

屋师都把“客观存在的”打上了引号,显然是在提醒啊,如果二选一的话,无论如何都要落入泥泞之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8: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木耳在2009-11-14 18:20:13的发言:

屋师都把“客观存在的”打上了引号,显然是在提醒啊,如果二选一的话,无论如何都要落入泥泞之中了。

有兴趣的话,君可以循此再考虑一下"自在"与"自为";以及"终须内外一致"的"内"与"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4 18:54: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2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掌![em17][em17][em17]

二位的讨论真精彩,比我那些捉襟见肘的回答精彩多了,呵呵:)

不过,我已经被弄晕了,只知道屋子问的那些问题和我想的不一样,但没有时间去细分辨了:)

(今天母亲把手腕摔折了,我一人照顾老小,脑子越发愚钝了,过两天脑子清楚了再过来溜达,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幸!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时间了欢迎再来串门儿,切磋琢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4 23:31: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4 22: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9-11-14 20:53:24的发言:

鼓掌![em17][em17][em17]

二位的讨论真精彩,比我那些捉襟见肘的回答精彩多了,呵呵:)

不过,我已经被弄晕了,只知道屋子问的那些问题和我想的不一样,但没有时间去细分辨了:)

(今天母亲把手腕摔折了,我一人照顾老小,脑子越发愚钝了,过两天脑子清楚了再过来溜达,呵呵!)

还是二位老师对我的启发大,你们每说一句话我都得百度半天或翻半天的书。

愿老师的母亲(这咋称呼呢,这是语言学问题么。。。)早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1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位,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你们别偷懒啊,高楼还得往上盖啊,我两天没来串门儿,发现怎么没动静了呢[em09]

木耳:“老师的母亲(这咋称呼呢,这是语言学问题么。。。)”

可以叫“师母”或“师奶”啊,呵呵!(开玩笑的[em01])

称呼可以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也可以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木耳自从和“则”字纠缠不清后,有点儿“走火入魔”了,什么都能往语言学上想,很好啊,赶明儿做语言学的老师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7 23: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09-11-14 1:20:13的发言:

既然"美好"这样的"主观"体验在君那里都可以变成"客观"的,为什么"乐"这样的"主观"体验却变不了呢?

既然君已经在谈"性之美好",为什么君不能谈"性之乐"呢?

我又来串门儿了:)

我们讨论到这儿,似乎进入了一个哲学底层问题,客观世界的存在与人的主观意识的关系,比如山川大地的美好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依赖于人类的主观感受而存在?“美好”这样的词语是否只能与人的意识、体验关联?

在我说“性之美好”这样的话时,似乎已经暗含一个前提,客观世界的存在(包括“道”、“性”这些自然规律、本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的“美好”不因人是否感受体验到而决定。我想这是屋子质疑我的原因吧?

“道”、“性”是自在还是自为的?“美好”是自在的还是自为的?“乐”是自在的还是自为的?

说实话,我在前面讨论时很多时候是兴之所至,随感而发,还真没想得那么深。盼屋子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8 0:00:0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7 2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09-11-14 4:25:55的发言:

比如,遇到流浪小狗遭人虐待的时候,比如小女孩夜路面临歹徒强暴的时候,比如鼻孔被人捂住不能呼吸的时候,比如日本鬼子进村的时候……

我在前面想到“开-心”(不是“开心”)时,脑子里出现的其实都是人和自己的斗争。我觉得很多时候人生的问题是出于自身,也就是心里的那道坎儿。

关于外界强力的这些问题我没太考虑,所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似乎说的绝对了。但我觉得这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当人的基本生存正受到威胁时,人要考虑的是是否反抗,以何种方式(智还是勇)保存,而不是精神层面的自由畅达与否。“开-心”是建立在基本生存的基础上的。

但是,当人已经遭遇挫折、屈辱、强暴等等非人的待遇时,面对结果怎么办?可以选择一生生活在阴影里;可以选择仇恨、报复社会、他人;也可以选择努力使自己剩下的人生尽可能愉悦一些、积极一些。我以为选择哪种方式活下去和“心灵”能否不被已经发生的痛苦封锁住有关系。就像我们可以悲观地看待人生的意义,但当必须活下去时,依然可以选择让自己尽可能快乐些。

这些都只是理想的想法,其实现实中是很难很难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8 0:02: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2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9-11-17 23:34:11的发言:

我又来串门儿了:)

我们讨论到这儿,似乎进入了一个哲学底层问题,客观世界的存在与人的主观意识的关系,比如山川大地的美好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依赖于人类的主观感受而存在?“美好”这样的词语是否只能与人的意识、体验关联?

在我说“性之美好”这样的话时,似乎已经暗含一个前提,客观世界的存在(包括“道”、“性”这些自然规律、本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的“美好”不因人是否感受体验到而决定。我想这是屋子质疑我的原因吧?

“道”、“性”是自在还是自为的?“美好”是自在的还是自为的?“乐”是自在的还是自为的?

说实话,我在前面讨论时很多时候是兴之所至,随感而发,还真没想得那么深。盼屋子赐教:)


君谦虚了.咱们都在摸索中

我觉得问题还不在于对这里的选择问句的回答,因为这些问句中已经默认了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主观-客观,比如自在-自为.那么这些被默认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觉得这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80楼针对这些"默认"所提出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9 14:41: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8 22: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非鱼在2009-11-16 11:39:23的发言:

谢谢二位,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看至这一贴,烟云顿消。保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水云间

GMT+8, 2025-5-15 06:24 , Processed in 0.07684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